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生日”引发的思考
2018-01-31
“听说同一天出生的人冥冥中会有命运的牵绊,同一天出生的他是谁?一元助他改变命运。”2017年12月底,这条信息在朋友圈刷屏,只要输入生日,就会出现一个相对应生日的贫困生及其家庭等信息,可直接通过微信捐钱。但很快有人发现,同一个受助贫困生以不同的名字出现在了不同的生日页面中。引发质疑后主办方停止筹款并宣称294万余元善款将用于2130名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舆论媒体议论纷纷,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南方都市报》戏谑地评论称,“还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无论真相如何,事件都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组织者干得太不用心,若“测试阶段不慎发入朋友圈”属实,直接就证明了这一点;若不属实,这显然不是个有力的免责理由。这些“一元助TA改变命运”的页面均可视为一份正式捐赠合同,应该原路退回款项,而不是道完歉匆匆收钱走人。二是根据活动介绍,所有善款均进入活动另一发起方、一家公募基金会的账户,而不是第一时间到达受捐者手上。按正常的操作模式,发起者还要分摊一部分到机构运营成本中。从这个角度说,“一元助TA改变命运”故意混淆了概念——网友以一元钱提供帮助,但孩子受助的方式不是得到这一元。至于你捐一元,他们能得多少,捐赠者实际上缺乏追踪渠道。
《新京报》发表评论认为,慈善募捐绝不能忽视信息公开。反转发生的一个核心要素,在于这个慈善项目在信息发布上存在严重不足。正是因为募捐活动的信息发布不足,参与者理所当然对儿童身份的造假问题格外敏感。慈善组织不仅仅要注重善款使用的事后透明,在公开募捐活动前,同样要清晰做好规划并提前发布。面对公众的善心,慈善组织要更用心地去尊重和呵护。
《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称,从“一元画”到“同一天生日”公益活动需更专业。他们认为,“同一天生日”活动拥有一个不错的创意。在网友与需要资助的贫困小朋友之间建立起情感联系,有利于激发人们筹款的热情。可是,此类活动缘何屡屡引来质疑?诚信,大概是公众最容易想到的理由。正因为公益行业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命与尊严,就需要从业者具备更强的责任感和专业性。而一旦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极易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12月26日,民政部宣布,经过初步核查,认定“同一天生日”募捐涉嫌违反慈善法,将进一步调查。27日,网络募捐活动组织方之一、善款接受方,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通过官方微博,对募捐事件出现乌龙致歉,并称,将监督全部约294.2万元善款的发放及使用过程。28日,爱佑未来通过其官方微博@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再发声明称,本次活动共计筹款2941978元,善款未使用,资金是安全的。若捐赠人对“同一天生日”仍存有疑虑,可申请退款;相关退款申请核实无误后,爱佑未来会将善款原路返回给捐赠人。
定性、致歉、监督和退还,似乎事件又将回归平静,但是,它已成为今年慈善业重大新闻之一,它也必将成为研究网络募捐的典型案例之一。正如《法制日报》所言,网络慈善当与眼球经济保持距离。今后网络慈善将会成为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带给慈善的重要意义应该体现在化解信息不对称和破除信息不公开,便于人们寻求帮助和进行监督。一旦过度运用网络对慈善信息进行整合、渲染去吸引眼球,就可能会让爱心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