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一道中考数学试题的思考

2018-01-31林绮霞

考试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数形本质中考

林绮霞

摘 要: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靈活运用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深度挖掘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动点轨迹;变;不变

一年一度紧张而忙碌的中考过去了,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研究近几年中考试题的难度、热点和命题方向是每个新初三老师的重要课题。好的中考试题能够帮助教师把握教材、指导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也有利于高中选拔优秀的学生。

下面我就2016年福州中考数学第26题第(3)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思路突破

原题:如图,矩形ABCD中,AB=4,AD=3,M是边CD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

(3)当射线BN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

因此,如果用这样的轨迹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那么学生在头脑中对整个变化过程就会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了解,就比较容易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二、 解题反思

1. 难点突破:根据点的运动和图形的变化过程,确定点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与图形相关的某些量(如角度、线段、周长、面积及相关的关系)的变化或其中存在函数关系,抓住等量关系和变化关系,关注其中不变的量、不变的关系和特殊关系,确定点的轨迹,化动为静,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及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建模等数学思想加以解决。

2. 教学指向:“动点几何问题”在中考数学试卷中,一般出现在第18题(填空压轴题)或者倒数两大题(压轴题)的最后一问,具有立意高,综合性强,思路较灵活,区分度较高,突出中考选拔人才的功能。这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对所学知识具有变通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教师要做到两点:(1)在平时数学教学中,要夯实基础,加强数学知识的整体联系性,形成网络知识。(2)在初三复习第三阶段——专题复习中,要有《动态几何问题》的专题,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教学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开拓意识和创新思维,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灵活运用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深度挖掘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能力的生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形本质中考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数形结合百般好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