平衡记分卡在能源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2018-01-31阮健
阮健
摘要:基于平衡记分卡的能源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是指从能源施工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超越传统的以“财务量度”为主的绩效衡量模式,通过构建“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使企业的“策略”转变为切实的“行动”,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分析能源施工行业出现的诸多财务管理风险,提出将平衡记分卡运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企业风险解决之道,将平衡计分卡各要素与能源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要素相结合,力求通过强化、优化财务管理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能源施工企业;平衡计分卡;财务管理;绩效管理
一、能源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著名的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的生产理所当然的成为关系社会稳定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而能源的建设即能源施工企业的发展却直接制约着能源的生产,决定能源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对能源施工企业的运营要求逐渐提高。而作为一种传统的施工企业,能源施工企业虽经过多年历史积淀,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但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新形势、新环境的变化,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产管理混乱
资产管理主要表现为资金管理、资源管理两方面。首先是资金管理混乱。能源建设项目具有资金需求量多、耗材巨大及涉及面广等显著特点,使得企业资金与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大型能源施工企业所承接的项目点多面广,企业资金往往以项目具体需求为主分散使用,而不同项目之间资金体系相对独立,使得企业很难做到对所有项目资金进行完整梳理,也无法根据项目具体需求进行企业资金的统筹调度及安排管理,从而使得大量资金闲置,不能充分发挥企业资金的使用价值。在大量闲置资金尚未被发现和利用的情况下,企业往往误以为资金短缺而筹集外来资金用于新旧项目建设,造成额外的资金成本及不必要的财务风险。
其次,是资源管理混乱。如前所述,能源建设项目生产周期较长,耗材巨大。而企业往往仅重视项目承接、项目进度及项目质量,对项目资源使用率较为忽视,对能源建设项目所需设施设备、原材料及周转材料等管理不到位、流失严重。这不仅造成项目资产无效、低效使用,也造成国家和企业资源浪费,不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发展理念。
(二)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制度及结算制度不健全
因能源施工项目投资周期较长,项目现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往往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管理不到位而出现各种结算资料如工程签证、认价单等漏办、或者虽有办理,但相关变更手续内容不全、办理滞后等等,结算基础资料准备不充分,结算资料编制不完整不规范,造成结算困难,企业资金回笼不畅。另外,项目完工后对项目最终结算跟进不及时,造成应结未结项目增加,项目应收款项及或有债权居高不下,从而引发与建设单位、供应商之间的三角债务,影响企业与建设方关系,造成企业资金短缺或引起其他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三)业务流程被简化,内部风险控制管理不到位
企业业务流程是联系企业战略执行和资源管理相连接的纽带。它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实际转化为具体不同的工作环节,为企业员工提供客观、合理的工作引导,在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的避免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随意性,加强企业对员工职务行为的约束和监督,并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良好的工作质量。能源施工企业作为流动性强、跨地域、跨海陆空发展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但普遍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防范机制,业务流程有待严格遵守并不断完善。实践中,部分能源建设企业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往往简化业务流程,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完成工作,而忽视了一系列的质量及过程审计要求,没有认识到业务流程是实现企业资源整合的最有力驱动因素,更没有认识到业务流程对于实现企业平稳发展及战略目标的重要作用。
(四)人力资源管理有待完善
能源建设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项目参与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对中高端技术人才需求量较大,且能源建设往往涉及的技术范围较广,所需的生产设备亦较为复杂,因此需要相当数量的懂材料、懂设备、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居高不下。另外,项目工程量与人力资源安排不完全匹配,部分项目工程量较小或技术难度小,但配置人员较多或配置的高端技术人才较多,存在一定的“窝工”现象;反之,部分项目工程量较大,技术难度大,却出现人力资源短缺,高级技术人员匮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项目质量与项目进展。尤其是在当某一个项目需要加速完成建设时,人力资源及相应的人员调配速度无法满足项目实际需要,且在“窝工工”的情况下,富余的人力资源也很难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企业事实上的人力资源浪费,这无疑都变相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开支。
另外,能源施工项目一般规模较大,涉及的安全监管事物繁多,而相应的项目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数量有限。在进行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时,很难覆盖全场,尤其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往往会出现由于前期技术准备不足,施工方案和技术配套措施不完善,以及不按施工规范规定进行施工准备等原因而导致在施工期出现地基填料不良、夯实较差、钢筋加工不当及金属件、专属设备安装不到位的情形,从而被建设方要求“返工”,这不仅严重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造成不必要的经营风险,也给企业品牌带来了严重损害。
