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物六帖·人品笺》词语例释与《汉语大词典》补正

2018-01-3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名物大词典词条

陈 姗 姗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名物六帖》,江户中期儒学者伊藤东涯所著,享保十年乙巳出版。《名物六帖》是一本涉及范围很广,材料丰富的名物词典。全书分为六部分,收录了中国古代天文、时运、地理、人品、宫室、器材、饮馔、服章、人事、身体、动物、植物等方面的名物词汇。并将词汇分为正名、别名、古名、方名、俗名等多个类别,记录了很多中国古代的方俗语词,对古代汉语的词汇研究及训诂等皆有重要意义。书中将同义或近义的词汇前后连续排列在一起,可以视作《名物六帖》排列词条的体例之一。《名物六帖》在每一词条后面基本上皆有例证,并且例证均来自于中国古代典籍,年代上自先秦两汉,下至明清时期,领域亦涉及经、史、子、集所涵盖的各个方面。然其所引例证存在书名阙略、例文不全、断章取义等问题,在阅读和使用中需核对所引例证原文,校勘其正误。

鉴于《名物六帖》整体篇幅较大,遂此次研究仅选取“人品笺”一卷,对其中的词汇作穷尽性研究,并综合运用排比归纳、语音溯源、方言旁证等多种方法考释其中较为难理解的词语。在此过程中亦将其与同为辞书的《汉语大词典》作比较,以此补正《汉语大词典》在所收录词条及义项确立等方面的缺漏。

经初步考证,《人品笺》卷,共有3 843个词条,其中有一半左右《汉语大词典》已作收录,且义项基本与《汉语大词典》相和,或是其中的一个义项。但也有少数存在义项缺收的情况,后文中将举例列出。而未收的词条,情况则较为复杂。有的是所列词条有误,例如“冒鼓”,后所引例证中有“鞔音蛮,冒鼓也。”明显可看出,此“冒鼓”当为“鞔”的反切注音。或在线性句子中割裂出几个字,组合起来作为词看待。例如“姑之子为甥”,作者将引文中的“姑之子”割裂出来,列为一个词条,实属谬误。另外,有一部分条目应是词组或短语,例如“相手文”“异比丘”等。而《汉语大词典》未收的成词条目,可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通过其所引例证,参考上下词条及简单推究,即可明确其意义。其中多是职官名,或从事某职业的名称及其他相关的专有名词。并且其中有一些在其他字典辞书或相关文献研究中已作出过详细的解释,例如“监射”等。对于这一类词,笔者不作深究。第二类是疑难词和常用词的不常用义项。且其中有一些《名物六帖》也未给出相关引文,较难理解,有待深入研究。但这一类词占极少数,笔者从中选取9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词加以考释,并补正《汉语大词典》的不足。

一、 《汉语大词典》未收的词条

《汉语大词典》收录词汇的指导性思想即“古宽今严”,且优先录取“常见而通用”和“罕见而难解”的古今词语。对于方言俗语及专科性的词语,最主要的收录原则是其使用频率和是否有相关的文献例证。明确其收录原则,在进行补正时,则更具有合理性和说服性。以下列出对《人品笺》词语例释中《汉语大词典》未收录的词条。

1. 游 将

游将,义为“统帅流动作战军队的将领”。《汉语大词典》收录了“游兵”和“遊兵”两词。“游兵”释为流动作战的小股军队,“遊兵”释为无固定防地,流动出击的军队;究其根本,“游”和“遊”为异体字,为流动的,不固定之义,作形容词性语素修饰“兵”,故二者当合为一条。经检索,“游兵”一词出现的时代要早于“游将”。“游兵”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例如管仲的《管子·幼官》:“四机不明,不过九日,而游兵惊军;障塞不审,不过八日,而外贼得间。”而“游将”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如明戚继光《练兵实纪》:“另择合格师长、老成生儒,曾历边方及游将门者尤善。”“游兵”和“游将”皆是偏正结构,属于同一个平行结构。由此可知,“游将”一词当是从“游兵”类推而来。“游将”即流动作战的将领,兵与将相配对,词义稍作转移即为“统帅流动作战军队的将领”。

