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视界

2018-01-31妮珍

西藏人文地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香巴拉阈限時候

《阈限》

阈限一词源自拉丁文“limen”,指“有间隙性的或者模棱两可的状态”。阈限也是心理学名词,指外界引起有机体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这个定义揭示了人感觉系统的一种特性,那就是只有刺激达到一定量的時候才会引起感觉。

时间在西藏走得慢,山里面和山外面又是截然不同的世界,然而这些又不能阻挡些什么。时间和地域不能限制太多东西,藏族年轻人心里的那个奇点正在到来,或者说,已经到来了。新鲜的,酷的,不明所以的,不善的,都在慢慢积累到达阈限。

三年前,一组“藏族与全球化”的照片风靡国内外。这组作品中,身穿传统服饰的藏族,却通过手中的物件或一些细节的装饰,带来一种传统与现代惟妙惟肖的碰撞。这组作品的摄影者,便是妮珍,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

对于西藏的误解,常见两种,一种是神圣的香巴拉净土,另一种是落后的边远地区。对于西藏的影像记录,似乎也只有两种,磕长头的虔诚和衣衫褴褛的牧民。这些是妮珍初到英国之后收到的外国人对西藏的印象。而真正的西藏,恰在世俗和信仰之间,传统和现代之间。

妮珍时常通过她的作品检视身份认同以及全球化这两个普遍课题;时尚摄影也是她经常探索的领域之一。她的镜头敏锐而不做作地捕捉着西藏“神秘化”以及“全球化”的交界之处。她并不避讳在她的作品中展现自己对传统及现代社会矛盾的困惑;更不刻意营造寓意深刻的氛围;她的作品通常捕捉她所接触到的社会最直接、自然的一面。endprint

猜你喜欢

香巴拉阈限時候
《寻梦香巴拉》节选
《寻梦香巴拉》节选
画与理
找小鸟
走进香巴拉
都什么时候了,还不下“斑”?
过渡礼仪视阔下的少先队入队仪式分析
仪式过程理论“阈限”范畴中的身体展演研究
国内外阈限研究综述及其对节事阈限研究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