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原音韵》中有无入声

2018-01-31宋禹岐

青年文学家 2018年5期

摘 要:《中原音韵》是元代关于元曲创作的一部韵书,由周德清编纂。这部著作对后代戏曲创作的影响很大,从当时的实际语音出发,以中原语音为标准,根据元代戏曲大家的戏曲作品用韵情况,同时结合他自己的创作经验和研究心得进行编撰,对汉语音韵研究特别是元代语音系统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关于《中原音韵》是否存在入声的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争论很大,本文通过对《中原音韵》中周德清关于入声的论述以及其他各家的观点进行分析阐述,认为《中原音韵》是存在入声的。

关键词:《中原音韵》;周德清;入声

作者简介:宋禹岐,女,汉族,1993年2月出生,辽宁辽中人,辽宁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H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1

一、《中原音韵》对入声的阐述

周德清在《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中,对入声的问题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论述:

1. 盖其不悟声分平、仄,字别阴、阳。夫声分平、仄者,谓无入声,以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也。……派入三声者,广其韵耳,有才者本韵自足矣。[1]

2. 有句中用入声,不能歌者。[2]

3. 因重张(汉英)之请,遂平分阴、阳,撮其三声同音,兼以入声派入三声。[3]

4. 入声于句中不能歌者,不知入声作平声也。[4]

……

由《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中关于入声的以上观点可知,入声是存在的,尤其是“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这句话是“入声存在说”的主要依据。周德清认为传统上有平、上、去、入四声,但是在《中原音韵》中,只设平、上、去三类,不设入声一类。但其实在语言中实际存在的入声字都根据它们的实际读法归至平、上、去三个声调中去了,即入派三声。但是周德清也提出了,虽然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但是依然要与原来的平、上、去声字相区分,并指出入派三声是“为作词而设”,《中原音韵》还有入声调存在,入派三声并不是指入声完全并入其他三声。

二、《中原音韵》有无入声

学术界有很多学者持有“入声消失说”,认为《中原音韵》中入声已经消失,所谓的“入派三声”其实就是“入变三声”。此观点以王力、宁继福为代表。但笔者认为他们的论述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入声作平声”等同于平声,“入声作上声”等同于上声,“入声作去声”等同于去声的观点就是错误的。再如,周德清编写《中原音韵》是为了规范元曲的韵谱,为元曲创作提出一种字音平仄、上去使用的规范,在“白字不能歌”的问题上,周德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元曲用韵,而宁继福因此得出“派入”就是“并入”观点,这是不可取的,所以笔者认为“入声消失说”是不能完全成立的。

与“入声消失说”相反的观点,即认为入声在实际语言中依然存在,即“入声存在说”。持有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为陆志韦、杨耐思等人。

《中原音韵》陆志韦首先提出存在入声的观点。他指出,周德清所著的《中原音韵》成书于1324年,它的语音系统代表当时的北方官话,并认为《中原音韵》有入声,并且中原的入声可分阴阳两调。在其《释中原音韵》中,陆志韦说:“周氏认为,入声字在曲子里行腔吐字时可以唱成平上去三声,以便押韵,但是在实际语言里,入声还是入声,并没有变成平上去三声。不过这时候的入声,跟中古时期的入声很不相同了,已经失去了[-p][-t][-k]等韵尾,同时也不是一个明显的短调,只能保持一个独立的调类了,但跟平上去严格地区别开来。”[5]陆志韦还从中原本身找了几个内在的证据来说明入声的派三声不与三声同音,证明“入声存在”是正确的。但当时的入声是怎样的性质,陆先生没有阐述清楚,他所构拟的入声音值也较难理解。

杨耐思对陆志韦提出的“入声存在”说进行了补充和修正,特别是关于入声性质的解释上,更是有一定的创新。通过调查,杨耐思发现北方方音保存的入声性质有三个基本类型:第一是带喉塞韵尾;第二是只保持短调,喉塞韵尾比较模糊;第三既不带喉塞韵尾,又不读短调,只具有一个独立的调类,跟平、上、去区别开,但有些入声字已经开始变成平、上、去声了。楊耐思认为,“中原之音”的入声处在由第二种类型的入声发展到第三种类型的入声的中间阶段,而基本上属于第三个类型,并肯定说:“在周德清的时代,应该是多数方言都还能保持第三个类型的入声,这也是当时北方话的新兴的共同趋势。”[6]陆志韦和杨耐思的“入声存在”说法在学术界获得较多的认同,笔者也对此观点表示赞同。

结论:

关于《中原音韵》是否有入声的问题,学术界意见不一致: 有持入声消失说的观点,也有持入声存在说的观点,本文通过对《中原音韵》中周德清关于入声的论述以及其他各家的观点进行分析总结,认为《中原音韵》是有入声的,虽然周德清将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但是依然要与原来的平、上、去声字相区分。入派三声是“为作词而设”,现实使用中还是有入声的存在,入派三声并非入声并入其他三声。

注释:

[1](元)周德清 释.中原音韵(影印本)[M].p175.

[2](元)周德清 释.中原音韵(影印本)[M].p175.

[3](元)周德清 释.中原音韵(影印本)[M].p177.

[4](元)周德清 释.中原音韵(影印本)[M].p177.

[5]陆志韦.释中原音韵[J].燕京学报,1946(31).p56,.

[6]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1.p65.

参考文献:

[1](元)周德清 辑.中原音韵(影印本)[M].

[2]唐作藩.评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J].语文研究,1982(2).

[3]张行健.<中原音韵>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