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史》
2018-01-31胡雅坤
胡雅坤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河北大学词曲研究成就及展望》(HB16WX014)。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01
当代學者在清代词体的研究中,罕有脱离词律而细究词体之人。若在研究过程中摒弃词律而妄谈风格、艺术特色,那将贻笑大方。自明末清初,词学家们就开始关注词律理论,欲构建一套词体创作理论,于是随着词学家们缓慢的摸索,词律批评理论逐渐成形。而随着近代白话文时代的来临,词学研究被我国学者逐渐荒弃,少有研究词体的佳作诞生。直至2015年刘少坤教授出版的《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史》一书,对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展开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笔者在阅读过程中感触良多,现就书中所述略抒一二拙见。
一、内容汲百家之长
词律批评理论史发展至今已逾百年之史,百年光阴中,诞生不少重量级的词学家。而在刘少坤教授的书中,对百年之中重量级的词作家所撰述的学理知识抑或是思想精髓均有涉及。
《词律》、《钦定词谱》是词谱发展过程中极具重量的两本书,而作者在撰写之中,也将两本书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融入了书中。作者对《钦定词谱》书中精髓分析的过程中,就该书中的词律学提出了重要理论——“正变论”,作者经过系列论证,认定《钦定词谱》是一本“考证翔实、辨析精微、持论中允”的书。不但如此,作者在对该书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提出一些颇具新意的看法,譬如《钦定词谱》加快了词体在文学界的上升地位,因其逐渐的发展趋势朝着诗体靠近。作者认为《钦定词谱》在撰写过程中充分考量了词谱是否雅正、句法是否得体等内容,因而《钦定词谱》可以作为官方词谱的最高典范。同时作者指出《词律》作为词律史上最成熟的理论,其中最有价值的不仅仅是“律较法”,更是“填词须严守唐宋人格律是万树作《词律》最为核心的观念。”,作者对万树最为认可的是对词体本貌的深刻认识,该种认识不仅仅是将“律较法”不断的发展,直至最后成为一种深刻的校勘思想。
虽然从内容上进行分析,作者汲取了百家之长,但是从本书的创作角度进行分析,作者并不是简单地将内容进行一定的总和,作者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对我国词律史上词律家们所著述的作品进行了全面的解读,而作者的解读也并不是从一个浅显的层面展开的,而是从内容的翔实、严谨程度进行分析,在专业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又带来一定自己独到的看法,细细阅读方能品到其中真意。
二、内涵取千家之经
词律批评理论史论及其内涵无非是涉及词律理论极其延展,而该种延展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是简单的,也是困难的。这与学者的延展深度与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阈限充分受到学者自身学识的限制。而作者在《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史》一书中展示的内涵无疑是深刻的。譬如作者针对万树在《词律》中展示的理论核心就是“词无衬字”,而作者在书中将该理论的来龙去脉以及本貌讲述的一清二楚。不仅如此,作者将“律较法”从其诞生至其发展也进行了细致的总结,又从学术的角度对“律较法”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全面的校验,从而判别了“律较法”作为一种校勘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而作者在叙述“律较法”的过程中却不囿于《词律》展开对“律较法”的简单铺陈。作者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对“律较法”进行说明,从万树、郑文焯、王鹏运,再到朱祖谋,通过一个恢宏的历史时间观对“律较法”展开了全方位的解释。同时,在行文过程中,作者不忘记提醒读者,“律较法”仅仅是作为一种词律校验的方法,该种方法并非在任何情况下能发挥作用。当乐律与格律并未形成严苛对等关系时,即使声律严谨,也会出现与“律较法”相悖的情况,因此读者不能过分迷信“律较法”。
若是作者对这词律没有深入的了解,对各家的学说一定的了解,那么作者在著述过程中是难以从一个小小的方法论形成横纵的延拓引申,并对各家的理论内涵发出独到的看法与见解。
三、结构剥万茧之丝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许是考虑到读者的阅读能力不尽相同,因而在开篇的引言部分就明确了全书的结构——共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分别为:唐宋词体发展概况、明清词学大家对词体的研究成果、词体创作与词律研究之间的关系、民国时期的词律研究,并对书中论述的这四个部分按照相应时间节的划分展开具有层次性的论述。
首先,文章的核心是对词律的分析研究。作者依据该核心内容以陈祖武先生的方法将全文分为三个大阶段八个小章节,通过三个大阶段的时间发展关系,捋清了全书的脉络结构。
其次,按照时间关系将各个章节一一展开。第一阶段是词律批评理论的兴建期,时间上来说是明末清初;第二个阶段是词律批评理论的发展期,时间上来说是雍正至道光时期;第三个阶段是词律批评理论总结阶段,时间上来说是道光至宣统时期。
最后,按照各个时期,根据三个大阶段的时间顺序,展开八个章节的详细论述。该种章节的勾勒方式作为史类文书来说,无疑是最具有挑战性的,该种章节勾勒方式要求作者要按照时间的顺序,将该时间段内的词律批评类史料尽可能的还原,并不计其复杂与丰富程度。而作者在该种章节勾勒方式下,不仅将词律史如实如真的还原了出来,还对断代的资料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挖掘,为当代学者的研究带来了珍贵的资料。
如若作者没有扎实的文献功底,别具一格的见解与看法,巧妙的研究方法,那么无法呈现出如此动态细致的词律批评理论史,无法将该断代的文学著述带到笔者身边。诠才末学,难以尽述书中之言,难以尽述书中之妙,望作者能够勤以耕耘,为学者们带来更多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