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大学生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2018-01-31李哲沈姗姗

考试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

李哲+沈姗姗

摘 要:近年来,在高校频频出现突发的事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关注和重视这类事件,同时,为了能避免和及时处理好此类事件,合理的应急事件处理机制也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探讨高校群体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希望能为这类事件的预防措施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大学校园;群体事件;处理机制

突发事件也被称作:危机事件,最初是由一位名叫Posenthal的荷兰专家所关注,该学者从社会系统角度进行定义认为:对社会既定的基本价值与行为准则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必须在短时间与信息不全面的状态下做出决策的事件即为突发事件。大学校园是社会未来人才聚集、培养之地,因此,它的存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致使学校的正常秩序受到破坏,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受到影响,这些突发事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到社会后,也会给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造成不利的影响,为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和探讨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然而要想建立相应的机制就必须要先找了解和掌握这类事件的类型和特点,才能在事发时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从而更好地保障学校的正常秩序,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一、 中外大学生所面临的校园突发事件的类型

(一) 自然灾害方面主要包括地震、水灾、旱灾、风灾等。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及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共涉及1850个县,已经覆盖了我国60%以上的国土面积。其中,中小学校舍面积已经达到8.75亿平方米,也就是说,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及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的中小学校舍面积占我国学校校舍面积的64%。据调查,大学生对风险的总体认知水平偏低,对地震知识了解非常有限,对地震风险判断有待提高、防震减灾行为需要强化。

(二) 人为因素方面主要包括:(1)事故灾难类。例如自杀伤害、交通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2015年发生的大连财经学院爆炸事件和近日发生的东北大学二舍食堂失火事件都不得不引起人们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关注。(2)公共卫生事件類。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传染病、学生出现群体事物中毒、滥用药物、以及其他群体性疾病或影响师生安全的事件。(3)社会安全事件类。主要指恐怖活动、非法游行示威、校园暴力以及盗窃等涉外突发事件。2016年2月,一起在美“三名留学生施虐同胞案”震惊中国家长。类似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尤其在大学校园中造成巨大伤害。再如,随着各国留学生不断涌入中国,他们与本土大学生之间的因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等也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应防微杜渐。(4)失序型应急事件。例如,一些学生组织罢课、罢餐、破坏学校设施等等,违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5)管理决策应急事件。是指由于领导失职所引起的管理问题、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二、 高校应急事件的特点

一是突发性。由于事件发生的太突然,往往让学校师生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去面对和处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要求学校管理者应事先准备好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免类似事件发生后出现措手不及的处理方式,错过最佳的处理时间;二是威胁性。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更甚者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三是紧迫性。此类事件一旦发生,其蔓延的速度是很快的,因此,要求处理者务必在短时间内做出最正确、最有效的事件处理方案,然而在实际处理时由于受应急的处理时间有限、信息有限、资源有限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应对方案无法按事先规划好的实施;四是扩散性。学校虽然范围小,但是现在是信息时代,很多事情不用口口相传利用网络就可以传播的很远,因此,若是不及时处理好,传播到社会上也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三、 结语

通过独特而丰富的实践活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校内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切实维护和确保大学生的安全与稳定,有计划地建立起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系统,更好完善这一组织体系是当前社会发展校园安全和维护大学生权益的必然走向,对校园安全保障及高校维稳工作起到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国大学生安全应急处理能力,也能够提高留学生安全意识及应急水平,对促进不同种族、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彼此友好也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世界而言,这也将是一笔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U. Rosenthal etc. Coping with Crises: 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M]. 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Ltd., 1989,10.

[2]耿依娜.近年来国内校园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

[3]施雪华,刘耀东.中国高校应急管理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新视野,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创新路径研究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紧凑型大学校园人居环境规划策略
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纪念品开发设计研究
微信的大学校园文化传播价值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山西大同大学校园植物区系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