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成教育视阈下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困境及应对策略

2018-01-30李苏

考试周刊 2017年74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策略大学生

摘要:养成教育遵循“素质是养成的”教育规律,以知、情、意、行为体系,以好习惯的养成为具体任务。目标是:通过养成教育,使学生心理健康、心态积极、内心强大、素质优良,养成了多种美德和好习惯,自身充满正能量,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民办教育的深入发展,民办高校学生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民办高校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困境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困境;策略

养成教育遵循“素质是养成的”教育规律,以知、情、意、行为体系,以好习惯的养成为具体任务。目标是:通过养成教育,使学生心理健康、心态积极、内心强大、素质优良,养成了多种美德和好习惯,自身充满正能量,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单层次到多层次的发展格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在社会环境、就业压力、多元价值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日益复杂。

一、 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困境

1. 自我中心,抗压能力差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大都是95后、0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始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在教育方式方面也是“以孩子为中心”,尽最大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这样一来,学生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自我意识强,缺乏对人、对事的包容性,一旦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很容易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进而造成抑郁、极端等心理问题。

2. 内心浮躁,自我定性缺失

95后、00后的大学生,他们很少吃苦,父母也不愿意让孩子太苦太累,除了让孩子学习,一般很少让孩子去体验其他身边的事情,学生很少能够自由地、独立地完成一件事情,从而造成了学生对事物的专注度不够,遇到问题往往会直接放弃。相对而言,民办院校大学生要比普通大学生的家庭条件要好,他们在家庭受到的呵护更多,从小的压力就少,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压力,很难进行自我反省,难以驾驭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各种浮躁、不耐烦的心理特征。

3. 情感障碍,人际交往能力不强

情绪情感障碍指的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消极情绪。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民办院校学生在心理上的情感障碍主要体现为紧张、焦虑和抑郁,并且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通过心理咨询我们也发现,有些民办院校大学生存在着人际关系交往的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体现在同学之间,同时也体现在师生之间,这不仅不利于民办院校学生个人健康成长,同时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

二、 强化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

1. 坚持合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首先,坚持预防和矫正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强化民办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通过教育、引导、疏通的方式,克服民办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把各种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另一方面,要及时对民办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正,发现问题之后要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使其心理回归到正常的心理状态上来。其次,坚持全体和个别相结合的原则。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学校应该坚持大局意识和总体意识,制定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网络;还有一方面,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差异性的教育和引导,强化班主任、班长的作用,对个别学生进行调研观察。再次,强化内容和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克服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适应新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在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内容,不仅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应该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理想教育等,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优化民办院校心理健康保障模式

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民办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团队存在诸多的限制,在人员招聘方面存在很多的条件限制,高素质、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指导老师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基于此,民办院校应该积极克服困难,建立学校、老师、学生三位一體的心理保障模式。学校高度重视,在制定合理心理健康制度的同时积极引入高水平的人才,成立学校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老师应该强化对学生的关注,及时地发现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的心理困难和问题进行排查和引导,让学生及时走出心理困境;学生应该加强自我教育,组成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小组,把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通过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民办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的大学必修或者选修课程

通过对数十家高校的调查,我们最终得出结论,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选修或者必修课程的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普遍高于其他高校。同时,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常识,这对于学生身心免疫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因此,我们认为,各个高校均应当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分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学校应当积极地引入专业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静.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应对[J].中国轻工教育,2015(06).

[2]吴亚子.近年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进展及存在问题[J].教育评论,2015(07).

[3]黄士华.心理委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7).

[4]陈增堂.上海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4(03).

[5]高垠.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02).

作者简介:

李苏,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光华学院外国语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策略大学生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大学生之歌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Passage Four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