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历史教学“同课异构”活动中最应“异”出什么
2018-01-30周立军
摘 要:当今高中教学研讨中,很多学校都在进行高中各个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有些活动规模也逐渐扩大,影响和效果极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本来就应该多种形式、不拘一格。我个人始终认为:可以有一节好课,但不可有一种所谓好的模式。因为我们都知道,高中教育,学科不同,每个学校的学生状况各异,即使同一学校的同一年级的同一学科,由于每节课的内容不同,知识深度和难度又不同,这就决定了即使曾是真正的一节好课,也要根据学生的变化有所调整。包括课堂形式、授课容量、师生互动的范围和内涵。
关键词:同课异构;多极化;国际格局
当今高中教学研讨中,很多学校都在进行高中各个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有些活动规模也逐渐扩大,影响和效果极好。这种教学思维和智慧的碰撞,如果站在当今高中教育改革的高度来讲,我认为“同课异构”这四个字是极富创新和引领作用的。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本来就应该多种形式、不拘一格。我个人始终认为:可以有一节好课,但不可有一种所谓好的模式。
因为我们都知道,高中教育,学科不同,每个学校的学生状况各异,即使同一学校的同一年级的同一学科,由于每节课的内容不同,知识深度和难度又不同,这就决定了即使曾是真正的一节好课,也要根据学生的变化有所调整。包括课堂形式、授课容量、师生互动的范围和内涵。
所以,如果把一节好课主观地固定为一种模式,便难逃僵化、呆板、丧失活力的命运,甚至成为一种误导。但应该而且必须学会借鉴,学会取长补短。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的内容属于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第三节,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专题的最后一节。《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从教材内在关联上说,属于前一节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结论。前一节的内容是《新兴力量的崛起》,倘若一定要多加一点的话,就是伴随着苏联大国的解体,这一趋势明显加强了。
如果把本节课的相关知识表面化讲解,就会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只需74个字即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形成、日本崛起、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可见,本节课的内容,对于我们授课者而言,清清楚楚讲下来,是比较容易的;然而,也恰恰是因为貌似简单,又使得本节课真要讲好,拿捏准,又是很需要冥思苦索的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涉及的内容是发展中的国际格局,离我们这些普通人,离我们的学生的确有些太显空远,况且设定的是复习课的课型,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相关知识,站得高、看得远,用大的视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同时又不能空对空,高谈阔论。
同时,这也决定了老师在课堂上驾驭起来,不可能演绎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般的浓烈氛围,而只能静静地如雪域高原上的干枝梅,幽香淡淡影疏疏,平淡中孕育出神奇。
很多老师在讲解本节课的内容时过于注重表面的教学形式。如教态、教学风格、导入新课、驾驭课堂技巧、教学设计花样、师生互动热烈等,看似课堂活跃,但无深刻性。
信息的发达,网络的便捷,有关多极化的基础知识,学生们掌握的几乎不亚于我们老师,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我们。所以我们教师无需占用很多时间。
也恰恰这个原因,此时的课堂,就特别需要老师具备把握多极化中,学生欠缺的大眼光、新角度的智慧和能力,着重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深度。像小姑娘梳头一样,看似随意其实特用心地搭建起各种平台,引导学生进行不间断地理性思考。避免在知识的层面上反反复复,避免让学生的思维困扰在“中国在强大、我们很自豪”的圈子里。
实际上,我们过于強调了学生熟知的东西。我不是反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无论如何,由一个积贫积弱的民族发展成了世界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都是值得国人骄傲的,我是想强调,面对成就而自豪,人人都会,无需别人教。
其实,多极化在发展也在振荡,我们的国家真真切切地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包括经济发展中地区之间的不平衡、贫富悬殊、环境破坏、资源枯竭、人口数量过大、人均排名滞后、国际势力搅动钓鱼岛、南海摩擦不断、台湾迟迟未归等等。
这样,我们就有血有肉地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实现了生成问题的新高度。不要忘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培养学生内心的民族忧患意识,往往会比激起学生民族自豪感重要百倍千倍。
中国商海精英马云的座右铭是:“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的晚上。”
可见,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同课异构”,应更加注重挖掘课堂教学中的深层次,让师生都能领悟到不同老师的大智慧和大视野。
作者简介:
周立军,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一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