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变革路径探究
——以耶鲁大学为例

2018-01-31张雅婷姚小玲

山东社会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耶鲁大学办公室大学

张雅婷 姚小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083)

耶鲁大学坐落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创立于1701年,是美国历史上最早创办的三所大学之一,是常青藤联盟核心成员。300年历史激荡,耶鲁大学矗立在高等教育“象牙塔”之巅。*洪成文、伍宸:《耶鲁大学的当代辉煌与理查德·莱文校长办学思想研究》,《教育研究》2014年第7期。无论是研究队伍、基础设施还是技术转化效率都堪称世界一流,尤其在教授阵容上,该大学拥有一支规模庞大且具有无限研究潜力的生命科学专家队伍。正是这样的优势条件推动了纽黑文( New Haven)地区生物科技集群的快速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1993年,纽黑文科技集群只拥有6家生物科技制药公司,但是到了2004年增长到49家,截至2013年,由耶鲁大学衍生出来的公司已经增长至70家。*Shiri M. Breznitz. The Fountain of Knowledge:The Role of Universiti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P6.目前仍有许多生物科技公司正在发展中。根据美国2015年量入而出学院( affordable school)的独立网站调查报告,在全国最具创业能力大学排名中耶鲁位居前十。*50 Most Entrepreneurship Schools in America.(2015-09-01).http: //affordable schools,net/50-entrepre-neurial-schools-america/耶鲁大学在技术转化和商业上的积极举措使纽黑文这个在工业革命之后经济逐渐萧条、生物科技公司极少、生物科技集群涣散的地区上升至在全美生物科技公司数量上位居第七、技术转化研究资助额度排名第三的地位,而且这些生物科技公司主要都衍生于耶鲁大学。

除了创办衍生公司影响当地经济外,耶鲁大学还是纽黑文市的最大雇主,为纽黑文市提供了将近13800个工作岗位。正如杰克·梅森(Jack Mason)等学者所言:“事实上,如果没有大学衍生公司,就不会出现美国经济中的净工作岗位增长的情况。”*Sherry Hoskins on, Donald F. Kuratko. Innovative Pathways for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21st Century,Howard House.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14,P41.原则上,耶鲁大学这种非营利性大学本身无须向纽黑文市政府缴税,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过去25年间耶鲁大学自愿上缴了9000万美元的税,仅2015年就上缴了800多万美元。康涅狄格州政府2015年3月公布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耶鲁大学的经济贡献远远超越纽黑文区域,该大学每年在商品和服务上支出7.14亿美元,每年给康涅狄格州居民的工资支出就高达13.2亿美元。*Yale's economic impact on Greater New Haven:more than MYM2B annually.(2015-05-16).http://www.nhregister.com/general-news.

研究耶鲁大学立足纽黑文区域经济发展向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变过程中的角色、动因、路径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而深入了解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体现出来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对我国研究型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一、区域经济背景下耶鲁大学向创业型大学变革的动因

关于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大学朝着创业型方向的发展也经历了近百年,小部分研究型高校已经逐渐形成了健全、科学的创业型大学运作机制。例如,MIT的“五分之一规则”将教授参与公司咨询的活动合法化,但同时规定了教授一周只能有一天的时间适度为企业工作。但是耶鲁大学直到20世纪中期才开始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可以说,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向是耶鲁大学走向创业型大学的根本原因,同时,外部的市场压力、经济转型压力也要求耶鲁大学进行技术转化和商业化的探索。

(一)内在因素:知识生产模式导向和高校内部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引领发展,创新改变世界,“得高科技者得天下”的科技创新理念越来越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可以说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蓄势待发,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和市场对于大学科学技术转化和商业化的迫切需求,使得基于学术兴趣、以学科为基础和同行评议的传统知识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和市场的强烈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一种打破学科界限、以问题为导向和倡导协作精神的新知识生产模式悄然兴起。在新模式的视域下,大学、企业、政府开始携手合作,为新的知识生产、传播和使用开拓新疆域,总而言之,知识生产不再局限于大学,大学在技术转化和商业化过程中不再单打独斗,与企业、政府构建桥梁、通力合作是大势所趋,其中埃茨科维茨和雷德斯多夫提出的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模式便可做最好的解释,埃茨科维茨认为:“虽然大学与产业部门之间在过去存在着严格的边界,但是到了今天,高等教育与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无处不在的。”*亨利·埃茨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王孙禺、袁本涛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4-55页。

