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乡土建筑与工匠技艺创新研究
2018-01-30柏凤徐莹莹李宇曾晓敏
柏凤+徐莹莹+李宇+曾晓敏
【摘 要】 本文试图对万松书院为代表的浙江乡土建筑进行探究,从万松书院石刻技艺的构图形式、装饰题材以及其雕刻技法探究浙江乡土建筑的石刻技艺,以期大家对浙江乡土建筑的石刻技艺有所了解。
【关键词】 浙江乡土建筑 工匠技艺 万松书院 石刻技艺
万松书院的历时约有1200年,其前身是座寺庙,名报恩寺,建于唐贞元年间。明弘治十一年时,万松书院被改建,直到清末,万松书院逐渐由盛转衰直至荒废,1999年,社会各界开始对万松书院进行复建,并于2002年建成且向游人开放,使用至今。
本人将从万松书院石刻的构图形式、装饰题材以及雕刻技法这三个方面对石刻技艺进行分析。
一、石刻的构图形式方面
在石刻工艺中,构图是非常重要的。一幅精湛的建筑石刻作品,其在构图上往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画面的远近、物体的虚实、图面的疏密、构图的大小、画面的均衡等等因素都要考虑其中,并且还要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突出、并且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浙江乡土建筑石刻的构图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分别是透视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和组合式构图。透视式构图,是指将主体物排列在画面的同一条底线上的透视构图方法,强调在物象之间寻找变化,丰富石刻构图的节奏与韵律。对称式构图,是运用最为广泛的的一种构图形式,其原则是左右对称,或上下均衡,被运用于塑造庄重严肃的建筑氛围。组合式构图,其特点是不受局限,可根据实际操作,打破既定的时间、空间,发挥较为自由。
万松书院中的石刻形象,使用最多的通常是对称式构图,对称均衡的构图形式使其气势浑宏。万松书院的建筑石刻,风格品秀娟丽,通过静=精致的石刻技艺将局部的雕饰完美的统一在整体建筑美的和谐之中,线条轻盈,如行云流水,细腻精致。如图1。
二、石刻的装饰题材方面
浙江的乡土建筑石刻内容题材上,形式多种多样,人物情节、花鸟禽兽、山水风景、讲堂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各种生活场景等等题材被广泛应用。什么类型的地方,需要雕刻什么类型题材,十分讲究,深刻的体现了浙江建筑石刻的精湛技艺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浙江乡土建筑所采用的装饰题材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分别是吉祥寓意题材、山水风景题材、故事情节题材。其中万松书院中运用较多的是前两种题材。万松书院的品字牌坊,共有三座牌坊,呈“品”形式排列组合,宏伟凝重、蔚为壮观,是万松书院的标志性建筑。三座牌坊都是三间四柱石坊,顶为歇山顶,每个牌坊的两边都堆砌着龙首鱼尾的“鱼化龙”造型,意寓着万松书院的学子们只要认真学习,兢兢业业,通过科举考试(越过龙门),就可以脱胎换骨,成为人中龙凤,大有作为。除此之外三座石坊上还有“狮子滚绣球”、“鯉鱼跳龙门”、“二龙戏珠”、“丹凤朝阳”以及其他具有吉祥寓意的祥瑞图案。寓意成功、吉祥、幸福的装饰题材是石刻中最常见的。
再往下看,每座牌坊的四个立柱,前后皆有抱鼓石,上面刻饰着波浪纹。柱础上最常见的除了波浪纹,还有鱼纹、云纹等等。
万松书院中除了造势的寓意装饰题材之外,还有很多故事情节题材的装饰石刻,每副石刻的内容都取自于学子在书院中学习的故事,书院中还有很多像这种题材的石刻壁画,带领后人了解历史。
三、石刻的雕刻技法方面
石刻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在石材上采用雕塑艺术中的雕刻技法进行雕刻。浙江的建筑石刻运用到多种雕刻技法,如圆雕、浮雕、透雕、平雕和线刻等等,其中圆雕、浮雕及透雕被运用的极为广泛。
圆雕是一种立体雕刻,雕刻难度很大,因为其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欣赏,因此石刻工匠在进行雕刻时,要全方位进行雕刻,上下、前后、左右都要顾及,这便使得工匠师傅们具有极高的造诣,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技巧,还需要具备立体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度的审美。
浮雕是建筑石刻中最常用到的一种雕刻技法,它最直接的表现便是使物像凸起,因而具有立体感,使石刻与建筑空间相呼应,它可以通过透视,将主题形象衬托出来,并且可对主题形象的背景进行加工刻画,使其更丰富饱满。因此浮雕石刻在题材的选择上更为多样,并且在构图形式上也更为多元化多,在建筑的运用中自然也就比较广泛。
透雕亦称镂雕,指的是把石材在进行刻制时,中没有表现出来的部分部分使其镂空,从而使雕刻的对象更加的清晰。透雕技艺,对于石材质量的要求非常高,所选用的石料必须经过严加挑选,要采用质细性纯的石料,尤其是镂空的部分,绝对不允许质量出现问题,否组便会特别容易断裂。在进行雕刻时。工匠们所使用的工具,都是特制的刀具,为不同的尺度、不同的题材量身打造工具。透雕石刻在浙江的建筑中出现的比较多。如图1中所示,“二龙戏珠”的镂雕栩栩如生,技艺精湛,十分精美。
无论是圆雕、浮雕还是透雕,其表现出高超的技艺,都体现了万松书院石刻技艺的精湛,同时也映射出了浙江当代建筑石刻的艺术精神和审美倾向,有着厚重的乡土文化价值。
结 语
现在的万松书院的建筑石雕装饰是书院创办后所镌刻,石雕装饰画与建筑严丝合缝,并成为建筑结构的一部分。通过对万松书院的石刻技艺的探究,可以从中看出建筑石刻在建筑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石刻在为建筑增加审美、文化等要素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邵群.万松书院[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2] 徐志华.江西建筑石刻艺术考略—以景德镇、婺源建筑石刻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
[3] 王璐.王家大院建筑石刻装饰画[J].装饰.2009
作者简介:柏凤(1993—10月—03日) 女,汉族,山东烟台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属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浙江乡土建筑与工匠技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YCX16049 )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