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源氏物语》的主题思想
2018-01-31周维琼
摘 要:《源氏物语》由紫式部所写,它为我们展现了平安朝的时代状况和贵族奢靡的生活,突出了当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体概况。《源氏物语》的创作观念是以写实精神为根底的,作者意图借虚构的故事来阐述人生的真实,描写了宫廷贵族恋情,展开了无常世界中的善恶,“物哀”之情特别深邃。然而自《源氏物语》问世以来,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探讨便众说纷纭,颇有争议。
关键词:源氏物语;恋情;善恶;“物哀”;主题思想
作者简介:周维琼(1993-),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2
《源氏物语》的故事涉及三朝四代,为我们展现了太平盛世时期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场景,整个世态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所截取的这一段奴隶制宫廷贵族的生活,反映了人们在文化生活中尚未屈服于市民的趣味,价值观相对不足的历史时期,也包含了作者在描写贵族男女情爱生活的基础上,对于人生问题所作的深刻研究。因此,这不仅仅是一部描写宫廷贵族恋情的小说,也是对日本全盛时期世态风貌的深刻研究。
《源氏物语》的梗概如下:桐壶天皇最为得宠的更衣不幸病逝,死后遗下一子,称他为“光君”。由于没有可以依靠的权势,天皇将他降为臣籍,并赐姓源氏。光源氏12岁那年,与葵上结了婚。此时,皇帝新召入宫的藤壶女御由于长得和故世的母亲桐壶更衣非常相像,引起了少年源氏对她的思慕,于是两人有了恋情,并发生了乱伦关系。后来,他先后与紫上、夕颜、空蝉等诸多女性来往。不久后桐壶天皇驾崩,源氏失去了有力的庇护,源氏被流放到须磨。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源氏的生活也逐渐笼罩上阴影,不久后便离开了人世。《源氏物语》的后篇是以私生子薰君为主人公,讲述了薰君的情场失意和精神苦恼。
《源氏物语》内容丰富,主题思想明确。这部恋情小说阐明了真实的人生,不论罪与罚,还是善与恶,都是世间真人真事,都有“物哀”之意。
一、《源氏物语》是一部描写宫廷贵族恋情的小说
纵观《源氏物语》整体,它是一部描写宫廷贵族男女情爱生活的小说。它前44回写源氏在情场与官场上的生活,后10回是宇治十帖,写源氏名义上的儿子薰君的情场失意和精神苦恼。《源氏物语》中的人物源氏俊美聪明,在他12岁那年,桐壶帝将他与左大臣容貌美丽的女儿葵上结了婚。葵上虽美丽漂亮,但她很冷漠高傲,因此,源氏对她也很冷落。他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男女情爱上,他一生情爱无度,几乎与篇中出现的每一个贵族的女子都不同程度发生关系,从上层贵妇中貌美如花的继母藤壶、怨恨嫉妒的六条妃子、闭月羞花的空蝉、长相丑陋的末摘花、轻佻随和的胧月夜等,到中层妇女中身世不幸的夕颜,以及宫中女官等等。源氏始终在这些男女情爱的纠葛中放荡自己的行为,寻花问柳,完全不顾及他周围的任何事与物,只顾自己及时享乐,这充分反映了日本全盛时期上层人士的恣意享乐概况,更是将宫廷贵族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篇中曾描写到少年源氏公子在朋友头中将、左马头等人长篇雷牍讨论“世间女子”中的种种品相,更可视为情爱之说,这也就体现了当时状况下,男女恋情在宫廷贵族生活中与贵族道德并不相冲突。在日本文化语境中,“好色”并不是一种带有性扭曲化的倾向之意,也不是个人情欲泛滥以至污秽之意,“好色”就是“好美”,就是敏感发现美,热忱地追求美的行为,所以说“好色”追求的是灵与肉一致的美。
二、展开了无常世界的罪与罚,以及对彼岸净土的向往