因此,大学知识的开发、传播和应用与企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学术企业家和衍生公司。耶鲁大学1993年以来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耶鲁大学通过整合合作研究办公室、加大力度投资技术转化和商业化领域,以创新知识为依托,通过资源的整合在大学内部建立耶鲁创业机构( Entrepreneurship Institute),鼓励发展校园创业文化,这些因素都是新的大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内在本质。所以,作为在创业战略发展过程中趋向于保守、转型较为缓慢的研究机构,耶鲁大学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驱动下已无法独善其身,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是促进耶鲁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根本因素。

(二)外在因素:区域创新集群的兴起和行业竞争

美国非常重视区域创新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东西部就形成了几个大型的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而这些创新集群也依靠自身的优势和政府的支持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卓泽林:《从“模式2”研究走向“模式3”研究——大学知识生产范式的转向》,《教育学报》2015年第5期。与东部地区的这些产业集群相比,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虽然云集了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但大学对地区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仍未产生实际影响,该地区也未发展起任何世界级的产业创新集群,这与大学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的发展理念相背离,因为,“在美国,大学的知识创新成为专利申请、成果转化以及衍生公司创办的主要来源。这些基于知识的创业活动,不仅为大学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王成军、官产学:《三重螺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例如,由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创办的大学衍生公司中,至今仍在正常运作的有12900家,这些公司共雇用约160万劳动力,每年销售额达到一万亿美元左右。*卓泽林:《美国圣地亚哥创新集群的发展的原因分析》,《科学与管理》2015年第5期。

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耶鲁大学不仅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上无所作为,科技转化和商业上也消极对待,其中最显著的差距是该大学在技术转化和商业化的效率和回报率上比其他院校付出更大的代价。例如,1994年耶鲁大学投资了2249.39万美元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项目,结果却只注册了16项专利。同一时期,相比之下,MIT用了不到其两倍的投资就获得了99项专利。也就是说,耶鲁大学需要投入140.58万美元才能获取一项专利,而麻省理工学院对每项专利的投资只需37.85万美元。换言之,相比耶鲁大学而言,麻省理工学院可以用一美元的研发经费发明出更多的专利。此外,截至1993年,麻省理工学院已经拥有了30家生物科技公司,而耶鲁大学当时只有3家衍生公司,甚至只有亚力松制药公司(Alexion Pharmaceuticals)一家留在纽黑文。因此,为了在市场上立足和保持较好的声誉,耶鲁大学从1993年开始积极向创业型大学转型。

二、区域经济背景下耶鲁大学向创业型大学变革的路径

(一)耶鲁大学技术转化的意识变革

耶鲁大学作为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之一,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卓越的表现,生命科学领域就是其中之一,但在1993年以前耶鲁大学却很少参与社区和企业合作与发展,与当地企业形同陌路,当时只是象征性地参与社区经济发展,几乎未对纽黑文市的经济发展做出实际贡献。在当时那种闭门造车的文化氛围下,学校在生物科技上的成果也很难在技术转化或者商业化合作中受益。

耶鲁大学任期最长的校长查理德·莱文( Richard Levin)指出:“长期以来,外界一直把耶鲁大学看作是纽黑文市最宝贵的财富,然而在最初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耶鲁大学却并未发挥其积极的带动作用。相反,是耶鲁大学的学生更多的以志愿者的角色致力于区域发展,甚至在10年前,我们有两千名学生定期到学校、社区中心、教堂、救济站以及收容所进行义务工作,但这些志愿者的努力工作既没有得到组织协调,也没有得到政策上的支持。1993年,我就任耶鲁大学校长一职时,有很多工作来转变耶鲁大学的角色,那就是使耶鲁大学成为一个积极奉献的大学公民,然而,在前几年,耶鲁大学在科学技术转化和商业化方面表现得相当消极和被动。”*梅伟惠:《西方大学创业主义的外在表现与价值意蕴》,《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

