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养老健康服务中的医学人文关怀
2018-01-31刘利兵
孟 瑞,刘利兵,杨 瑞
(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5,mary9900@126.com)
“健康中国2030”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91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3[1]。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慢性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首要原因。如何使老年慢性病患者群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怡然度过“夕阳”的美好时光,如何提升养老健康服务的质量和内涵,是健康中国战略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本文探讨医学人文关怀在医疗实践中的现状以及医学人文关怀在养老健康服务中实施的路径。
1 医学人文关怀概述
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医学逐渐重技术而轻人文,出现了医疗技术与人文精神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医疗实践仅仅关注的是患者机体疾病的治疗,忽视了患者人文层面的精神与心理渴求。医学中的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的关注,对人的尊严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和自由的追求。任何新设备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它可能分散临床医生的注意力并疏远患者,最终强调技术超过人。当临床医生过于专注于数据收集过程时,其就开始失去与人的联系,而这是医患关系的核心内容[2]。
医学人文关怀体现的是对人、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在终极意义上的敬畏、尊重与关爱的生命本体的现代人文理念[3]。医学技术与医学人文的结合才是医学发展的未来走向,医学人文关怀更是医学技术的灵魂[4]。医学人文关怀要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始终将患者利益置于首位,增进医患双方的深度理解与沟通,使医疗“技术与人文”齐头并进,推动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
2 医学人文关怀在医疗实践中的现状
2.1 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理念欠缺,个体化的沟通有限
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往往专注于患者躯体病痛的祛除,而忽视其心理健康状况、社会环境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对患者缺少人文关怀。研究显示: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是医患纠纷不断升级的首要因素,包括医患之间缺乏沟通或沟通技巧欠缺;其次是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5]。调查表明,有53%的医务人员比较重视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6]。医患沟通为医患之间构建了双向交流的桥梁。医务人员对于医患沟通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及时地将医疗信息详尽地告知患方,缺乏个体化的沟通方式,使患方不理解甚至误解医方的行为,难以建立尊重、平等、信任的合作关系,导致医患矛盾的日益紧张。
2.2 医疗服务流程繁琐,患者满意度较低
医疗服务流程虽然已日趋完善,但是对于患者而言,仍不能尽如人意,存在手续繁多、环节复杂的现象。患者就诊时要经历办理就诊卡、挂号、交费、检验等各种排队,而且有些医院的窗口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下,使患者的就医过程漫长而又充满坎坷。因此,患者的就医体验较差,整体满意度较低。
2.3 医院的就医环境未完全达到“以人为本”
医院能否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不仅会影响患者在就医期间的心理感受,还会影响个体疾病恢复的程度与进程。因此,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宜人的治疗环境是极其重要的。医院的就医环境从设计到使用等环节,目前未全面做到“以人为本”,例如,多人间病房未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医院所有的挂号、检查等诊疗活动缺乏明晰的标识系统,不能体现人文关怀,有待于持续性改进。
3 医学人文关怀在养老健康服务中实施的路径
3.1 借鉴国外人文关怀的经验,提升服务品质
在美国,医院设计通过为患者创造私密性保护,安全性好、绿色生态、自然亲切的直接环境使其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7]。美国的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是“院前-院中-院后”医护一体化的服务,常常能给患者带来感动,感受到被关注、被尊重、被照顾的感觉[8]。
相对于美国医院的人性化服务,我们的健康服务水平还是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医院的管理人员要致力于让患者的就医更为便捷和舒适,包括:减少医院存在的安全隐患、树立醒目的指示牌及路标、美化医院的环境、打造温馨舒适的候诊室、尽可能优化就医流程、使用屏风等保护患者隐私、提供高效而优质的配套服务(财务、餐饮、信息科等)、增加人性化的设施如患者图书馆、音乐室、增加老年医院的数量及开设老年人特色门诊、完善新农合等各种医疗保险的异地报销制度、推进全国医疗系统信息一体化建设及出院患者的随访制度。通过医学人文建设满足患者的需求,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促进疾病的康复。
3.2 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多维度构建其心灵家园
慢性病因其病程长、致残率高,不仅会导致躯体健康受损,而且会极大地增加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一项纳入1264例研究对象的调查显示,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于一般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突出[9]。老年慢性病患者受其自身疾病的影响,更易出现焦虑、孤独、抑郁等情绪。
面对这一问题,医务人员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基于“平等、尊重”的服务原则,应用利他主义和生命的疾苦观等方面形成医患的利益共同体,注重与患者的情感交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医方要时刻把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全方位疏导其不良情绪,全心全意为患者答疑解惑,使其知晓病情、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等,从而获得归属感及安全感。此外,我们要发挥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积极作用,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通过定期访视、心理访谈、心灵陪护等方式了解患者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及援助;或者通过互联网打电话或视频谈心、建立心理咨询APP平台等方式予以心理支持,使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要呼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增加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健全健康教育网络并扩大覆盖面积,完善老龄社会支持体系,多维度构建患者的心灵家园。
3.3 培育老年人的自助精神,增加健康源动力
自助精神充分激发老年人的生命活力,实现“老有所为”,是老年人价值实现的源动力,是与可持续发展统一的养老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医护人员要着力于培育老年人的自助精神,深入挖掘老年人的潜能,激发对人生的信心,提高自我效能及自我照护能力。通过充满人文关怀的健康干预做好指导工作,包括: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定期复查、注意事项等,鼓励其承担自身健康管理者的角色,增强患者的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了提高自我管理的效果,老年人可相互合作,组成“同伴支持”小组,达到互相支持、监督、提醒、分享经验的目的。在“健康中国”的实现过程中,自助精神将成为颇具价值的健康动力源泉。
3.4 积极发挥医学院校的作用,竭诚服务老年人
医学院校在养老健康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履行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通过“三下乡(文化、科技、卫生)”及“走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医学院师生深入基层,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及精湛的医术感染老年人,以仁爱之心去指导他们如何防治疾病。同时,医学院校师生化身为健康文化的传播者,对个体实施健康管理,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3.5 探索推进医养护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我国有18.3%的老年人为失能、半失能状态,总数达4063万人。由于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分离,难以保障这类人群医养合一的需求。新近研究显示[10],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医养护一体化服务需求呈负性相关,即老年人健康状况越差,对医养护一体化服务需求越高。
近年来,我国正在努力探索“医养护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我们从“医”的角度出发,分析老年人慢性病管理、老年人护理、全科诊疗、预防保健等问题,将医疗健康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全科医生的队伍建设,进行分类、科学管理。同时,医院要加强多方合作,如医院可以联合养老机构建立起医养护基地,构建以医院为支撑的养老模式,整合两者的优势资源,形成共赢的局面,做好医养结合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工作。另外,养老机构可以整合公立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增加签约家庭医生的数量,全面发展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提供专业性的医疗支持,开辟住院患者绿色通道,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更好地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