《源氏物语》前半篇故事以光源氏与继母藤壶女御的恋情为因,以柏木与三宫私通之恋为果。源氏与后母乱伦有了冷泉帝,而柏木与三宫私通有了薰君。柏木与三宫私通,生下私生子薰君是主人公源氏晚年生活中的苦果,这分明是现实的报应。光源氏沉溺于男女爱情之中,一生追求爱情,追求女性,对女性的占有欲极其强烈。而柏木与三宫的私通,柏木抑郁而死,三宫削发为尼,这对源氏来说是一种无奈的打击,后来,他最钟爱的夫人紫姬也得病死去了,晚年的他沉浸在人世无常的悲哀之中,多次想出家为僧。源氏出家为僧,柏木抑郁而死,三宫削发为尼,这都充分表现了源氏、柏木和三宫在现世中力求超越死亡的精神境界。源氏一生情爱无度,他与继母的乱伦之恋,先是因思慕生情,后因怀有隐秘而惶恐;他与弘徽殿女御的恋情,因一次又一次精神伤害,后因她的怨恨而感到不安;他与三宫的恋情,先因庇护三宫娶了她,后因柏木与三宫私通而悲哀不已;他与紫姬的恋情,因与藤壶女御有亲属关系,加以宠爱,并立为正室,后因紫姬的死去悲痛万分。源氏对人生感到可悲,对生活感到幻灭,沉浸在人世无常世界的罪与罚,最后遁入空门。小说后篇的主角薰君对自己的身世抱有强烈的疑惑与苦闷,他的精神大抵上是被上辈人隐秘的孽债所毒化。最后,作为私生子的薰君与作为私生女的浮舟,他们俩的恋情是以失败空虚而告终。薰君的出世,意味着他对自己身世的疑惑与苦闷,这也就注定了他不幸的人生。他的态度极为冷淡,甚至将情爱追求依托于信仰之中,他希望能够得到精神的解脱,但最终未如人意。作者借这些虚构的故事来阐明无常世界中的罪与罚,同时也表达出了对彼岸净土的向往。
三、借爱欲本身的矛盾善恶与种种世间相比,产生“物哀”之意
“物哀”是指人内心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产生了一种哀伤的感情,心思细腻,感性。实质上是日本文学特色所在,通过对日常情感生活的敏锐感受,孕育出一种悲剧与哀愁之美。在《源氏物语》中,故事情节“物哀”之情特别深邃,概括地讲,贯穿于整篇物语的基本主题是源氏、薰君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幽情。虽有欢娱之事,但转眼即逝;虽养尊处优,却好事多磨。在《源氏物语》中,一方面写出了四代人的悲剧性恋爱:更衣不幸病逝,桐壶天皇心痛万分;源氏一生坎坷,情场上的失意与官场上的降职,让他对生活感到幻灭;三宫与柏木私通,可是在当时的贵族社会里,这样的“情人”是无法如愿在一起的,最终柏木抑郁而死,三宫削发为尼;薰君占有了浮舟,但以失败空虚而告终。另一方面写出了不同女性的不幸遭遇:源氏后母藤壶女御与源氏的乱伦之恋,使她一直惶恐不安;身为地方官夫人的空蝉,她拒绝源氏的求爱,最后削发为尼;嫉妒成性的六条妃子被源氏“始乱终弃”,痛苦万分;身世凄凉的末摘花,長相丑陋,遭人取笑;貌美如花的葵姬,因其高傲冷漠,被源氏所冷落。纵观《源氏物语》里那些情爱男女,以自己的私欲为出发点,最后却以死亡或出家遁世告终。这部充满“物哀”情调的作品,选取看上去十分琐屑的日常男女恋情的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悲伤之感,借爱欲本身的矛盾善恶与种种世间相比,就使得作品能够详尽细腻地表现他们的可悲的结局,更为突出的是“物哀”之感。
《源氏物语》的主题思想内蕴丰富,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部很有欣赏价值的文化小说,无论它是哪些主题,都反映了作者丰富全面的学术和美学修养,也极好地反映了日本平安朝时期灿烂成熟的贵族文化风貌。
参考文献:
[1]姚继中.于破灭中寻觅自我——《源氏物语》主题思想论[J].外国文学评论,2000(1):119-124.
[2]蓝泰凯.日本物语文学简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64-68.
[3]郑克鲁、蒋承勇.《外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292-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