耶鲁大学在1993年之前缺乏技术转化和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意识,其保守的文化品格在1993年之后开始发生质的转变,这一转变为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耶鲁大学技术转化的战略变革

耶鲁大学在推进技术转化和商业化方面,合作研究办公室(Office of Cooperative Research,OCR)在当中起到了主要“推手”作用,是该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1993年开始,耶鲁大学重组了合作研究办公室。原来的合作研究办公室成立于1982年,最基本的工作就是简单地处理专利的认证、许可和跟踪审核。尽管合作研究办公室在重组之前就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即由该部门许可的百时美施贵宝( Bristol- Myers squibb)研制的一种化合物,后来它成为最成功的药物-赛瑞特(zeit),但是,当时合作研究办公室并没有真正地去尝试创造条件来鼓励学术研究成果向企业领域进行技术转化。这种情况下,即使重组之前的合作研究办公室有一次成功的案例,但是这项专利授权在当时并没有为耶鲁大学创造多少收益。直到1998年,也就是合作研究办公室重组之后的第五年,才意外地创造了年收入3000万~4000万美元的专利税。

1995年,美国瑞辉制药公司的前执行主席格雷格里·加德纳( Gregory Gardiner)担任合作研究办公室(OCR)主管。加德纳曾是耶鲁大学化学系的一名教授,据他回忆,当时该校对应用型研究极其缺乏热情,但他非常乐意为变革提供帮助。加德纳凭借自身创业的经验和热情,上任初期便开始整合和扩展合作研究办公室的职能。现在耶鲁大学的合作研究办公室主要负责监管专利申请与认证、管理学校的发明以及协调教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合同关系等。合作研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负责鉴定哪些发明创造成果极有可能成为公众需要的商业产品和服务,他们还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认证耶鲁大学的发明成果。耶鲁大学合作研究办公室最核心的一个目标就是甄别创造型人才和创新思维,为新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提供创业基金,为创造型人才成立公司提供设备支持,这些都会成为纽黑文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Roberts E.B.Entrepreneurial Impact:The Role of MIT-An Updated Report. (2015-09-23) .http://ilp.mit.edu/media/webpublications/pub/literature/En-trepreneurial-impact-2011.重组后的合作研究办公室使命更加明确,即“培养合作研究能力来促进学术研究转化为产品并服务于社会,支持耶鲁大学的广泛研究和教育使命。并通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大学的声誉以及增加收入来更好地服务于这些使命”。*耶鲁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网站.http://communications.yale.edu/

因而,重组后的合作研究办公室将会积极、有针对性地推动技术转化,协助学校新型公司的形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被动地接受地区层面的学术研究商业化已无法适应合作研究办公室的目标,积极地去推动这项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在1996~1997年期间,合作研究办公室与几家风险投资公司建立了直接的合同关系,这是因为对于很多高校附属产业来说,资金缺乏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风险投资公司在挑选投资目标时会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这就需要合作研究办公室应具有很好的展示高校科技实力的能力,同时在纽黑文创办新公司能为投资公司带来多大的收益、产生多大的潜在价值也是投资公司非常关注的一项内容。经过两年的努力,他们获得了几家风险投资公司提供的第一笔高达2亿美元的融资,利用这笔资金成立了5家公司。这些年由于耶鲁大学全力出击,尤其是合作研究办公室这个重要推手,目前已经有77家生物科技公司落户纽黑文市,而且还有许多衍生公司正在筹建中。