2. 典 宾

可分为两个义项:

(1) 一种职官,主要职责为掌管宾客朝见。例如《人品笺》中所引例文《晋书·庾翼传》:“立客馆,置典宾。”其所引例证原文作:“翼绥来荒远,务尽招纳之宜,立客馆,置典宾参军。”此是唐代的文献,比之较早的是南朝《宋书》:“江左初,晋元帝镇东丞相府有录事、记室、东曹、西曹、度支、户曹、法曹、金曹、仓曹、理曹、中兵、外兵、骑兵、典兵、兵曹、贼曹、运曹、禁防、典宾、铠曹、田曹、士曹、骑士、车曹参军。”北宋《新唐书》亦载:“司宾、典宾、掌宾各二人,掌宾客朝见,受名以闻。”

(2) 禅林司宾客之接待者[1]。

3. 觧价官

亦作“解价官”,即监收税务的官员。《人品笺》中所引例证为明《会典》,在清《古今图书集成》中亦有相关记载,《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成化二十一年,令辽东荒田纳谷豆有差,又奏准抬柴夫每名征银数,并不许解价官私留管工。”后有按文:“按明《会典》二十一年,令辽东地方军舍余人等,有开垦不系屯田抛荒土地者,上等田每一百亩纳谷一石,豆一石;中等田纳谷一石,豆五斗。按《续文献通考》二十一年,奏准抬柴夫每名一月征银一两二钱。”通过这段文献记载可知,解价官的主要职能是收取百姓所缴纳的谷和豆,以及抬柴夫所上交的银钱。这是通过文献的记载来证明解价官的职务,但是若从命名上去探讨,为何称为“解价”?“解”在今方言中仍可用来表示“交付”之义,《汉语方言大词典》载:“吴语。浙江鄞县:解税|解粮谷。”[2]因此“解价”即指交付税务,在古代则包括粮食和银两等多种方式。因此“解价官”即指负责监收税务的官员。其与紧接其下的词条“监交物者”意义相近,都是监察上交之物的官员。这也符合《人品笺》所列词条之体例。

4. 本 把

“本把”为一种官职名,即掌持案牍之人。元无名氏撰《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吏员》:“本把,掌持案牍之称。”《金史·卷五十三》:“随局内藏四库本把,二十八人,正隆二年格,同奉职。”这是比较早的用例。那么为何“本把”可以用来指掌持案牍之人?其中“本”当为“簿本”之义,“把”应为“握持,掌管”义。此为“名+动”的名词性复合词,表示握持簿本的人,与紧接其下的词条“掌簿官”意义相近。在文献中亦有同类的复合词形式,例如“市监”, 即为管理市场的官吏,《中行本起经·度奈女品》:“中有年少,耻甚出后,当共固之,便勅市监,罢不作市。”又有“园监”,即管理菜园或果园的人,《六度集经·卷一》:“臣偶行园,睹菜甚好,问其意状。园监对曰:‘市赁一人,妙于园种。’”例文中的“园种”亦为此类复合词,指种植菜园的技术。经以上分析可看出,这种“名+动”的名词性复合词皆为动宾结构,颠倒语序,即变为动词性,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到现代汉语,存在很多这类复合词,例如“信封”“稿约”“学监”“碑刻”,等等。

