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篇新解
2018-01-31傅狮虎
摘 要:从一个新的角度,把“天命”作为“立”、“不惑”、“顺”的宾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一生是通过学习,树立天命,并体悟、践履天命的过程。“天命”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具有至高地位。
关键词:学;立;不惑;顺;天命;巫史传统
作者简介:傅狮虎(1978-),男,汉族,湖南祁东人,学士,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文史哲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01
《论语·为政》第四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是篇很重要的文字,历来受人重视。如说它是孔子的“一生年谱”(程树德《论语集释》),体现了孔子的最高精神境界(冯友兰《新原道》)等等。
历来对这篇文字的总体解释没有大的异议。但由于其簡短,对“学”、“立”、“不惑”、“耳顺”的具体内容没有交待,导致了后人理解的纷岐。
一、纷岐
孔子十五岁时“志于学”,学的是什么呢?三十岁时“立”的是什么呢?四十、六十时对什么“不惑”、“耳顺”呢?归纳历来的注疏、理解,罗列如下:
1.学。一种理解学的内容是知识、学问。如杨伯峻《论语译注》把“志于学”翻译为“有志于学问”。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以下简称《我读<论语>》)的理解为:“志于学,立志要做学问。”一种注解为学道。朱熹《论语集注》: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这个学不是关于知识的学,而是学道。杨树达《论语疏证》:志学即志道也。
2.立。大多的理解是立于礼。《我读<论语>》对此有很好的总结、说明:立,孔子自己的说法,即“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20.3),明顾宪成说,立不立,关键是知礼,只有知书达理懂人事,才叫成人(《四书讲义》)。……孔子出名早,27岁跟郯子学礼,30岁以知礼名。齐景公和晏婴向他问礼,就在这一年。可见“三十而立”是这个意思。李泽厚《论语今读》认为:不必拘泥于学礼,泛指人格的成熟更佳。
3.不惑。大多数从《论语》中“智者不惑”(《子罕》9.29、《宪问》14.28)这句来理解。也有理解为达权的。黄式三《论语后案》: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新原道》折衷两者,说道:智是对于仁义礼底了解。孔子学道至此,始得到道德境界。人到智者不惑的程度,始“可与权”。
4.耳顺。对“耳顺”的理解最纷岐。一种说费解(《我读<论语>》)、很难讲(《论语译注》)。一种直接从字面理解,如孙钦善《论语注译》:“耳顺,善于听人之言。(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知言关系到知人。”由听言、知言到知人,然后引申到接受批评、自我修为。《论语疏证》:《说文》云:“聖,通也。”耳顺正所谓圣通也。……所谓声入心通也。(《我读<论语>》:聖,古文字,与聽字和聲字同源。)
二、新解
4.篇由于文字简短,注疏、解释大多通过补足语句来理解,如“立于礼”、“知者不惑”。这种做法是否正确?理解的东西是否符合孔子原意?对此我不多做评论,只想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理解这句话。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里仁》4.15)作为晚年孔子的自我总结,本篇自然应围绕这个“一以贯之”的道,说出一生“贯之”的感受、心得。再三通读该篇前后文,我们会发现孔子叙说的核心是“天命”。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把立、不惑、知天命、顺(对“耳顺”的理解采用冯友兰的观点)看成是承后、承前省略,即立、不惑、顺的宾语都是天命。
这样一来,对这几句话补全就是:立天命,对天命不惑,顺天命。而不逾矩之矩,即天命在人类社会之运用,包括礼乐制度、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等各种规矩。
由此对整句话的理解就是:孔子十五岁时开始学习各类历史上传下来的知识,这时他只是泛泛而学,目标不定。学到三十岁,立出了题目:天命。以后便专心一志,大有进境:四十时便对“天命”有所了解——“不惑”了,五十时更全面——对天命有了系统的“知”了,六十时已不停留在知识概念和思维上,而是进入到实践的层面,在行动上、心理上能“顺”“天命”了,到七十就不是被动地“顺”,而是主动地“从心所欲”,且能“不逾矩”了。
三、学与天命
仁和礼乐还是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种知识。我们知道,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是“源远流长”,源远流长的历史形成了绵绵不断的历史记载,记录下了祖先们的生活、社会经验。通过李泽厚先生在《己卯五说·说巫史传统》中的研究,我们知道,我国的先民们在面对敌人、猛兽、天灾时,自救的一个方法是巫术活动,即通过舞蹈等来祈求上天降雨、消灾、赐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17.19)可见,天是冷酷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3.13)为不得罪天,获得丰收,变得强大,就要祈祷。在祈祷的巫术活动中,巫者除了严格遵守巫术礼仪,还要主动投入激情,以进入一种狂热、通灵的状态,使人神合一,达到祈求目的。
所以,孔子的学,学的是历史,通过对历史的总结、提炼,形成儒家的形而上之道,即天命。儒家也正是由于立足于历史,是一种连续而不是断裂,所以才比其他诸子学说更为各阶层所接受,成为了统治思想,经过几年的沉淀、凝聚,成为了中国人的内在文化心理结构。
参考文献:
[1]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
[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6]孙钦善.论语注译,成都:巴蜀出版社,19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