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现实主义电影创新的理论契机、社会语境与美学策略

2018-01-31余开亮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美学现实

余开亮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19世纪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出现在西方,如果把它作为一种精神来理解,现实主义艺术应该是最早的一种艺术形态。艺术在产生之初是一种模仿,是对外部世界的体现,整个美学的发展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让美、艺术、现实三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发生改变。我们常说,美学最早是从古典美学开始的,古典美学最早对美的看法主要来源于外在社会现实,最早的艺术理论的构造也是从模仿和再现出发的,而再现美学可以划分在现实主义的美学范畴中。今天,我们在这样的文化研究里又重新提出了“表征”一词,也就是再现。

从古典美学来讲,艺术是要关注现实的,从柏拉图到中国儒家皆是如此。最早的古典美学在关注现实的时候,与我们今天的现实主义有很大的差别。美学的发展也是一个审美艺术直接认识现实的过程,艺术在反映社会现实的时候,也是在认识外在世界。由此,审美、艺术、现实之间建构了一种非常紧密的同一性的关系,这种关系的重点实际上是要再现外部现实。在艺术发展到现代艺术以后,就对这种关系提出了最大的批评,同时颠覆了美学的观念,并提出艺术本身是拥有独立价值的,不必反映外在现实,由此艺术创作的重点由模仿再现转向了形式主义,更加关注艺术本身的技术形式、艺术手段等方面的发展,实现了整个艺术史的转变。在这样的转变中,我们会发现审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出现了疏离,在这两个渐渐分隔的区间中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得到了维护,艺术性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各种艺术的手段和形式得以在现代美学中发展起来。

电影史也在经历着相同的发展方式,艺术与现实相区隔、相隔离,在陌生化、距离化的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发自于艺术本身的审美体验,这不是现实题材能够带来的。这时,艺术就变成了“梦工厂”或者是娱乐的机器,只是为了满足娱乐体验而存在,人们从中获得了一种愉快的、搞笑的体验,对人的内在进行了反思。这些都是从个人的内在审美体验入手的,而不是对现实的反映、批判或认同。到了当代,整个美学的发展又发生了新的转变,在电影、文学、绘画等诸多领域里又重新找到了美学的理论背景。美学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阶段,实现了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融合。西方的分析美学走的是现代模式,一直围绕着艺术本性的界定命题进行思考,但并没有得出关键性的答案,而是走到了死胡同里。所以,在对艺术进行定义时,研究者们不再追问艺术是什么,而是挖掘艺术的呈现与建构,由此提出了体制论,即从外在的社会关系、社会体制、影评、艺术流程(创作者、投资人、读者、评论)等方面,来建构美学的强大的艺术世界。

现代美学使研究思路把艺术作为独立客体看待,转换为从外在世界来重新界定艺术本身。而当代美学,比如政治美学、生态美学、大众文化等,都已经不再把艺术作为单纯的艺术来看待,而是纳入到广阔的社会环境之中来建构艺术。这样一个当代美学的转向,为建立现实主义的中心提供了庞大的理论背景。我们现在对美的界定,已经不再从康德意义上的非功利的审美体验角度来理解,而是融入了多元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把现实的因素纳入到了审美体验里。所谓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都是在解构艺术之间的界限,使审美和艺术完全成为人们打开生活的一种方式。

基于以上内容来谈论现实主义电影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和以往谈到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时有所不同。可以说这是在大的美学之下来谈电影美学,不再像以往一样完全孤立地从美学角度来谈现实主义电影。我们观察现实主义在新时代的创新时,就会发现这将实现一种古典和现代的综合,也就是说,既要坚持反映社会现实,或者是继承与现实保持关系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还要融入现代美学、现代艺术本身的手段。比如导演贾樟柯进行的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创作,但是他只做到了对电影进行多元的探讨,而没有实现对现实主义的多元探索。多元的现实主义在今天应该是能够实现观众的广泛认同,或者是能够叫好叫座的电影,如热门电影《我不是药神》的成功,代表着我们谈论的现实主义的多元尝试。尽管这部电影对现实的反映没有贾樟柯的作品清晰,但是它的成功更说明了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说电影本身是大众的消费文化,这样的文化背景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该基础,并不断地进行创新。

