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幻想与现实

2018-01-31胡荷馨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自我人性

摘 要: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在2012年上映的电影也是李安本人的代表作,影片通过少年派的奇妙旅行探讨了信仰、宗教、科学、人性等多方面的复杂关系。本文将从影片的多处入手让两者相互比较,讨论现实和幻想两方面并加以解析。

关键词:《少年PI的奇幻漂流》;幻想与现实;人性;自我

作者简介:胡荷馨(1995.7-),女,陕西汉中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2

一、关于电影本身

在2012年的秋冬交替之际,在我国著名乡土作家莫言获得他人生中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也是第一个以中国国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短短一个月之后,李安的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为《少年派》)在第85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包罗了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等在内的四项大奖。这部电影让李安捧得了他电影生涯中的第一座奥斯卡奖小金人,也成为了李安在电影事业上的重大创新与突破。电影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把蒙特娄作为开端,作家为了寻找写作题材而找到有不可思议经历的皮辛墨利多帕帖尔也就是派时,故事才缓缓拉开帷幕。17岁的派原本生活在印度,家中拥有一座动物园,他生活富裕有着自己喜欢的女孩。但因为局势的动荡和父亲对外部世界的美好期望,派不得不和一家人还有动物们移民,乘船去往加拿大。然而属于派的美好未来并没有如期来到,在旅途中派乘坐的货船发生了事故,派和家人因为灾害而被迫分散。当派独自一人爬上救生艇时,从远处游来了猩猩、斑马、鬣狗和老虎理查德·帕克。货轮沉没派的救生艇被巨浪袭击,当一切归于平静后派开始了和动物们长达227天的奇幻旅行。

二、电影中的幻想与现实

电影由两个故事相互串成,第一个故事便是派给作家讲述的那个长达227天的光怪陆离的奇妙旅行,而日本调查员提供的录像和于此相应的调查报告则成为了电影中的第二个故事。两个故事中派没有给作家讲述残酷又现实的第二个故事,作家也只听派述说了第一个充满奇幻的故事。但当我们读到第二个故事时,就会发现调查报告里的人和动物是可以一一对应的。

电影中派和动物在巨大的激流中都游到了救生艇上,在现实中动物和人则是对应的。斑马是素食主义的中国船员,鬣狗是粗鲁的厨师、猩猩是崇奉宗教的母亲而老虎就是派。在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理论里,他把人的精神层面辨别为了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电影中那只凶猛又危险的老虎就是派的本我,它遵循着派的本能和最原始的内驱力而做出行动。救生艇中派的形象即是他的超我,象征着追求完美和人性中的善良,按照着至善的准则行动。《少年派》中动物们的互相蚕食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血淋林的厮杀。

第一个故事中斑马跛了腿,鬣狗看到斑马虚弱就吃掉了它。这就意味着在第二个故事中中国船员摔断了腿,厨子砍掉了船员受伤的腿吃掉了他的肉。温顺的黑猩猩是派的母亲,在第一个故事中她坐着香蕉来,她的孩子不知道丢在了哪里,她为了阻止鬣狗而和鬣狗打架最终被咬死。第二个故事里派的母亲坐在救生艇的香蕉上,派的哥哥因为没能顺利逃出而被丢在了茫茫大海上。温柔的母亲在和粗鲁的厨子在争执过程中被无辜杀害,她的尸体也被厨师残暴地丢进了海里喂了鱼。这十分符合派母亲宗教者的形象,她食素认为生命平等不愿意去践踏生命也因为儿子的逝去而悲伤即使在绝境之下依旧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派就是老虎,电影中老虎吃掉了老鼠和鬣狗,这意味着派吃光了储备粮和厨子,他靠死人的肉做诱饵钓鱼,在进入小岛之前一直靠着他人的血肉赖以存活。

《少年派》中有很多被忽略的细节,最重要的就是厨子。厨子杀掉了派的母亲,但派却不憎恨他,对于厨子派说他只是脾气太坏了。在遇到小岛之前,派说他遇到了一个法国口音的人,派和这个人说了很久的話但他被老虎吃掉了。调查员以为这个人就是厨子,但派却说不认识他。这个人除了法国口音以外没有留下任何的外形描述,但在电影的开始就说了派居住的地方曾是法国殖民地,所以船上的人不是厨子而是带着法国口音的派的父亲。

故事的真相是派和父母还有船员在救生艇上,两个星期左右食物被消耗殆尽,父亲建议杀掉船员,但遭到反对后只砍下了船员受伤的腿。被砍了腿的船员在几天后死亡,父亲则吃掉了船员的肉。父亲教派钓鱼,捉动物,教他在大海中生存的技巧。长时间的漂泊使人逐渐虚弱,有一天父亲和母亲争吵父亲失手杀了母亲。之后父亲因为愧疚他努力照顾派自己则变得更虚弱,最后死亡。派在来到小岛之前,他靠吃父亲的尸体而活。派的父亲是理性并且相信科学的人,小说里说他富有现代化,不相信宗教却有着自己的信念,在漂流的日子里他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家人。

之后派来到了一个奇幻的小岛,岛上派过着不愁食物的生活。这个岛其实是派死去的母亲,她的尸体腐烂生蛆。派在岛上吃的海藻是母亲残破的躯体,老虎吃掉的猫鼬是尸体上的蛆虫。派发现池塘里被毒死的鱼,是母亲胃里没能消化的鱼,但派并不关心。当他发现牙齿也就是尸体只剩下牙齿为止,派才愿意离开小岛,因为母亲已经被啃食干净了。当派离开小岛到达墨西哥海岸时,老虎开了派,头也不回地走向了森林。这说明派的人性重新回归到了身上。

三、总结

《少年派》通过幻想与现实的相互对比来突出电影的主题,凶猛的老虎理查德·帕克就是派的兽性,老虎的原名“Thirsty”(渴)就是在向观众们暗示派内心最本能的欲望与渴求,派和老虎之间抗争的经历就是人性在本能与理性间的徘徊。导演李安用如画般的镜头刻画出了理性与本性的挣扎,宗教与科学的对立,讨论了生存和死亡,善与恶之间的问题,就像结尾处派问那两个来调查的日本人更喜欢哪个故事一样。当听到他们都回答说第一个时。派说道:谢谢你们。那这个故事便是天主的旨意。并流下了泪水。

参考文献:

[1]扬·马特尔,姚媛.少年PI的奇幻漂流[M].译林出版社,2012.

[2]王恒升.在自我本我超我中东奔西突——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看高加林的人生悲剧[J].潍坊学院学报,2007,7(1):79-81.

[3]石晶.《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隐喻主题探究[J].电影文学,2014(1):67-69.endprint

猜你喜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自我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象征符号解析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成长中的“自我”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较电影与小说的空间叙事
浅析电影叙事对文学叙事的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