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儿科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2018-01-31刘瑞芬陈莉桦宁新燕莫少芝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51期
关键词:二磷酸外渗多巴胺

刘瑞芬,陈莉桦*,宁新燕,莫少芝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在对呼吸科儿童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静脉输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治疗方法,对一些年龄比较小或者是病症比较严重的患儿来说,静脉输液是比较重要的进行临床给药的治疗方式,在对重症患儿的抢救当中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到,儿童患者的静脉特点与成人存在着许多不同点,儿童患者的静脉血管普遍呈现出细小的特点,因为皮下脂肪比较少,所以无法对血管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从弹性角度来讲,患儿的血管偏脆,弹性比较差,因而在进行静脉输液的治疗过程当中非常容易发生药物外渗的反应。同时又因为儿童患者的皮肤表皮组织比较薄,在液体外渗现象产生之后,外渗的速度较成人而言更快,在儿童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本身就具有外渗性质的化学性药物,比较典型的有1-6二磷酸果糖;呈现出高分子性质的药物,比如多巴胺,此外,还存在一些比较常用于静脉输液的高营养性物质,比较的典型的有甘醇露。这些高危性化学药物、化疗药物和高营养物质等在进行给药的过程当中,都有可能会造成药物外渗,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使患儿产生程度不一的皮肤表层破坏、溃烂问题,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其在临床当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来进行。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此次试验当中,抽选了A医院呼吸科接诊的9例发生过药物外渗的患儿,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5例和4例,最大的患者年龄为6岁,最小的患者年龄为7个月。在治疗当中发生外渗情况时所使用的药物分别为1-6二磷酸果糖、多巴胺和甘露醇等液体药物,因这三种药物发生外渗情况的分别为5例、3例、1例。

1.2 药物外渗在临床当中的表现

上述患儿在发生药物外渗反应之后,表现在临床上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患儿药物外渗点的组织没有发生变化,进行给药的患者呈现出条索状,在使用手指触摸患儿的药物外渗点以及血管时,有3例患儿出现了明显的疼痛感;有4例患儿发生外渗反应的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发热以及疼痛现象;有2例患儿的药物外渗点发生了局部的组织肿胀。

2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在发现药物外渗的问题之后,首先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尽可能在反应可以产生逆转的期限内对患儿进行治疗以及护理。

2.11-6二磷酸果糖外渗后的处理方法

在发现1-6二磷酸果糖的外渗问题之后,应该立刻停止使用静脉输液的方法来进行给药,采用医疗专用的消毒棉条在浓度为50%的酒精内进行浸泡,浸泡完成之后采用棉条来对患儿发生药物外渗反应的血管来进行湿敷,需要注意的是,在湿敷的过程当中应该按照患儿血管的方向来进行,对穿刺点进行力度较轻的按压,将静脉内残留的1-6二磷酸果糖进行析出,湿敷工作每天需要进行4-5次,每次所持续时间大约为20分钟。当湿敷采用的棉条酒精蒸发完毕之后,需要及时采用新的进行酒精浸泡之后的棉条来进行替换。

2.2 多巴胺外渗后的处理方法

在发现多巴胺的外渗问题之后,也应该立即停止给药,并且使用适量的硝酸甘油和生理盐水来进行外敷溶液的调配,采用医疗专用的消毒棉片在所调配的外敷溶液内进行浸泡,浸泡完成之后采用棉片来对患儿的外渗点处进行湿敷,所选择的棉片大小主要由患儿药物渗出点的面积来决定,在进行湿敷的过程当中,为了保障湿敷的持续性,每隔6小时就要在湿敷的棉片上进行硝酸甘油的添加。

2.3 甘露醇外渗后的处理方法

在发现多巴胺的外渗问题之后,应该采用医疗专用的消毒棉片在浓度为50%的硫酸镁溶液当中进行浸泡,并且进行适当的加热,对患儿的药物渗出点进行湿热敷。针对一些肿胀程度比较严重的药物渗出点和肢体,护理人员需要将患儿的进行给药的患肢进行抬高,并且调配好的温度保持在47℃的硫酸镁溶液倾倒在消毒过后的毛巾上,对穿刺点以及外渗反应位置进行不间断的湿敷,也可以进行包裹,为了保障持续不断的湿热敷,可以采用暖水袋加热的方式来进行,从而保持温度控制在47℃到50℃的范围内,每天进行3-4次,每次持续15到20分钟左右,并且对患肢进行针对性的理疗,消解因药物外渗而引发的不良反应。

3 结 果

在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针对不同外渗药物的药物性质以及特点进行了外敷溶液的选择。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如果在药物外渗反应发生一天之内来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产生比较良好的效果。此次试验当中所抽选的9例外渗患儿,在2-3d之内便有效消肿的有7例,在7d之内消肿的有2例,没有外渗点皮肤组织坏死的情况出现。

4 讨 论

1-6二磷酸果糖是一种在给药过程当中容易发生外渗反应的药物,在发生外渗之后,外渗点处的皮肤组织细胞会发生脱水反应,造成细胞间的液体增多的现象,皮肤组织发生严重的水肿情况,对患儿进行给药的位置的神经末梢造成压迫感,从而使患儿感受到比较严重的疼痛感。此种药物会对血管产生比较严重的刺激性作用,采用酒精进行湿敷可以起到比较明显的镇静作用,还可以促进患儿的血液循环,从而消解外渗反应导致的不良后果。

多巴胺在发生外渗的时候,会使患儿静脉给药部位的血管产生急剧的收缩反应,进而造成血液循环速率变慢的后果,药物外渗点的皮肤组织缺少养分,逐渐产生坏死。采用硝酸甘油来进行湿敷可以对患儿的平滑肌起到一定的松弛作用,使血管恢复到正常状态,消解不良反应。

甘露醇也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外渗的液体药物,其在发生外渗之后,会使患儿体内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显著提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也随之增高,进而导致患儿体内的血浆进入到皮肤组织的间隙当中,在外渗点产生比较严重的淤血性水肿。采用硫酸镁溶液来进行湿热敷可以使患儿体内的毛细血管恢复至正常状态,促进血液循环的速率,且逐渐消除药物外渗点的肿胀情况。

在对儿童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医务人员需要不断地接受专业性比较强的培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操作能力,在实践当中不断提高静脉输液时穿刺的成功率,在进行静脉输液之前,对药物的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有针对性的进行药物外渗的预防。在发生外渗反应之后,尽可能在反应可以产生逆转的期限内对患儿根据药物的不同特点和性质采取不同外敷溶液来进行外敷。在进行治疗与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职业责任感,保障自己所提供的医疗以及护理服务的质量,减少药物外渗发生的可能性,加快患儿的恢复进程。

猜你喜欢

二磷酸外渗多巴胺
贪婪的多巴胺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1,6-二磷酸果糖三钠盐的毒理学研究
PARP 抑制剂在BRCA 胚系突变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跟踪导练(四)(4)
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