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羊城历史,探寻广州文化
2018-01-31徐慧娴
徐慧娴
一座熟悉的陌生城市,一幅真实的人文地图。
在这座城市,我遇到了更多的选择和思考,本不属于这片土地的我,深深地爱上了这里。通过这本书,我尝试着去感受,去触摸前人遗留下的风尘。在这里,驻足观赏的人很多,而在此产生深刻影响的人,也多。作者在描写广州每一处风景的同时,还不断地回放過去的历史影片,让每一处的故事更饱满,更随和。
轻轻翻开书本的第一页,目录的加粗黑体字进入眼帘:“沧海桑田见羊城”“岭南人文韵”“走进城中村”“西出城关”……这些字吸引着我,让我心里痒痒的,迫不及待地想一览书中的斑斓。
书中首先牵起我的记忆的,是作者对各处骑楼的勾勒。曾与三五好友结伴到海珠南路游玩,骑楼建筑让我印象深刻。精明的广州人在拆迁筑马路的同时,也大规模地修建了许多既能遮风挡雨又能经商住人的风雨骑楼。我细细地看作者拍的照片,这一条路上,无尽的海味档,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隐隐约约还能看见档口的老板和“马仔”三三两两围坐,品着功夫茶,谈着生意经。看到这处地道的景致时,我想,这就是广州人的特别之处,也是所谓的广州味道吧。
提到海味档,和海味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疍家人了。渔民新村,这里有最后的疍家人。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疍家人的生活似乎与地隔绝——他们在水上居住,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随着环境的变化,海上的那股原本诱人的味道渐渐地变得难闻,水里的鱼虾死的死,逃的逃。疍家人无可奈何,于是,搬到了岸上。这是疍家人的一个小小的历史逗号,不知道往后会不会被谁划上鲜红的句号。如果真的划上句号了,背后必定是更无奈的叹息。
生活要继续,文化要传承,知识要传播。岭南文化已经深深地沁入我们的胸膛,让心灵变得四季如春。书中提到的广雅书院现为广雅中学,这是一座气派的学府。步入校园,只见中轴线上的百岁桥、三长楼、礼堂、无邪堂、冠冕楼,一路延伸,颇具古风古韵。书中的描写让这所学校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张开双臂想去拥抱这高雅的存在,感受名校的熏陶。过江后,百年学府中山大学再一次给我强有力的冲击。这里是莘莘学子向往的知识殿堂,是伟人成功的见证。在南方这头,它静静地等候,等候着每一个学子的盛开,让其芬芳继续悠远流传。
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排头兵,领着多少风流人物闯荡世界,又迎来了多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不同的文化在广州这片沃土上洒脱地生长,世界文化相聚于此。书中最吸引我的色彩,来自圣心大教堂的七彩玻璃画。气势恢宏的大教堂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巴黎圣母院”,让我非常向往。有机会我要去领略她的风采。
这本书,倘若用孩子眼光去看,是一本难得的广州游记,它是让人好奇和期待的新事物;倘若用一个少年的眼光去看,是一部描写广州风韵的完美佳作,它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倘若用长者的眼光去看,那么可以说它是广州生命历程的写照,是历史人物精神的栖息地,是对文化根基的追溯。我问身边一位土生土长的广州老伯,他说:“这些呀,写出来,是要世代人都明白广州的好在哪,不足又在哪,往后该怎么做!”他的回答简单朴实,但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也许因为这是他对广州的感情和希望。而我,深读广州历史,探寻广州文化之后,不由得发自内心地认可广州,庆幸自己找到了心灵的归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