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核心竞争力,促农产品上行
2018-01-31李莉
李莉
摘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推进农产品上行,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之一。但是,目前大多数农村农产品上行障碍较大,运营困难,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农产品上行阻力原因,结合成功案例模式提出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农产品上行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因此,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推进农产品上行,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之一。但是,目前大多数农村农产品上行障碍较大,运营困难,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农产品上行阻力原因,结合成功案例模式提出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的对策和建议。
一、农产品上行存在阻力的主要原因
1.农产品信息交流不对称
由于农村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分散的环境,大多数仍然处于小农经营,产量小,缺乏企业化整合,导致农产品产出后与外界市场对接较难,加之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农户盲目种植,优质农产品市场价格较低,农民“增产不增收”。
2.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
现有农产品绝大多是农户自己种植和生产,规模小,标准不一,无法满足对规模化、标准化要求高的电子商务模式。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农产品上行的步伐。
3.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缺乏引导
农户盲目种植和生产,产出后急于售出,忽视品牌化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作用。农业技术能力较弱,技术提升空间有限,品牌建设受到制约。加之农产品销售大部分只是面向本地乡镇或县域,很难走出面向更大的市场,就更加忽视品牌化建设问题。产品认证中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严重匮乏,认证环节和流程不健全。
4.农产品电商经营人才严重匮乏
大部分农产品电商仍是自主行为,缺少经营团队。同时,既懂得互联网、电子商务又懂得农产品经营的人才就更是少之又少,只开店、不运营的现象比比皆是,农产品上行工作在人才和团队建设方面缺乏竞争力,竞争优势不足。
二、农产品上行成功案例
1.综合发展型——丽水模式
浙江省丽水市是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香菇之乡、中国田鱼之乡,它具有“国字号”农业特色名片达到17张之多。
丽水市通过农业“四化”建设实现农业产业综合发展,推动农产品上行。规划“生态化”:将农业定位为“高效生态、特色精品农业”,发展生态精品农业,提升农产品的品质、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益。生产“标准化”:政府出台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制度,打造“舌尖上的安全”,推出“壹生态”生态精品农业信息化服务系统,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经营“品牌化:推出国内首个地级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采用“母品牌+子品牌”的方式经营,政府以自身的公信力做后盾。农产品进行品牌化运营,经营者从农产品的产前规划、产中生产到产后销售等各环节,均融人品牌化运营理念,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运营“电商化”:促进农业产业从传统市场走向电商平台,从零散销售走向集群交易,大幅提升市場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
2.政府驱动型——成县模式
成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部、陇南市东北部。成县县委书记李祥通过微博为成县鲜核桃做广告推广,名极一时。成县农产品上行的运作模式主要依托政府驱动和政策支持。具体做法包括一是机构、政策和机制支持。成立专门的县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全县电商发展的协调和领导工作,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在网商创业扶持、物流快递补贴、供应商奖励等方面制定了配套的奖励和补助政策,同时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协会引领、市场推进、金融支撑、媒体助力”六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构建配套的电商服务体系。通过特色中国·陇南馆、陇南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顺通电子商务物流园和陇南农产品(核桃)交易中心等,保证农产品上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立电商学院积极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依托多家龙头电商企业共建农产品电商平台。三是构建乡镇公共服务体系,重点落实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和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扶持农民创业,助力电商扶贫,通过网店带贫、就业带贫、平台带贫等方式打造精准扶贫的生态体系。
甘肃成县通过“核桃”这一优势品种,县委书记带头,通过微信、微博等信息工具进行网络营销,“集中推、整体推”,成功带动“成县紫皮大蒜、成县土蜂蜜、成县手工挂面”等特色农产品走向热销,鼓励全民电商创业,带动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
3.区位优势型——秀山模式
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渝、湘、黔、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东邻湖南省花垣、龙山、保靖县毗,西南连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北接本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角距湖北省来风县仅20余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依托区位优势,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规划物流配送区域,整合快递企业,建立电商分拨中心和运营货运调度中心,为农村电商搭建平台,形成覆盖全县的武陵生活馆农村电商体系。依托渝怀铁路,联动长江黄金水道和黔江、张家界、铜仁等空港物流资源,综合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为农产品上行打通物流通道。电商方面,利用“武陵生活馆”和云智网商城,实现商品“线下展示交易、线上网络订购”的互动营销。建立“培训+孵化+培育”人才成长模式,孵化具备专业技能的电商精英。
4.网商驱动型——吉林通榆模式
吉林省通榆县地处松辽平原西部,地势平坦,是目前国内品质最好的绿豆、葵花籽等杂粮杂豆原产地之一。政府大力扶持农产电商发展,推动与阿里巴巴合作,称为全国第三个“千县万村计划”试点县,被商务部列入全国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县。其主要运作模式是“政府背书+基地化种植+科技支撑+营销创新”,采用副县级领导包保的形式,同时成立专项基金,与农科院加强合作,调整种植结构,研发新品种,将农产品资源进行范围和分类上的高度整合,立体化品牌推广,开展大量的网络营销活动,提托各种公开活动载体,提高品牌曝光率。推行网店实体化,在城市开辟农产品体验店,同时做为网上订单的线下提货点和线下销售窗口。
三、促进农产品上行的对策建议
1.强化政府的整合功能
政府应积极支持本地农产品上行工作,发挥政府资源整合、宣传推介的优势作用,搭建平台、构建体系、出台政策,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补贴,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链,助力农产品上行。
2.开发本土特色农产品
对适合上行的农产品进行品牌孵化,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加强营销宣传力度,提升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与高校、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合作,从形式上和口感上创新产品,构建优势产品,从种植、生产到销售实现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拳头农产品。
3.打通农产品上行物流通道
电商发展,重点在物流。构建“县一乡一村”三级电商物流网络通道,整合本地快递企业和配送企业的物流资源,实现规模化配送,建设现代物流集散中心、现代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加强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重点规划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降低农产品上行的物流成本。
4.建设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
农民生产盲目,产业信息不对称是农产品上行的阻碍之一。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对农户发布消费者需求数据,可以根据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偏好指导农户生产;提供生产资料信息,降低采购成本,打通“农产品上行、生产资料下行”双向通道。
5.培训农民、引进人才
人才匮乏是农产品上行的主要瓶颈。政府应积极开展农民培训班,提升农户生产的标准化意识、品牌化意识和规模化意识。同时,结合本地产品特色和物流基本情况,积极引进农业技术人才、电商运营人才、网络营销人才以及物流人才等,为本地農产品上行工作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