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美在语文课堂流光溢彩

2018-01-31陈细蓉

考试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桂林山水草原语文课堂

陈细蓉

摘 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语文是一门蕴含着众多美感因素的学科,作为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美在语文课堂上流光溢彩。我结合教学实践,从教会学生感受文字之美、画面之美、语言之美、想象之美四个方面,来阐述“美”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美;语文课堂;流光溢彩

美存在于生活之中,美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爱美情操,可以让孩子在感受、欣赏美的同时,身心得到更健康的发展。孩子的健康发展更是以后成才的必要条件。

美术课,音乐课存在美,语文课也存在美。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美在语文课堂上流光溢彩。

一、 教会学生感受文字之美

中国的汉字的发展有着灿烂而辉煌的历史,从远古的甲骨文到如今的简化字的演化过程,就是一个充满美感的过程。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它们本身就存在着十足的美感。

在识字中,要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尤其是小学的低年级学生,这种形象直观的思维更是占主要地位。这年龄段的学生更容易对形象直观的东西感兴趣,印象也更深刻。汉字就有这样的特点。如日、月、水、火、田,这些简单的汉字,在教学时可利用直观展示来激发兴趣。于是,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日、月、火。然后问学生:这几种事物的名称是什么,再指名学生说说这些事物的颜色,让学生来填充颜色。颜色一旦填充完整,简笔画的内容就丰富起来了。然后我利用课件演示日、月、火这些象形字的演化过程,让学生有了较丰富的感性材料的积累,最后再出示简化字的日、月、火。这样的教学,识记效果不仅好,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字之美。

二、 引导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翻开小学语文课本,就犹如打开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课本里很多的插图,本身就很美,学生一拿到书本首先就会被鲜艳的插图所吸引,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善于利用这些文本资源。因此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要借助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感受画面之美。例如,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上课前我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去过广西桂林吗?同学们都直摇头,于是我继续往下导入:没去过,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你们看——课件配乐展示桂林山与水不同角度的美景。等学生欣赏完课件上的图片后,我再让学生说说桂林山水怎样?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很美!”我趁这个时机问道:“美在哪?”学生们纷纷举手,畅所欲言。有的说:“桂林的水好清,好绿,好静啊!”有的说:“桂林的山好奇、好险啊!”有的说:“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学生的这种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是由衷的,因為这样的赞美是在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而发出的。这样让学生先感受画面之美,再来引导学生欣赏美文,学生便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时就主动而愉快。

三、 让学生体会语言之美

美的表现形式很多,视觉的美算是一种直接的美。学生通过对事物的直接接触就能感受到。美在语文中同样存在于语言之中。这种美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时通过语气、语调、语速的处理来体现。

《草原》是一篇写得很美的访问记,虽然是访问记,但对于草原景色的描写非常优美而生动。要体会这种美,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朗读,阅读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对草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画出他们所喜欢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写得好在哪里?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是这样完成汇报交流的。

生1:我觉得这句话很美: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美?

生1:因为这句话让我感觉到草原很舒服,空气很新鲜,一点污染也没有,天空是那么蓝,我想用一个词语——“碧空如洗”来形容它,我真想去草原看一看。

师:你说得真好,老师也要陶醉了,那么你能把这种美妙的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用轻柔的语气,平缓的语调读了这句话,展示了草原给人的一种“舒服”之美)

生2: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美: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地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师:请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独特体会。

生2:我体会到小丘是绿色的,羊群是白色的,如果从上往下看,小丘就像一块绿色的地毯,羊群就像是地毯上的白花,而且这白花还会不断动来动去。

师:为什么会动呢?

生2:因为绵羊一会儿在这里吃草,一会儿又跑到别处去。

师:哦,看来这些绵羊是天才的刺绣大师呢。你把这句话读出美感来好吗?

生2:(非常开心地,大声地读,语气中还透出些许的调皮)

师:这句话写得多美啊,美在羊的调皮,美在草的绿,美在羊的白上。

此外学生还交流了其他的句子,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朗读相关语句。课堂的气氛异常活跃。这时我播放班得瑞的《春天里的第一天》这首乐曲,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此刻自己就在草原上漫步的情景。之后,让学生随着音乐朗读课文,学生在学习的参与过程中深深感受了文字之间所流露出来的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繁琐的讲解,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语言的美,通过多种形式去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美,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 引领学生感受想象之美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安上一对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翱翔。我在教《暮江吟》这首古诗时,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字韵律美的同时,引导学生边读诗边想象画面:水中的残阳,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江水,如珍珠的露,似弓的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体会到画中的诗,想象到诗中的画。

语文课堂是一艘游览观光的船,学生是乘客,教师便是开船的人兼导游。沿途的风光鲜活而生动,如果只是为了“考场”这个目的地而匆忙地赶路,就错过了很多美丽的风景。如果,把游览当作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细细品味,欣赏沿途风光,则会让考场变得更美。导游,就要认真地引导,只有这样,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才会兴味盎然。endprint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草原语文课堂
桂林山水桂林人
秀甲天下之桂林山水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轻轻松松聊汉语——桂林山水甲天下
可可托海的草原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