二、基于平衡记分卡的能源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平衡记分卡的概念
平衡计分卡,英文简称“BSC”,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企业管理大师大卫·诺顿博士于1992年提出。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四大维度,即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创新与成长维度四个方面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企业的战略运动轨迹,实现企业绩效评价。
具体来讲,平衡记分卡的财务维度指导企业尽力满足股东在财务上的需求,以获得企业运营、偿债、盈利及发展上的成功;客户维度基于客户需求,意图强调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满足客戶要求,增强与客户的关系,同时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从而达成企业愿景;内部流程维度是指通过提高增值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高效运转企业内部流程,以达成股东和客户满意的效果;创新和成长维度意图通过促进员工学习,增加新技术研发及信息化建设投入,以达成企业的愿景。(如下图)
“平衡记分卡是将企业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起来,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测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平衡计分卡基于企业发展战略提出的上述四大维度解决之法,是一种将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转变为可衡量评价指标的绩效评价方法,是连接企业战略与实施的纽带,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整体战略目的。
(二)如何运用“平衡记分卡”解决能源施工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1.能源施工企业应当尽快建立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针对能源施工企业资产管理混乱的状况,应当尽快在项目与项目之间,项目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建设方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整合项目资产,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只有整合企业的财务数据,厘清企业的基础管理信息,充分利用企业所掌握的资源,通过基于价值管理的财务数据分析及对分析后的企业财务数据的及时运用,才能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促进企业的良性循环,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使得相关利益方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2.通过提升项目质量并完善现场管理,增进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能源施工企业中往往存在不必要的结算纠纷,影响企业与建设方之间的良好关系,引起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且短期内资金无法回笼,又引起不必要的财务风险。而对于满足客户需求来说,提升工程质量是根本之道,良好的工程质量才能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因此产生的财务纠纷也更容易化解。另外,更为重要的是,能源施工企业更应当进一步完善现场管理制度,强化业务流程,明细结算、收支制度并坚决贯彻执行,将项目结算进展作为考核项目成员工作效果的要素之一,促进员工遵守结算程序,正确编写结算资料。同时,从降低企业风险角度出发,构建能源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管理,降低施工项目质量损失,提高经营管理与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增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人、财、物的增值管理
通过对能源施工企业的采购、施工、组织、内外合作、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流程的整合,来提升、优化企业内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打破企业内部组织之间、项目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加强对技术人才、资金、物资的调配管理,实现项目之间的企业资源合理调配。同时,通过强化业务流程管理来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降低企业隐性损失,提高企业资源使用效率。
4.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加强员工培训
学习与成长的目标为平衡计分卡的其他三个方面的宏大目标提供了基础架构,是驱使上述平衡计分卡其他三个方面获得卓越成果的动力和力量源泉。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既要留住核心人才、引进关键人才,也要培养企业自己的人才。要不断通过学习与培训提高现有员工的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探索建立员工长效激励机制,以推进企业人才建设。同时,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中,企业陈旧的技术和能力已无法确保其实现未来的战略目标,因此,在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强技术研发投入,科学技術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提升企业技术、服务水平,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语
平衡计分卡运用于能源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能够使能源施工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更小的成本代价、更优的组织能力来增加企业价值,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它依据企业内各组织及部门之间在财务、客户、业务流程、创新与学习等四个方面确定的可具体操作目标,设置一一对应的指标体系,使之成为能源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提升自身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强有力的管理工具。同时,这些指标还兼顾和平衡了企业的远期与近期目标、外部与内部利益,综合反映了企业战略管理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为之提供了可量化、可测度、可评估的操作方法,从而更有利于企业进行全面运营管理,促进企业战略与远景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