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
2018-01-31杨潞霞
杨潞霞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信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0 引 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面对当前激烈的就业形势,解决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业能力不足的就业问题,亟需高校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并给予相应的指导[1]。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之一,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高度集成的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面对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应用,现有培养体系已不能较好适应社会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展基于物联网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
1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关系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要与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2]。由于物联网工程是新的专业,所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并不是很明确,一般来说,本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侧重于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而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专业则更倾向于物联网技术的操作、应用、推广和支持。
1.1 面向职业岗位需求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定位
针对物联网行业特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采用实地走访,网络查询、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兄弟院校、行业企业进行调研与分析,确立专业定位是物联网工程技术员、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工程师、物联网系统运维工程师这三类核心职业岗位[3]。根据对每个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所对应的主要技术岗位要求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确定专业的课程体系:在空间维度方面,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深度校企合作,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课堂教学、实验室实践、课外设计竞赛、企业实训”有机融合的拓展资源空间,构建一个开放式的协同育人体系;在时间维度方面,注重回归工程理念,密切联系行业,追寻行业发展踪迹,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成为行业的人才培养基地。
1.2 基于1234架构的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地方高校物联网等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需求,专业培养提出了面向职业岗位需求的基于1234架构的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即1个目标、2个特色、3种能力、4维体系。具体地说,就是要实现1个目标(培养信息网络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凸显2个特色(突出培养物联网行业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能力;突出培养其他应用领域智慧化产品的创意设计、研制能力),培养3种素质(基本理论、工程技能、创新能力),构建4维空间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选修课辅助体系、第二课堂辅助体系)。
2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现有的高等教育在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意识的培养,过多局限于教育理论,而并没有实际转化为教育实践。大学生无法真正结合所学,意识到创新创业可以给自身发展带来什么。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课程体系,建立系统化的培养体系[4-5]。笔者从时间维度上构建了循序渐进式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课程体系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路径3个层次。
首先,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其成为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其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实践学时,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能够付诸实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最后,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种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第二课堂活动以及顶岗实习,具备创新创业能力。
3 课程体系构建
3.1 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最重要的是应当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思维,因此,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是笔者构建循序渐进式课程体系框架中的基础层次。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到大学第一学年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依据本阶段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两种课程,一种是创新意识培养课程,比如开设相关的国家专利或科研前沿的专题讲座、学术讲座等;另一种是创业意识培养课程,比如开设“创业教育概论”课程,创建物联网专业的创新创业论坛,分享众筹、创客等案例,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创业者的成功过程。
图1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图
3.2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笔者构建课程体系框架中的第二层次,也是过渡层。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创业新能力的培养来说,要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方面。将整个大学期间的实践教学活动作为整体来考虑,实践教学内容由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实验实训体系模块、专业实习实践模块、专业应用创新模块四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构建出“一纵四横”即一条主线、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理念,实现实验实训课程单独设置、单独考核、单独计算学分;逐步建立起基础性实验实训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训课程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到综合应用,逐级提高的实验实训教学层次。该阶段的实践教学过程,以增强创新创业意识、着重能力培养为主,按照不同模块、不同层次,以不同的项目系统性安排好实践课程,保证实践课程间良好衔接,避免内容重复。要求各教学内容整合并减少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增加有企业背景、真实任务、真实案例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比例,保证各专业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统筹安排专业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3 创新创业能力实现路径
创新创业能力实现路径可以说是创新创业能力具备的一种初步模拟。一方面通过开展选修实训课程,参加各种相关国内外竞赛,初步检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互联网大赛,电子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大赛等多种竞赛活动,鼓励学生课题申报,专利申请,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体现学生的创业能力。另一方面构建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借助校内创新实验平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拓展校外实践平台,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进行专业实验室建设,推进以学生兴趣为主导的技术应用和学科竞赛为主的大学生实践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及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设计能力和综合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选题,开展相关第二课堂活动,从学习专业课程,到创新课题探索、联系指导教师,再到申请各类创新项,形成专利或论文,延伸至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形成系统化的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训能力。借助校外实践平台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外课堂,对创业实践活动进行模拟,比如在大四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实习过程中,针对具体企业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创业实践过程,包括创业项目内容选定、组建创业项目团队、编制创业项目计划书、创业项目启动准备及运营、创业项目运营管理与维护、创业项目运营成果综合评价[6-7]。让大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岗位上进行顶岗工作,切实感受自身的工作能力,充分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
图2 物联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4 结 语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一直在不断上涨,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是巨大的,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为扶持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的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期待。虽然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但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不高,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关于此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较少,因此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经过两年的实践,笔者所在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物联网工程专业优秀人才。近两年来,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山西省挑战杯创业竞赛等多种学科竞赛,获取多种奖项。2016年,专业学生与教师团队还获得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此外,教师的综合执教能力也得到提升,先后申请了院级重点课程建设,编写了相应的校内实验指导书。今后面对山西新的经济转型与发展需求,培养更加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需要笔者进一步调研与规划。
[1]高桂娟, 苏洋.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 概念与实证[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3, 29(3): 27-35.
[2]李志义. 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 4): 5-7.
[3]李成勇. 基于岗位能力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讨[J]. 职业时空, 2015, 11(8): 20-22.
[4]延光豪, 林泽.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计划实训课程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J]. 亚太教育, 2016 (36): 146-147.
[5]徐俪凤. 基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课程体系创新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3(2): 110-112.
[6]谭立章, 钱津津. 以创业实践为载体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1): 140-143.
[7]谷力群. 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D]. 沈阳: 辽宁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