总之,风险投资是技术转化和商业化的重要“孵化器”,发展风险投资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的技术转化率和初创公司的生存率。任何地区和大学衍生公司的成功都离不开当地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对于风险投资商来说,回报率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这就导致了初创企业获取风险资本的条件更加苛刻,获取难度更大。但在康涅狄格州以及纽黑文市,风险投资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对耶鲁大学技术转化和商业化乃至产业化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耶鲁大学鼓励教师创办衍生公司的策略改革

为了提升研究成果加速产品化、商品化直至形成一个完整产业的效率,耶鲁大学实施了按收入比例( Sliding Scale)给研究人员报酬的办法,其收入分配模式的重大创新促进了大学研究人员在衍生公司创办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该政策推行之后如果研究人员想要从大学获得更高额度的许可费( Loyalties),就必须创办衍生公司,而不仅仅是许可已取得专利的研究。这项政策的实行主要是基于耶鲁大学认为只有创办衍生公司以提供各种产业服务才能够对当地经济产生实质影响的判断。因此,只有有意创办大学衍生公司的研究人员才能够从耶鲁大学的这项激励政策中获得更大力度的支持。

耶鲁大学许可费的分配取决于净许可费,根据其净许可费的多少来决定其分配比例,这项工作主要由合作研究办公室承担。即如果净许可费在10万美元以内,那么就五五分账,50%给研究人员,另外50%归大学所有;如果净许可费介于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之间,那么则40%的收入给研究人员,另外60%归大学所有;如果净许可费超过20万美元,那么就只有30%的收入分配给研究人员,另外70%归大学所有。总之,为了鼓励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不仅仅停留于专利许可过程,制定了特定的收入分配政策,也就是通过提高净许可费的收入来降低研究人员从中获取的利益。

自1993年转型以来,耶鲁大学专利许可数量整体呈稳定上涨的趋势。2012年,该校专利许可数量已经达到24家。现在耶鲁大学已经拥有55家衍生公司和79家生物科技衍生公司,实际上,迪·格雷戈里奥( Di Gregorio)和谢恩( S Shane)的研究已经证明,研究人员许可费下降能够直接提高促使他们去创办衍生公司的比例。*Thomas J. Allen,Rory Shea. Building Technology Transfer with Research Universities:An Entrepreneurship Approach.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P199所以,削减用于专利许可的支出,更多的用资金激励研究人员创办衍生公司是耶鲁大学的重大创新成果。

(四)耶鲁大学创业文化的改革

创业文化就是促进研究人员创办衍生公司的内部因素,伯顿·克拉克( Burton A. Clark)曾说过,创业型大学的核心是开拓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是大学组织转型和新企业创建的必备因素。*Shiri M. Breznitz. The Fountain of Knowledge:The Role of Universiti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P68.已有研究也发现,大学文化的转变能够影响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以及技术转化的产出、专利的数量、许可数量以及衍生公司的数量。*Di Gregono,D. S. Shane.Why do some Universities Generate more start-ups Than othera? . Research Policy,2003(23)P209-P227虽然耶鲁大学也颁布了支持研究人员进行创业的政策,但在实际运行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随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青年教师总会问:“如果他们参加了合作研究办公室(OCR)组织的创业项目,那么是否会影响他们获得终身教授职位的机会?”*Clark.B. R.Sustaining Change in Universities:Contnuitiesin Casestudies and Concepts. Berkshire:Open University Press,2004,P104-P115.虽然耶鲁大学调整了变革的方向和实施措施,但是让这些举措被众人认可并顺利实行才是最为关键的。为了实现转变大学文化观念这一目标,合作研究办公室与各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们进行了全面讨论,系统地向他们阐述和分析了耶鲁大学在技术转化和商业化上的制度变革,并且呼吁研究人员和教师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行动中发挥自身的能量,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不仅在政策上,更要从组织机构调整和整合的角度出发,鼓励研究人员和学生以及大学接受这种创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建起浓墨重彩的大学创业文化。

