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妻妾成群》看旧时代家庭女性的生存形态

2018-01-31戴佳音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苏童

摘 要:《妻妾成群》是苏童的一篇中篇小说,是被舆论和广大读者关注最多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苏童以其卓越的语言驾驭能力,超凡的想象力和虚构能力,构筑了一个封建家庭,描绘了灰暗家庭中女性们的悲剧故事。小说无意于历史写实,却以艺术视角还原父权封建主义社会中,女性们一步步成为男性权力的附庸,并为稳固这个地位互相倾轧,最终走向个人毁灭的过程。本文对文中体现的女性悲剧的生存形态进行分析,剖析女性们陷入奋力挣扎也不得丝毫喘息的生存境地的根源。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剖析:男权至上观念根深蒂固、女性群体相互倾轧的心态、经济依附地位无法摆脱。

关键词:苏童;《妻妾成群》;女性生存形态

作者简介:戴佳音(1992-),女,蒙古族,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02

一、男权至上观念根深蒂固

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及男权统治,对人的思想意识已经刻下不可磨灭的烙印,男权至上这种观念,在全社会已经形成统一的意识形态,男性是这个世界的掌权者、统治者,女性只能依附、遵从,男性以自己的标准来打造女性,女性只能一味迎合标准,丧失自主权,可悲的就在于女性对男权的认同也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处在被压迫的境地而不自知,自主维护男性的统治地位。

在《妻妾成群》中,小说里老爷陈佐千出场的时间并不多,陈佐千没有直接介入到这几位太太的争斗中,但是他对于整个家族,太太们的影响力、统治力是至高无上的。在这个家族中,一夫多妻的制度给予几位太太的生存空间极为有限,在这狭窄的空间下,太太们生存的砝码全部都压在老爷陈佐千身上。四位太太在窒息的家中,苦心经营、耍尽手段只为得到更高的地位,而稳固地位的来源就在于陈佐千分配的宠爱,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在老爷心中成为与众不同的一个,地位优越于另外几个,这就是四位太太的矛盾根源。但是大太太毓如、二太太卓云、三太太梅珊,还有新嫁进家中的四太太颂莲,在老爷面前都只能是一个个满足男人欲望的工具,女人们在家族中存在的价值只能体现在对男人性欲、传宗接代这两个要求的满足上。为了满足男人的性欲,女人只能将自己的身体作为武器,争夺满足男人欲望的资格。陈佐千失去了性能力,二太太卓云甘愿做一只“狗”去满足老爷,主动放弃尊严用低贱的方式换得老爷的欢心。为了达到传宗接代的要求,女人们又争着抢着先为老爷生下儿子,以此稳固自己的地位。《妻妾成群》中男性与女性的关系是主动和被动的,女性一直处于弱势的、被动的地位,但是她们认命于这种地位,害怕自己依附地位的丧失,苦心经营的一切都是围绕从男性手中获取更多的施舍。正是这种对男权至上骨子里的认同,才将女性的生存形态逼近卑微,在无意识中将女性生存空间挤进更逼仄的境地。“被依附主体——男性一时的好恶往往使女性面临失去依附的危机。”

二、女性群体互相戕害

对男性文化的认同导致了女性们将争斗矛头指向了与自己相同处境的女性,只能通过不断伤害对方来完成自身保护,这样只能导致女性的处境越来越艰难,结局越来越悲惨,悲剧只能循环上演没有终结。

