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伞头秧歌的表演形式和特色
2018-01-31李松
摘 要:伞头秧歌是一种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民歌和说唱文学等于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主要流行于山西省吕梁市的离石、临县和柳林等,以及陕西省榆林市的佳县、吴堡、绥德等县,其中以临县最盛,故又称临县伞头秧歌。本文以临县伞头秧歌为代表,就临县伞头秧歌的表演形式和特色进行概述。
关键词:伞头秧歌;表演形式;特色
作者简介:李松(1991-),男,汉族,泰安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1
秧歌是我国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群众性民间歌舞艺术形式,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北方流行甚广。其中,临县伞头秧歌颇具特色,对于研究这种综合性街头表演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表演形式
临县伞头秧歌的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规模宏大,且有祭神拜庙的习俗。它不像朔州踢鼓秧歌以舞为主,也不像沁源秧歌以歌为主,它的表演分为文会子和武会子,文会子以歌为主,武会子以舞为主。通常,一支秧歌队人数少则一二百,多则八九百。秧歌队的组成部分主要有:
一是仪仗队和乐队。仪仗队由一面门旗和若干彩旗组成,门旗上书“某某(村)秧歌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乐队主要由鼓手、唢呐手和敲锣者等组成,他们也都身着彩衣,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二是伞头。在武会子中,伞头是秧歌队的指挥者,也是所有舞者的领队。最初一队秧歌只有一名伞头,现在有的多达五六人。在文会子(唱秧歌)中,伞头要能在各种场合下即兴编唱秧歌。他们左手戴响环,右手执花伞,过去多身穿长袍,头戴礼帽,现在则多穿大衣或便装。配合伞头的是一支由锣鼓和唢呐等乐器组成的小乐队,他们负责在开场和每首秧歌演唱前演奏,待伞头编好秧歌后摇动响环,乐声即止,一首唱完再起。
三是“打鼓子的”和“拉花子的”,这是伞头秧歌的主要队伍也是观众最关注的队伍,一般由青年男女扮演,也有一些中老年人参与(临县老干部秧歌队就是完全由退休的男女老干部组织的一支秧歌队)。“打鼓子的”多由男子扮演,过街时排在乐队后面,他们身着彩服,肩挎腰鼓,双手拿鼓键,一边击腰鼓一边前进,豪放自如。“拉花子的”也叫“包头的”,紧跟在打鼓子队伍的后面,由伞头带领,身穿彩衣,头上插红花或粉花,腰系彩绸,左手提绸,右手执扇,扇子在空中不停的飞舞,加上彩绸的配合,给人轻快活泼,花哨热闹之感。“拉花子的”后面一般还有舞狮队、旱船、大头娃娃等。
四是一些小节目。有的是民间传统小节目,有的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的小曲目。
(二)伞头的作用
从“伞头秧歌”这个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伞头是秧歌队中最重要的角色。在“唱秧歌”中伞头是主唱者,在“扭秧歌”中又是领舞者。其主要职责有:指挥全局、编排节目,带领秧歌队“走街”“串院”“掏场子”等,当两队秧歌相遇时,伞头还要代表本秧歌队与对方竞唱,甚至代表秧歌队向外界答谢致意。
伞头使用的道具是响环和伞。伞是普通的花伞,周围缀有红绿相间的绫绸,表演时伞头转动伞柄,红绫伴着音乐节奏飞舞,轻盈活泼。关于响环,郭丕汉先生曾这样说明“响环又称‘虎衬,是用响铜铸造而成的环状圆筒,直径约十公分,朝外延开缝,形似手镯,内装小圆球,摇动时发出串铃般响声。响环的作用,一是作为道具使用,象征威武。而是摇响后作为唱秧歌或行动前的信号,以指挥锣鼓乐队。”[1]
当一名好伞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到思维活跃,反应灵敏,语言表达能力强,用词准确生动。身为伞头,还要衣着讲究,举止大方,甚至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临县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伞头艺人,如高万青、许凡、李铭瑶、杜云峰、薛清爱、贺升亮等。他们的秧歌构思巧妙,立意新颖,风趣幽默,吸引了不少听众。
总之,伞头艺人是伞头秧歌这种民俗文化的优秀传人,伞头秧歌的发展离不开伞头艺人的努力,正如“吕梁人民艺术家”薛光运先生的一首秧歌唱道“黄河文化黄河魂,黄土艺术黄土人,伞头秧歌伞头领,民间自有民间情”。
(三)表演特色
临县伞头秧歌的主要特点是“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唱结合,交替进行”。要理解这一特点就需要结合伞头的作用,了解伞头秧歌在表演场合的方面特色,即“过街”、“掏场子”、“小会子”。
“过街”是秧歌队的街头表演,在过街时,“打鼓子的”和“拉花子的”按一定的图案排列起来(现在多走“8”字),踩着锣鼓点,边走边扭,像一条翩翩起舞的彩色巨龙,气势雄壮,红火热闹!过街表演时,一般以扭为主,扭时不唱,但如果遇到有人放鞭炮“挡驾”,就需要伞头出面唱秧歌,此时秧歌队就可以暂时休息,唱时不扭。
当秧歌队进入广场或庭院表演时,伞头带领“拉花子的”逐渐走成一个大圆圈,伴随着乐队唢呐声边扭边走,逐渐形成某一场图,开始时音乐节奏悠扬缓慢,结束时节奏加快,大家依次退去,人数再多也井然有序。这就是“掏场子”,也叫“踩牌子”。这里说的场图,民间又叫“牌子”,传统的场图图案有“三顾茅庐”、“十字梅花”、“双闷葫芦”、“黄河十八阵”等。[2]“掏场子”以扭秧歌为主,但结束后有时也会有唱秧歌的表演,有时是几个伞头轮流唱,有时则是对唱。
“小会子”也是在庭院中表演,一般有2至5人表演,臺词以唱为主,加上服装、道具、动作等的配合,就可以形成一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小歌舞剧。小会子是最能体现“扭唱结合”这一特点的,一个节目一般要唱好几段,每段之间就以扭为过渡,扭唱交替进行。
临县伞头秧歌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以其粗狂狂奔放的特点、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注释:
[1]郭丕汉.故乡的黄河[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196.
[2]张余.秦晋伞头秧歌概说[J].民俗研究,1997(2):71.
参考文献:
[1]郭丕汉.临县伞头秧歌的源流探索[J].吕梁学院学报,201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