5. 开 梳

两个义项:①做梳子的工匠;②梳子。根据《人品笺》的词条排列体例,“开梳”与上下词条“栉工”“木梳匠”“篦子匠”在词义和词性上当相同或相近。故“开梳”大概指做梳子的工匠。清徐鼒《读书杂释·卷第三》云:“《诗·墓门》:‘斧以斯之。’《释文》云:‘斯,所宜反。又如字,又音梳。’今南方以锯开木谓之‘梳’,即‘斯’字之古音也。”“斯”上古为心母支部字,“梳”上古为生母鱼部字。二者声母皆为齿音,韵部支鱼旁转,故“斯”和“梳”古音确为相近。二者应为同音通假的关系,假借“梳”表示“斯”的“以锯开木”义。虽一般假借字和被借字之间没有意义联系,但有一部分假借则为例外。“梳”的本义为“梳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所以理发也。所以二字今补。器曰梳。用之理发亦曰梳。凡字之体用同称如此。《汉书》亦作疏。从木。疏省声。疏、通也。形声包会意。”[3]《释名》:“梳,言其齿疏也。”“梳”与“疏”同源,木齿疏者为梳。此与“斯”的“以锯开木”义正关联。故“开梳”指人用锯开木以成梳的过程,为动宾结构。“开”表示以锯开木的动作,“梳”则指用锯开木片而成的齿梳,即为梳子。其中“开”表示动作,而“梳”则表示动作的结果。后引申为 “做梳子的工匠”,为此动作的施事者。明代佚名所著《两种海道针经·顺风相送·歌》载:“好个开梳乞娘插,怯个开梳卖别人。”此“开梳”即释为一种插在头上用于装饰的小梳子。梳子由梳头发的工具新增有头饰的用途较早可追溯到南朝,《梁书·列传第五十·侯景》:“自纂立后,时着白纱帽,而尚披青袍,或以牙梳插髻。”《玉台新咏》:“梳饰多今世,衣着一时新。”到唐宋为盛行时期,且材质及形状更加丰富。唐唐彦谦《无题》:“醉倚阑干花下月,犀梳斜亸鬓云边。”《全唐诗·李珣》:“镂玉梳斜云鬓腻,缕金衣透雪肌香,暗思何事立残阳。”宋代华岳的《蝶恋花》:“残月朦胧花弄影,新梳斜插乌云鬓。”吕胜己《鹧鸪天》:“垒金梳子双双耍,铺翠花儿袅袅垂。”到元明清时期在头上插梳子的习惯则相对减少很多,但也有少数用例,《全元散曲·商挺》:“包髻金钗翠荷叶,玉梳斜,似云吐初生月。”《冯梦龙全集·挂枝儿》:“牙梳儿,生得秋月样,是谁人捱得你脊背儿光,美女们顶你在头尖上,住的是香房内,伴的是懒梳妆,俐齿伶牙也,抓着人的痒。”清天虚我生《泪珠缘·第七十五回》:“头的槛发却似嫌它太长了的,用个牙梳儿卷在上面。” 梳子由梳头发的工具衍生出有头饰之义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符合当时人的审美趣味,自南朝时兴起,到唐宋时期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到元代则倾向于朴素之风,明清时期又改以钗、钿、簪等为主要头饰,因此梳子作为头饰的意义在元明清文献中就很少有了;二是在于其功用,在头上插梳有固定发髻的作用,如前所引的《泪珠缘》中的例子。

6. 椿 府

对父亲的尊称。“府”通作“甫”。清王应奎《柳南续笔·尊府尊堂》:“称人父曰‘尊甫’,而‘甫’字亦可作‘府’,亦可作‘父’。”“椿”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树,《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因其长寿,后用来形容高龄,比喻引申为表父亲。故“椿府”为同义连文,表示对父亲的尊称。较早通行于元明时期,元刘鹗《惟实集·挽诗》:“椿府森严教一经,宦途由此立功名。”明程敏政《篁墩文集》卷八十九:“几年离合诵停云,此日叨随燕贺群。名重栢台同鲍隶,寿期椿府似茅君。旧堂主尚多情在,新曲谁当善颂闻。谈笑不妨清漏促,帝城春色喜初分。”

二、 《汉语大词典》缺漏的义项

对词汇的各个义项进行划分和尽可能完整收录是辞书编纂另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编纂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漏收的情况。因此需要后代学者的不断补充。以下列出在对《人品笺》的词语考释过程中可以补正《汉语大词典》缺漏义项的词条。

