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01-31国艳阳
国艳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前 言
众所周知,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时间较长、具有较高的护理风险,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形成患者生命安全的有力保障。如果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注重对细节进行管理,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导致患者的利益受损。细节护理坚持将患者作为护理的中心,通过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管理,实现对护理风险的有效规避。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手术室作为研究试点,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接收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细节管理组。参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35.28±0.45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21例,泌尿外科患者14例,妇科手术患者8例,神经外科患者2例,骨科患者1例。细节管理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36.07±0.58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23例,泌尿外科患者11例,妇科手术患者6例,神经外科患者3例,骨科患者3例。
1.2 方法
护理人员应对参照组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完善静脉给药工作,合理控制家属的探视人数。
细节管理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对手术所需器械和设备进行严查,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为了预防突发状况,应做好应急药物和血浆的准备工作,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为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成功案例,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2)护理人员应合理调节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对吸氧浓度进行合理控制,合理应用麻醉药物,并采用疼痛转移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3)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着重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洗,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出现将手术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的现象。
1.3 观察指标
观察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措施前后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
2 结 果
2.1 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前,医疗器械管理:(12.36±0.64)分,消毒隔离:(14.59±0.73)分,手术器械准备:(17.21±0.33)分,巡回护士配合度:(13.65±0.14)分,在实施细节护理措施后,医疗器械管理:(20.33±0.89)分,消毒隔离:(21.46±0.75)分,手术器械准备:(22.34±0.58)分,巡回护士配合度:(23.08±0.93)分。
2.2 护理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21.74%(10/46),医疗纠纷发生率:13.04%(6/46),护理满意度:73.91%(34/46),细节管理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2.17%(1/46),医疗纠纷发生率:0.00%(0/46),护理满意度:95.65%(44/46),证明细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讨 论
大量医学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是医院感染多发的科室,一旦产生医院感染,会严重削弱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容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进而对医院的社会效益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维护医院的整体形象。由于采用手术治疗方法的患者病情大多较为严重,加之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和风险较大的特点,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会增加手术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无法确保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在以往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较差,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限制了手术室患者舒适度的提升。因此,为了全面提升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口碑,护理人员应树立细节护理理念,由被动工作向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转变,针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做好手术器械检查和消毒隔离工作,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安慰,确保患者能够充分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提升手术的预后效果[2]。
4 结 论
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加强细节护理方法的运用,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在手术开始前,做好手术设备的准备工作,将三查八对制度作为指导依据,在手术时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深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特点,在手术结束后,加强对患者皮肤的清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