当然,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社会矛盾仍然突出,所谓的美好生活背后是明显的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这些都对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产生了很大作用。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的本土化、民族化的东西,因为现实主义按照中国传统来讲,是包括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一直以来我们的文化主流都是现实主义,所以现实主义的原则和现实主义的态度天然在中国的创作环境中具有最为深广的基础。不论是官方还是大众本身,不管是从资本角度还是从本土化角度,现实主义都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值得选择的路径,也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们现在的现实主义电影应如何在美学方面实现创新和发展呢?很明确的是,当代现实主义电影不能像过去一样进行重复式的生产,而是要努力实现多元化的发展,并且真正地做到面向市场、面向大众。那么美学原则和现实主义电影在当下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呢?这里我主要讲两个方面:

第一,以往的现实主义电影在艺术的重视程度方面,往往是以反映外在世界作为核心,或者是把现实主义题材作为最重要的要素。而当代现实主义应该向高度写实化的方向转变,将现实题材作为创作重点,不断向艺术的真实性迈进。要重视艺术的真实性和现实主义的真实性。现实已经不仅仅是电影的创作题材,而是成为了电影艺术的重要内容。内容是电影艺术本身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现实主义艺术必须要有内容,并且要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这种内容和现实本身是不同的,现实是外在,而现实主义艺术的内容则转化成为了艺术性的部分,构成了艺术本身。因此现实主义美学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应该以电影本身的影像质量为核心,改变过去以认识外在世界、反映外在世界为主的创作心态,传达以道德性为主的创作心态,使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可以大量借助美学的艺术手段,借鉴商业电影、艺术电影的创作经验,进而呈现出电影影像的艺术本质。由此可以得出当代现实主义电影的要求,即满足人群的消费需求,同时在消费中注重电影本身的艺术真实性,从中开发出意义价值。

第二,传统的现实主义非常关注电影的认识功能、道德教化功能和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现实主义从美学上讲应该更注重审美的体验功能,因为美是在与现实、道德、政治相互关联的时候被呈现出来的,所以美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非功利的审美体验。因此现在电影的审美体验功能是在审美体验中灌输多元的价值观,不能简单地满足于“梦工厂”式的造梦机器,或是肤浅的搞笑娱乐,而是要不断挖掘电影的审美深度。所以,我们需要加入很多关乎现实的反思、认同、批判、启迪等,形成具有共同关联性的审美体验,从而让这样的审美体验成为电影中最打动人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我们以前的一些电影比如宣教电影等是在把道德和其他的政治意识形态放到电影里来干扰我们的审美体验。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这些东西完美地融入到电影里,从而使其自然而然地触发我们的审美体验,由于电影中有道德的力量,将会使片子更加感人,那么道德、政治、意识形态就会成为这部电影的正能量,成为电影中成功的部分。这样一种有机化的转换方式,可以使现实主义电影在传达意识形态避免过于生硬的价值灌输,同时也不会破坏电影的审美性,还可以使电影在表达一些反思现实性、批判现实性观点的时候更有可能通过审查。因为在这种影片中不是有意地传达批判功能,而是由电影里存在的审美体验来带动潜在的批判功能,这在电影艺术中是软化、隐蔽且不可避免的,因此将降低电影的被整改几率。

当代现实主义电影如果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应制定合理的美学策略。具体来说是要以电影影像的艺术真实性为基础,借助多维的艺术手段来实现多元价值,给观众提供集感官享受、精神反思、情感表现、社会百态于一体的审美体验。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美学现实
盘中的意式美学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外婆的美学
漫画:现实背后(下)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现实的困惑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