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管理入院企业的实践和策略
2018-01-31申卫文
申卫文
摘 要:经济新常态下,以产业聚集为主的新型规模聚集园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入园企业在管理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聚合力不足、服务体系滞后、动力体系不足等多个层面,鉴于此,本文从三个层面展开问题挖掘及对策探析,旨在提升产业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具有良好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产业园区;管理现状;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1-0242-01
1 新时期下产业园区管理企业的现状分析
1.1 缺乏科学的动力体系支撑
迄今为止,政府在推动产业园区的建设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土地资源的开发到建设基础性的设施、环境的系统维护再到标准化的厂房建设基本上都是靠政府进行投资建设,现有的土地出让金、企业的缴纳税和厂房上的租金是政府的经济来源,但政府的主要资金还是财政贷款,在产业园区的经济效益不景气下,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因此,省政府和市政府为更多的企业入园采取了更多的优惠政策。优惠政策在政府的鼓励下的确吸引了部分大项目的入园,政策的优惠条例过多也会使企业产生依耐性,因此,在机制的建立上不够重视。随着园区的产业链日渐增大和地区政策的利益化在逐渐缩小,这种政策上的缺点逐渐明显脆落性,如果其他的园区在税收、土地和地理位置上有更多优惠时,企业就会迁入到那些优惠的园区,这样就会导致产业园区集体不合群的现象发生,企业也不能在市场机制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园区内的发展动力不强[1]。
1.2 产业聚合力滞后
园区内企业的重要保障在于产业关联度是发挥经济效果的重要因素,技术传播和知识拓展的前提是要有专业化的分工细致协调性生产,能有效的提高实际生产率和促进激发发展活力。政府在加大产业园区的推动实施下,快速发展,各产业链百花齐放,但基于在同等资源和产业基础上优势接近,而且有些园区还在延续项目重复建设和产业趋于一同的景象。产业资源的过多分离在于不同的产业布局,集聚效应得不到发挥[2]。
1.3 缺乏完善的服务体系
从调查研究中发现,一种是服务行业的制度较落后,市场的秩序维护较混乱。在产业园区内政府重点在强调大企业和大项目的引进,服务行业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其发展,在各项政府的优惠政策中,对服务业类的企业优惠力度也有限。园区中大部分以中小型企业居多,服务标准化不清晰,行业类的自律能力不足,使服务行业的市场秩序较混乱。另一种是服务业类的产业化结构处于较低的水平。在产业园区大部分的服务业还是持续以传统的服务为主,而具有现代化服务类、生活性服务和特征性生产服务类的比例较少,严重影响着园区的长远发展。
2 提升产业园区企业管理的路径设计
2.1 打破官本位意识,优化职能定位
在技术产业园区,企业的人才管理模式是推动市场制度的重要基石。换个角度讲,政府的介入性与企业的竞争力及生存是呈反比的。因此,政府应转化下思路,利用好政府的智能和规划,创建出更完善的政治制度体系。政府的有关部门应重视产业技术的持续发展,营造优美的发展环境。加大技术的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以经济规章制度协调好各地区间的分工作业,有关国家在技术领域产业及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中逐一落实与完善,在提高技术产业项目上制定出更全面的优惠条例,使财政贷款、企业上市、土地征用等多方面提供政策鼓励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防止假冒伪劣商品的产生,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依法保护个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市场秩序提供良好的健康环境[3]。
2.2 构建一体化的区域网络系统
产业园区中的各项市场主力间、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都是相互并存的,产业的集聚效应应向产业的集群效应转换,在园区的各种参与体应该融入到网络系统中,而网络系统是具有地域限制性,也包含园区内的企业及科研室都是汇合点的小网络。创建园区企业之间的产业资源共享,在人才引进、政策指导、科研、项目信息等方面来实行交流与合作,激发产业创新的空间,实现产业资源共享达到取长补短的优势。创建新的会议制度,以产业园区现有的问题和矛盾作为试点,针对产业的突出性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改变市场常规方式,实行园区开放式,提升了相关产业链以市场的规则制定在园区内可以自由的变动。促进各个园区间产业的错位竞争,以自身的优势进行考量,不断的追求产品性能的提升、服务的差异化以及技术质量的比拟,为预防产业在同等质量下所带来的恶意价格对比战。而产能较落后的产业也可以由市场的竞争制度进行自由退出[4]。
2.3 完善服务模式,夯实功能基础建设
产业园区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对推动技术创新、加快新型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性质归属的视角,产业园区可以分为无形服务及有形服务,前者主要是以技术与服务来结合,主要包含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组成的教育研发平台、以咨询机构、法律事务所、营销机构、会计事务所、投資机构等构成的服务体系,其中后者主要围绕固定资产展开,主要包含实验室、办公室、生产设备、会议室等。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产业园区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整体。基于功能差异进行划分,主要将其分为行政服务及主体两大部分,其中行程服务主要包含员工培训、金融服务等,它为主体功能的发挥扮演者纽带的重要角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产业园区在服务体系上和功能性建设做出了巨大成效,其中金融服务方面,以建立产业的专项费用,软件投资担保公司的创立、加大和政府的有关部门间的关系争取资金的投入支持、为有能力的企业上市做多方位的支持,确保技术企业在园区内的资金有健全的保障体系[5]。
3 结语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断规范,产业园区将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打模式。为保证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效应,首先应打破官本位意识,优化职能定位;然后构建一体化的区域网络系统;最后完善服务模式,夯实功能基础建设。唯有如此,它将充分发挥企业的聚集效应,实现新型规模经济的社会利益及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探析[J].大众文艺,2015,(17):35-39.
[2]胡成勇.关于工业园区引入企业化运营管理的调查报告[J].乌蒙论坛,2015,(01):54-58.
[3]周新月,符泽慧,张悦.关于高科技园区运营新模式的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04):12-18.
[4]佘稚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与管理模式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37):165-166.
[5]李晓东.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模式探析——以南宁高新区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0,(04):47-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