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的思考

2018-01-30艾樱

智富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基础性国情常态

艾樱

【摘 要】当前,为了加快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推进步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对此十分关注和重视,并积极开展了地理国情监测总体方案的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而且经过近年来对地理国情监测理论的实践性研究,得出了一定的工作成果。那么,本文将重点对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相关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与分析,望可为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提供有关未来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的参考。

【关键词】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思考

所谓的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其包括了两大方面,即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和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结合当前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的目标,共同探讨提出了对空天地众源动态观测网络的建立,由此来达到获取并观测众源数据动态的目的,进行基础性、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建立有关地理国情信息时空的数据库,在这个基础上来进行时空与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实现地理国情信息发布与服务的网络化,这样即可构成地理国情监测技术的支撑体系和体制机制。

一、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战略目标

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是有关于国情调查的一项工作,其具有基礎性、公益性的特点,当前应按照地理国情监测的原则,加快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在各个方面建立统一、科学化的体系,包括法律、职责、预算、规划等。“十三五”期间,基于地理国情信息普查、监测,为了达到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的目标,构建空天地众源动态观测网络,从而为众源数据动态获取和观测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的能力具有专题性与基础性。同时,通过建立地理国情时空信息数据库,达到海量地理国情数据在统计、分析方面更高的水平与能力,可实现对地理国情动态信息有一个更加全面、细致地反映,可以找到并呈现出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所具有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在的关联性。构建地理国情服务云平台,服务于政府、企业及公众,为其提供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与成果,并使其趋向大众化、业务化。另外,应构建并形成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的体制和机制,与当前我国各个地方、部门在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需求同步发展的水平,利用这种可靠、科学的地理国情信息技术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二、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在需求的引导下,进一步强化服务。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支撑我国国土空间开发、自然资源管理、城镇化发展、生态环保、大型工程实施等。进一步强化我国的法规政策、人才、体制、技术等各方面的完善与发展,逐步提升地理国情监测能力,使得地理国情监测服务的水平得到深化。第二,通过统筹规划,通力协作起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对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进行统一化领导,并将具体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予以制订,对各地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监测工作予以统筹协调。而且国家局应给予地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技术、人才上的支持,特别是针对较偏远欠发达的这些地区。

三、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的框架及内容

(一)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可在未来实现全国范围内各种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动态变化监测的规律性和经常性。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具体指的是按照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成果,特别是在地表覆盖和重要地理国情要素普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年度监测的主要手段,并与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自然变化规律和周期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制定监测的内容与指标进行结合,实现对全国各种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动态变化及特点反映的一个准确性和及时性。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重点是通过比2.5m更优的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同时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包括变化发现、信息提取、实地调查与核查、内业编辑等,达到快速、准确获取地理国情变化信息的效果,根据多种地理统计单元来统计和分析地理国情变化信息,从而形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

(二)空天地众源动态观测网络

地理国情监测要求数据必须有很高的精度且有很强的现势性。在国家监测这部分,应使其天、空基平台的数据获取能力更强大,在省级监测这部分,则也要提升空、地基平台的数据获取能力,应在空天地遥感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地理国情信息数据获取软硬件装备,从而建立空天地立体组网协同观测的先进对地观测体系,建立形成地面采样和验证网络,从而达到地面数据采集的高精度与快速性,这样才能与外业精准调绘与快速验证等的需求达到一致。全面对国内外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进行全面化地统筹和利用,并通过比2.5m更优的遥感影像数据为主,整体上达到光学遥感影像全面覆盖的目标,SAR、LiDAR等其他遥感数据和众源数据作为补充,更好地与基础性、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任务的数据需求达到统一协调。

四、助推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的有效举措

(一)加强技术创新,转变地理国情服务

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积极开展各种新型技术的研究,包括遥感影像去云降噪、要素快速自动解译、质量指标与质量控制模型构建等,只有经过这样的深入研究,才能提升地理国情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水平。而且,还应进行时空统计与动态建模、信息对比以及与经济社会各要素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的相关研究,对面向地理国情大数据的数据挖掘系统也要做深入开发,这样是为了使得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水平逐步实现其智能化的发。另外,还要强化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在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领域的工程化应用研究与实践之间的一种统筹与对接。

(二)优化人才结构,保障地理国情监测队伍的实力

作为地理国情监测的相关项目人员,应结合每个人的能力、专业、技能进行分工与协作,使其工作能力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分别建立影像制作小组、内业采集整理小组、外业核查小组、质量控制小组、数据库预处理小组、软件研发小组,对人力、资源进行最为科学合理化地调配,将各个人员的职责明确具体化,做到权责分明。围绕地理国情监测重大科研和重点的任务,着重对技术人才进行针对性地培养,使其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等各个方面都更强,这样才能真正为地理国情监测培养一批最有实力的专业人才团队。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统一组织管理模式。

在项目开展前期,作为领导应统筹协调好各个生产环节的各项事宜,并使得各项管理要求及责任落到具体的个人。为了使得生产的开展更为顺畅,可对管理层进行缩减精细化,以此可有效提升各个管理层的工作效率,使得一个分院完全性地承担全院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的生产任务,分院长对生产的技术、进度及其质量进行全面负责,实现这些工作环节管理的统一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国情监测属于正发展中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业务,对于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更要从制度、目标、业务等多方面的规范与完善,才能加快地理国情监测的常态化的推进与发展,真正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地理国情监测的工作品牌树立并夯实起来。

【参考文献】

[1]乔朝飞,桂德竹,张月等.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领域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14(7):15-17,20.

[2]张瑜,李星.从地理国情普查向常态化监测跨越——陕西局推进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纪实[J].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版,2017,13(7):30-31.

[3]张瑜,李星.从地理国情普查向常态化监测跨越——陕西局推进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纪实[J].中国测绘,2017,24(3):34-38.

[4]做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推广和应用认真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J].国土资源通讯,2016,14(22):4.

[5]桂德竹,张月,刘芳等.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内涵的再认识[J].测绘通报,2017,13(2):133-137.

猜你喜欢

基础性国情常态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支持库初步设计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特定国情教情中的中小学校自主权
构建基础性与选择性统一的课程结构
对外汉字教学的若干基础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