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文学与影像化未来
——对科幻与电影诞生的再解读
2018-01-31张冉
张 冉
(科幻作家,第四届、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中篇小说奖金奖获得者)
一、科幻的诞生
科幻是什么?各业内人士对这个概念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笃定的答案。我们可以说,科幻是一种科学技术和想象力的载体,也可以说是人类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基本需求,是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可以让人有更高层次享受的一种媒介。
科幻的诞生来源于我们对世界的不知足。首先要说明的是,科幻和现代工业社会的起源有着直接的联系。农业社会不存在科幻这一载体,科学技术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我们有大量的幻想文学作品,如《西游记》。但它们不是科幻作品,因为当时的科学还未普及民间,人民群众接触不到真正的科学,因而很难有科学的精神。在讨论科幻的时候,它一定是用科学的精神来解读这种幻想的。直到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后,科幻才开始滋生。
当我们对尘世之外的世界感到好奇的时候,不论是原始社会时人类想要看到山那边的风景,还是人类掌握科学技术之后对科学边界之外的向往,这都是我们进行科幻创作的基本诉求。
在想象边界之外的东西时,会想到一些可能性,比如人类在世界上是不是孤独的?整个宇宙中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生命存在?于是我们在此能想到许多的创作母题,比如第三类接触,比如银河帝国、太空歌剧、外星人入侵等等。我们又会想,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希腊时代的哲学家就预言过人类未来可能的样子。但是与科学产生联系以后,科幻作家更多地扮演了这个角色。他们基于现代社会的模样和科技可能发展的方向来预测未来,于是就产生了时间旅行、科幻冒险、末世等很多创作方式。我们还在想,世界的其他模样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是由诸多基本参数构成的。我们调整其中任何一个参数,都会让世界变得完全不同。所以我们会得到更多的创作母题——或然历史、基因工程、蒸汽朋克等等,这都是我们进行科幻创作的基本出发点。
二、科幻的特征和现代思考
1. 我们应该如何欣赏科幻?
科幻是一种艺术方法,它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方式。如果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类,有一些是时间艺术,比如文学、音乐,它们是按时序前进的;有一些是空间艺术,比如雕塑、绘画,它们是存在于空间当中的;有些艺术是时空艺术,比如戏剧和电影,它们是时空向前演进的。或者按照我们的感官来分类,比如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等等。不管如何分类,科幻都是存在于其中的一种艺术创作的方法。它不单纯是文学范围或电影范围,它是跨媒介的,而且是天生跨媒介的。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穿越·连接·创造”。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把科幻和电影联系在一起的?1888年,人类创作的第一部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的雏形出现;而关于科幻,一般研究者认为其诞生于1818年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长篇小说《弗兰肯斯坦》。如此说来,科幻的年纪应该比电影大。但是我们现在认为,当代的科幻产生并没有那么早。前面提到工业革命之后诞生了科幻。19世纪时产生了很多“科幻”作家。但那批作家实际上应该称为“科学作家”,即他们所写类型是科学小说,因为其中的幻想性不足以撑起“科幻”这个词。一般从1926年雨果和斯巴克创立的《惊奇杂志》时算起,才诞生了真正的科幻。也就是说,电影比科幻要“年长”,但两者是同一时代诞生的。它们具有天然的联系,任何超前于时代的科学都会被解读为科幻,而科幻反过来会预言科学。因此,科幻和电影从诞生时起就是非常搭调的两种事物。
2. 我们为什么要读科幻?
王小波曾说过:“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这是我们作为科幻的消费者所能得到的一个感悟。每当我们消费科幻作品的时候,能够在其中获得与阅读其他文学作品、观看其他电影作品所产生的非常特别的不同感受。比如漫威打造的漫威宇宙,是很成功的系列科幻作品。不过在看完漫威宇宙的电影后,往往不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咀嚼。走出影院,观众会讨论特效如何精美、人物如何吸引人,但是对其中科幻的东西并不会加以讨论。而像《星际穿越》这种电影,观众可能会花很长时间去思考其中的科学道理和伦理性的东西,这是真正的科幻作品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有人说应该少看一点漫威,因为漫威是爆米花电影。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具有科幻内核的作品,比如《降临》《湮灭》等等。我们应该有诗意的世界,这个诗意存在于我们被文学作品、电影、动漫激发出的无尽的联想。
3.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科幻?
科幻,它美好的东西在哪儿?科幻是科学、宗教与哲学共同的归宿。人类为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而建立了宗教。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的追求是什么?……这些问题最早是由宗教来回答的;当宗教无法完成这项任务时,就从中分离出了哲学。科学也在那个时候诞生了,它们有些时候是为了解决共同的问题。比如21世纪,霍金曾说过,哲学跟宗教已不足以解决飞速发展的人类文明面临的问题了,我们必须求助于科学。而当有一天,科学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求助于科幻。因为科学,不管是多超前的理论,最终都是需要实证的,有时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证实。但科幻是不需要证明的。我们可以大胆地设想文明的尽头、道德的尽头,设想我们人类未来的模样和非人类的模样。这是科幻带给我们的一个最好的武器。
4. 科幻未来如何影响人类自身?
科幻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性质,那就是在科幻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在举办一些活动时,现场会有很多小朋友,同时也有五六十岁的大叔大妈。他们在倾听的时候表情是很相像的,眼中都充满了求知欲。在科幻面前,大家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这是非常伟大的事情。就像生物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幼态延续,即一个生物的幼年时代没有随着它的长大而消失。对人类来说,我们长大之后往往会失去好奇心,失去探索世界的欲望,此时,科幻可以让人永远保持少年的好奇心。这是想象力与人类的终极平等。
5. 科幻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科幻的美好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虚构新词、虚构新物、未来史、想象性科学、科幻式崇高、科幻式怪诞、技术史诗等等,这些都是科幻作品中能够表达出来的。思想实验主题是科幻非常喜欢涉猎的一个知识领域,也是每一个有识之士愿意去接触的东西。这些母题,每一个都能够引发人的思考,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比如缸中之脑、忒修斯之船、孪生地球、猴子与打字机、双缝实验、时间按钮等奇幻异典,科幻所能带给我们的所有思考都在里面。
通过上述问题的思考,关于科幻,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但凡是基于科学思辨和逻辑思辨来讨论未来社会、未来人类等主题的作品,都可以叫做科幻,科幻的外延是非常广阔的。我们为什么喜欢科幻?因为我们想在生活中看到那种不能轻易见到的事物,那种伟大的、光辉的、拥有灿烂明天的东西。用现代诗人海子的一句诗来做结尾最恰当不过了:“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夏天的太阳》1985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