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2018-01-31孙健
摘 要:小说《西游记》是数百年来众多唐僧取经题材作品的集大成者,讲述了被招安石猴天庭值守御马监又自立为“齐天大圣”,在蟠桃园内犯错后被压五指山下。经由观音大士东土寻回不听讲座投胎的金蝉子唐僧解救后,协同醉酒戏嫦娥天蓬元帅猪悟能和打碎玻璃盏被贬流沙河的卷帘大将沙悟净共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修成正果的神话故事。而在明朝那时阳明心学横流,“三教归一”的大背景下,心理阴暗的人更是用自己的内心世界解读这部书,导致有段时间《西游记》这一名著被列为禁书。而故事也随着年代环境的不同,从唐朝开始影响人民思想1373年至今。
关键词:唐僧师徒;“三教归一”;四大名著;成功
作者简介:孙健(1984-),女,汉族,吉林乾安县人,本科,白城经济开发区中学教师,研究方向: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01
很多人可能都和我一样是看《西游记》的连环画长大的,那也是我儿时非常重要的乐趣来源,当时我的是非观很是简单:妖怪统统是坏人——谁让你们当车匪路霸来着?
随着时代的进步,每个暑假循环播放的《西游记》电视剧又让我的假期不再空虚,长大了我,知道《西游记》原来不但与《水浒传》、《三国演义》和《金瓶梅》一起被评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奇书”,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还被列入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序列。
也更深入地了解到《西游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最早史料记载上其取自南宋印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而实际上细致雷同的情节可追溯到晚唐五代时期。随后的元朝吴昌龄的杂剧《老回回东楼叫佛 唐三藏西天取经》,接着的元末明初的《西游记平话》更半数的丰富了此书的内涵。
书的开头诗曰:
“欲知造化会元功,需看西游释厄传。”
想寻找天地自然最初的根本吗?那请看看这本“西游释厄传”吧。
老话说得好《水浒传》是一部怒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三国演义》是一部智书;而《西游记》则是一部悟书。
那就让我们共同来悟一下,当然能看出点什么道理,那是你本来就想看到的。脑子里是权力,所以你看到斗争;脑子里是人情,所以你看到了世故。
而我看到了修心养性直至成功与收获。
比如木仙庵一回的文人雅兴,凤仙郡一回的爱民思想,丰富的儒家色彩,强烈的佛道合一的特点。把孙悟空这一形象塑造成一个近乎完美的角色,机智多变,有时比唐僧更懂佛法,
而相由心生正是他在西游记里取经途中基本表现,而过程就是时时修心。举个例子,“到了冬季,一片肃杀,唐僧和孙悟空也都更加心境清明一些,”这时候就收了白龙马,大家心性修持都上了一个台阶,而夏季万物繁茂,各种念头肯定也就更加旺盛,妖怪自然就多,这时候基本上你会看到唐僧各种受猪悟能怂恿。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而这种只死背经书,对这种佛教义理有着痴迷的情结的人,在长安遇到观音假扮的癞头和尚跟他抬杠,反而很高兴。这是因唐僧以佛理思辨为修行正途,但过了两界山,真正的修行遇到这么多磨难,磨的就不仅是悟空了,更是唐僧这个肉体凡胎的货色。
磨难后,唐僧由遇到漂亮的女妖精脸红心动到后来遇到诱惑心坚不动。
磨难后,悟空成了是全才,真真地新一代的翘楚。唐僧被抓心生计谋并亲身执行、能和唐僧谈经并教导师弟。
磨难后,猪悟能想回高老庄而不是天庭的想法,坚定了对自由对家的渴望。
磨难后,沙悟净有了对团队的拥护意识。
西游记我看到的是性情的成长,开始是孙悟空的成长,后来是师徒四人的成长。孙悟空从学到一番本领不可一世到安安心心取经当他的斗战圣佛。遇到挫折后的成长,和别的仙佛打交道的成长。还有唐僧开始意志不坚到后来的坚定不移。师徒四人越到西天磨合的越好,懂得一个团队的精神。
没有立志, 便谈不上努力。
沒有怀疑, 便谈不上成功。
故事的开始, 观音菩萨告知唐僧:“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金角银角一回, 老君说: 却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绩。
乌鸡国一回, 文殊菩萨说: 今得汝等来此,成了功绩。
故事的结尾, 都成了正果,都是因“功”成的正果, 唐僧取经甚有功果,孙悟空炼魔降怪有功,猪八戒挑担有功,沙和尚登山牵马有功, 白龙马驮唐僧有功。
成功之后,收获只是来的比你预想的晚一些!
所以我们要勇敢地追求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1.能力
你是精英, 就学孙悟空, 你是卖苦力的就学沙悟净, 既不是精英, 又不是最能付出的, 那你要学猪悟能忠诚并坚定的紧跟着你的团队。总之, 有什么长处, 使什么长处。
2.合作
成功需要合作。唐僧靠徒弟保护,徒弟靠唐僧解脱,彼此扶持, 两不相谢。合作得以成功。如来靠取经团队, 传经得以成功, 取经团队得如来封授得以成功。成功是互利的, 现在的说法叫:双赢。
3.坚持
坚持是成功的主干。
要做成任何一件事, 至少有个必要时间, 而且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唐僧本打算三年完成的, 结果却用了14年, 这14年他一直坚持着, 其中的任意一个时候, 他只要一放弃, 就彻底的失败了。西游记中的如来佛也是一样, 他欲传经东土,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 他还在坚持, 直到唐僧这一次, 传经才成功, 假如这一次又失败了咋办? 那就再来一次!
弃清规, 破戒律, 汝今能“持”否?
只要你一放弃, 等于你又要重新再来。
而现在正是我们品味收获的时候,西游记这样一部有趣的小说。让我们得到了快乐,学到了自己觉得值得的东西,至于吴老自己在想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故事情节这样的发展一定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任何伟大的小说的作者都不是抱着为了反映什么问题的想法去写书的。而当过荆王府的家庭教师吴承恩秉持着对神魔故事的童心热爱才让他总结汇编润色出一部不朽的作品。这也证明了这世上一切的伟大都源于最单纯赤子之心。
参考文献:
[1]《西游记》 [明] 吴承恩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排印本。
[2]《童话与写实》 姚詠萼 《海潮音》五十九卷十二期 1978年。
[3]《煮酒探西游》吴闲云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08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