1. 望 子

指站在望楼上候望敌情之人。《汉语大词典》“望子”条收录有两个义项:①店铺前悬挂的招帘。一般多指酒旗。②犹幌子。比喻进行某些活动所凭借的名义。前者是指物的名词,后者是由指物名词引申出的抽象意义。但是依照《人品笺》收录词条的体例,其一般将意义相同、相近及相关联的排在一起,“望子”前后皆列的是指人的名词,且都是与刺探军情,探听信息等相关,例如“觇贼”“候人”“步探子”。故笔者认为《人品笺》所列“望子”一词指称的是人,为候望敌情之人。其书中所引例证为明王圻、王思义编集《三才图会》:“望楼高八丈,丈中立望子,一人执白旗,以候望敌人。”但将此引文与原文对比,有不符之处。原文在《三才图会》卷八“器用”作:“望楼,高八丈,以坚木为竿(大不及八丈,则三两楼亦可),上施版屋……版屋中置望子一人,手执白旗,以候望敌人,无寇常卷旗,寇来则开之,旗秆平则寇近,垂则至矣,寇退徐举之,寇去复卷之,此军中备预之道也。”由此文记载可知,“望子”当指的是站在望楼上候望敌情,手执白旗,通过旗帜以传递军情之人。因此“站在望楼上候望敌情之人”可作为“望子”的第三个义项,其与前两个义项相联系之处即望子手中用以传递信号的旗子。“望子”表此义较早在宋代的文献中开始出现,后一直沿用。如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六》:“凡军营中必为望楼,其数量兵与地大率仿地听之数,选明目能视三四十里外办物色者以为望子。”明刘基《兵法心要》:“望楼八座,每座望子十人,计八十人。”

2. 通 人

可指称古代宾主之间传话之人。《汉语大词典》“通人”词条仅列有一个义项: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因《人品笺》的排列词条体例,在“通人”上有“绍介”“媒介”“介绍”三词,遂可知,四者古义大致相近,皆可指称古代宾主间的传话人。《人品笺》所引例证为:《晋王忱传》:“恒玄尝诣王忱,通人未出乘舆直进,忱对玄鞭门干,玄怒去之,忱亦不留。”结合各本校正此例文,当作“玄尝诣忱,通人未出,乘舆直进,忱对玄鞭门干,玄怒去之,忱亦不留。”“通人”即传话以联通主人和宾客之人。与“学识渊博通达的人”皆由语素“通”的意义引申而来。

3. 行 吏

行吏,乃官府派出执行具体检验任务的差役。《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一“检验格目”条:“检验格目者,淳熙初郑兴裔所创也。始时检验之法甚备,其后郡县玩弛,或不即委官,或所委官不即至,即至亦不亲视。甚则以不堪检覆告,由是吏奸得肆,冤枉不明,狱讼滋炽。兴裔为浙西提点刑狱,乃创为格目,排立字号,分畀属县。遇有告杀人者,即以格目三本付所委官,凡告人及所委官属行吏姓名,受状承牒。”依据《人品笺》所引例文,考之其在《无冤录》中的上下文语境,具体是指官府中检验死伤的差役。下引出该文:

至若检验尸伤,度然后知长短。夫何州县间舍官尺而用营造尺乎?考之古制,度者分、寸、尺、丈、引也。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一尺二寸为大尺,往往即营造尺耳。省部所降官尺,比古尺计一尺六寸六分有畸,天下通行,公私一体。曩见丽水,开化仵作检尸,并用营造尺,思之既非法物,校勘毫厘有差。短长无准,况明有禁例。若官府缘公行使,而责民间私用,是不揣其本而齐其末,遂毁而弃之,即取官尺打量。初则行吏、仵作久习旧弊。相顾不安,终焉结案无驳,始以为是。大抵理当更张者,改之则正,岂徒尺有短,寸有可长哉!

“行吏”表示“小吏差役”义尚有其他文献用例,例如: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五十八》:“欲自今承受文字,先当行吏,次职级纸背签书,次给事中书。”

三、 结 语

补正《汉语大词典》的缺漏词条和义项仅是研究《名物六帖》的价值之一。《名物六帖》作为一本详细记载汉文典籍及各方面词汇的文献,在训诂学、汉语史及文献的辑佚校勘整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 丁福保. 佛学大辞典[M].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4:1498.

[2] 许宝华,宫田一郎. 汉语方言大词典[M]. 北京:中华书局, 1999:6643.

[3]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258.

猜你喜欢

名物大词典词条
利用简单的公式快速分隔中英文词条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陆谷孙请人“找茬”
《<诗经·国风>风物考》
陆谷孙请人“找茬”
马王堆汉墓遣策名物考
在古名物之间采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