耶鲁大学为培育创业文化所付出的努力,使其无论是在物质条件还是在文化精神面貌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耶鲁大学并没有把经济发展作为文化变革的目标,但文化变革却潜移默化地带动了经济的增长。耶鲁大学投资建立技术转化办公室、招募工作人员、重建中心商业区、协助建造实验室设备以及与企业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这些已经向研究人员和学生证明了学校支持应用型研究和学术研究商业化的坚定态度。这种态度的转变,以及那些曾经从事应用型研究和学术商业化工作的高校教职工的到来,也感染了一些犹豫不定的教职工,鼓励他们勇敢地进入商业领域进行探险,积极培育并践行企业家的冒险精神。

三、耶鲁大学创新创业变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其技术转化策略的改革能够有力地影响其技术转化的能力和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耶鲁大学创新创业的实践可以看出,研究型大学技术转化和创办衍生公司的策略最关键的是对教师、学生、员工和校友的创业行为给予持久支持的承诺和强大的资金支持。本文归纳出耶鲁大学的发展趋势和经验,希望对其他研究型大学实现转型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大学领导力的重要性

本文一直强调大学的领导力作用,支持促进学术创业的结构与政策。学术领导力可以在形成一所大学的特色和建立一个创业文化传统方面增加一种很强的目的意识,无论其是作为一个隐性的存在或是作为一股构建校园创业文化的更加积极主动的力量。对于耶鲁大学来说,创建一个共同的愿景,领导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在提升以大学为基础的创业方面提供了一种隐性支持和指导。获得支持的学科带头人做出的承诺又可以引领其他各实验室应运而生各种新的想法,这些学科带头人对于他们从事的工作以及预期可实现的成果有强烈的信念。大学的使命是作为一个先导以改进技术转让活动,引导大学在向前发展过程中所需的结构和政策。同样耶鲁大学将自己视为对经济发展“有贡献的制度化公民”,而非一个被动的观察者。这一愿景是高校学术创业行为出现和转化的催化剂。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型大学可以推行不同的技术商业化战略,但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支持衍生项目的成功、实践以及校园创业文化的建设。

(二)大学、产业界和政府合作

大学的区域背景是衍生活动的另一个驱动力。大学、产业界和政府之间的本地连接可以为大学提供额外的研究经费,并获得市场相关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大学有服务本土创新的愿望,帮助产业界解决问题或联合建立研发中心和科技园,进一步鼓励产业界依靠大学研究更新现有的或实现新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大学、产业界和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之间的联系使科研经费增长并获得市场的相关信息。耶鲁大学的崛起便是这种“联系”的成功案例,通过其合作研究办公室,耶鲁大学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区域经济发展的各利益方必须加强沟通和协作,拥有一个欠发达区域生态系统的耶鲁大学,在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创业思维、发展与企业和政府的商业合作关系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主动的作用。以创业为本的高校除了需要内部的努力外,还需要科学系统的规划和外界的扶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各利益方都必须参与其中,密切沟通,加强协作。

(三)良好的改革举措

人们往往认为大学在推行改革过程中应该着重强调自下而上的改革举措,因为这相对而言更加能够体现改革过程中的民主性,着力于让各种创新主体都参与到改革的过程中,避免改革领导层独占权威。但是,耶鲁大学的改革经验也表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举措或者两者的结合,都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成功。或许不同大学的技术转化和商品化的方式不同,但是,所选择举措肯定与其所在区域相关的内外因素和环境息息相关,耶鲁大学选择了自上而下的创业方案,但是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在创业领域成为受人们追捧的榜样则是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创业文化并选择了自下而上的政策。耶鲁大学之所以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是因为在其区域内几乎没有基础设施可以支持科技创业。现代高等教育机构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去为高科技创业公司提供平台,并且要保证教师和研究人员有足够的机会和资源参与他们希望的创业行为。高校有许多可以为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方式,应选择最符合自身实际的变革路径。

猜你喜欢

耶鲁大学办公室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办公室减肥日常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办公室迷惑日常
大学求学的遗憾
办公室搞笑日常
耶鲁大学的52岁新生
耶鲁大学的52岁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