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刍议

2018-01-31卢碧珍吴佐建

考试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生物科学高中生物翻转课堂

卢碧珍+吴佐建

摘 要: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要考虑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的核心价值关系,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特征的发展。通过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多维度的综合措施,将生物学科的核心价值的阳光照射进学生心灵的深处,最终实现两者的统一。

关键词:生物科学;核心素养;高中生物;翻转课堂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如何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不仅对教育者来说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反思的问题,也是其他社会工作者着眼于社会发展进步而必然要关注的问题。从“立德树人”到“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从政治高度到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整个“树人”构建体系已然成为研究的热点。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学科素养的基础上,高中生物科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应体现在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上,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中,凸显生物学的核心价值,特别是生物学科的认识论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一、 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变革

课堂教学是理性文化的主战场,生物科学素养的核心应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生物学科的核心指向包括科学理论及技术实践两个方面,主要是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原理和认识、使用有关的技术,并从中体验到生物学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了解社会生活和科学的核心关系。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应通过整体课程的规划和设计,按照教学的核心指向按教学进度分步实施。其中,课程内容的组织及教学活动形式的组织是关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内容有明确的规定,教学组织的内容必须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之下。在对课程标准的解读、选择各种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变革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将生物学科的核心指向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一方面,尽可能在教学中引入科学研究项目、科学史的内容。通过引导和设计学习范式过程,给学生提供严谨和科学的方法,并组织学生尝试实践研究,将实验和方法应用于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体会到科学的抽象,进而解决科学的问题,并从整个学习过程中受益。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中,尽量采用论证式教学。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引入科学的定义进行论证教学,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评估数据、事实、证据,像科学家一样提出结论及反思。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生命现象与生命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在论证后,提出抽象后的观点或观点,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解释与生命有关的现象。从教师与学生经历的思考和探究过程,体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

二、 作业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业是课程组成的有机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而且是观测学生学习质量的举措。生物学科素养的核心价值的实现,决定于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质量的体现维度不仅包括理论的学习,还包括生物实验、实践学习等。因此,要通过作业设计促进学生掌握生物学科的内容和方法,面临的是多维度的问题,包括满足学生的主体特征、适应多个学习质量的体现维度等复杂的挑战。通过多层次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内,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有更多的帮助。从学生认知的角度看,高中生物知识的覆盖范围大,知识点多且混乱。但从其科学的本质看,许多知识其实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生物学的概念需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系统的思维整理。因此,区分不同的知识及知识之间联系的紧密性及连接的要点,并进行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征的作业设计,是促进学生的生物学概念形成的关键环节,也具有促进生物教学效果的实际意义。

三、 信息技术与核心素养的实现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这个过程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等,还包括影响教学的诸多因素。复杂系统理论在这一研究中具有一定现实的意义。从一个侧面看,现代生物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推動之下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学生的新知学习已经不再局限在45分钟的课堂之中。网络上盛行的微课程已经让学习无所不在。

这些变化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优化学习资源,体现了时代的特点。这也为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在这样的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预先记录班级学生通过微课程自学的情况,选择、改进教学计划。学生通过教师预设的微课程进行视听学习。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反复观看。翻转课堂还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业,有问题时,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看课本的知识点。经过精心设计的微课程可以迫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核心素养落实不仅是落实在微课程之中,还要落实在作业之中,同时逆序创新的结果是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之路实际是有迹可循,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挥舞生物学科的科学与技术两把利剑,从课堂之中的细微之处做起,延伸到作业的合理设计,甚至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逆序创新,因材施教、分层落实。这是传统教学走向现代教学的必由之路,即让传统教学的优势得到发挥,也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使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更加个性化、人本化和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吴佐建,李静媛,邓真真.高中生物论证式教学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相关性探究——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学苑教育,2016,(11):90-91.

[2]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3]谭永平.中学生物学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教育价值[J].生物学教学,2016,41(5):20-22.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科学高中生物翻转课堂
生物科学核心课程关系及内容研究
我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现状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对生物教材的应用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