《妻妾成群》正如小说题目,小说聚焦在妻妾身上,家族中的老爷出场频率低,文中也鲜见控诉老爷荒淫无耻的描述,作者将男性搁置一旁而是女人们为了自己能牢牢依附在老爷身上,互相之间进行斗法,绞杀。“家长”陈佐千有意识地导演了一出权力意志之下,妻妾争宠的人生闹剧——四个性格迥然不同却又“深陷深渊绝境之中”的绝望女人,她们以彼此之间的争勇斗狠,尽情演绎着“道德”与“欲望”的人性冲突。四个太太,以及侍女雁儿为了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将自己的一切才智、阴谋都施展在了对方身上,手段毒辣、心思阴沉、目的明确,直到逼死、逼疯,彻底消除对方的威胁。二太太卓云给三太太梅珊下堕胎药,并派人跟踪将梅珊捉奸在床,导致梅珊被投井逼死,梅珊在背地对卓云的女儿下毒手,卓云唆使雁儿使用人偶诅咒四太太颂莲,颂莲佯装失手剪伤了卓云的耳朵,逼着雁儿吞草纸,最终也导致雁儿的死亡。最后,二太太被投井死亡,颂莲目睹梅珊死亡的经过,变成疯子,而陈佐千并未对大太太、二太太多加青睐,家中又娶来了五太太文竹,战争轮番进行,悲剧永无终止。女性们倾注其所有的狠辣、歹毒、手腕,在被男性的奴役下、控制下,将斗争的锋芒毅然决然地对准自己的姐妹,而对男性只是一味的讨好、忍让,最终的结果注定是女性的悲剧,女性是不会谋取到更宽广的生存空间。

三、经济依附无法摆脱

女性对男性的依附,究其实质还是在于女性对男性经济的依赖,女性无法实现经济上的独立,无法自食其力,就不能摆脱男性对其的控制。经济基础是女性人格独立的根基,在《妻妾成群》中作者也揭示暗示了经济对于女性的重要。

颂莲本是上了一年大学的学生,因其父亲经营的茶厂倒闭,没有钱负担她的费用,颂莲才辍学回家,回到家后父亲自尽而亡,颂莲继母询问她将来的出路,做工还是嫁人,这两条出路也带着一定的深意,父亲的死意味着家里已经没有了经济来源,颂莲是决定靠自己还是要依附男人,颂莲很淡然地回答说,当然嫁人,而且还要是有钱人,哪怕是做妾,名分不重要,重要的物质基础,有稳定富足的生活。“接受过新式高等教育且沐浴着现代文明洗礼的颂莲,自己‘主动从‘月亮门中挤进‘陈府去做陈老爷的贴身玩物,试图通过男人来实现‘自我价值的物欲追求。”颂莲就如此把自己的人生拴在了男人身上,渴望着靠征服男人,靠成为陈家地位不同的妻妾,以此实现自己命运的转变。颂莲和陈佐千之间曾有过一段对话,“颂莲拍拍陈佐千的脸说,是女人都想跟你。陈佐千说,你这话对了一半,应该说是女人都想跟有钱人。颂莲笑起来,你这话也才对了一半,应该说有钱人有了钱还要女人,要也要不够。”这段对话已经揭示了男人、女人、金钱的关系,女人靠着婚姻契约以自身来换取金钱,这种依赖男人的生存状态,女人将注定被物化,无法实现自身独立价值,也无法站在男性的利益對立面一独立群体存在,终究无法脱离卑微的依附地位。

《妻妾成群》是“一个中国文学史上屡见不鲜的题材,一个封建家庭里的姨太太们的悲剧故事”,苏童将传统题材进行新的演绎,字里行间并未透露出对女性的同情怜悯,也未对男权社会多加苛责批判,只是在艺术世界虚构出一个家族,平白描述她们命运,让这群女性的悲剧被久久回味,抒写了一部历史寓言,映照历史和当下,透过文字给予人们沉思和深省,但愿女性生存的悲剧被封存在历史中,不再被现实翻开,女性走出循环往复的悲剧怪圈。

参考文献:

[1]孟宪华.从《妻妾成群》看苏童小说中女性的人身依附意识[J].沧桑,2009,03:239-240.

[2]刘军. 论苏童小说的女性叙述之演变——以《妻妾成群》、《蛇为什么会飞》、《碧奴》为例[J].当代文坛,2007,(04):115-117.

[3]王丽梅. 由性到情:《妻妾成群》的欲望发抒[J].北方论丛,2007,(06):35-37.endprint

猜你喜欢

苏童
闲适的苏童
闲适的苏童
主持人:吴义勤 陈培浩
反叛的先锋
——苏童论
主持人的话
选择
被冤枉
从《碧奴》看苏童的骚性
论苏童散文的童年情结
苏童:慢一拍再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