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化职业化背景下非思政专业辅导员的工作思路探讨

2018-01-30刘雯

大经贸 2017年12期
关键词: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

刘雯

【摘 要】 随着高校辅导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尤其是知识结构的加深加宽,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面临发展的困境。多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应该从自身条件出发,适当地转变工作思路,将实际存在的专业优势与创新优势发挥出来。

【关键词】 辅导员 职业化 专业化 非思政专业

国务院2004年第16号文件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要求;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把辅导员定位为“教师”,使辅导员成为了专门性的职业。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壮大,其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尤其是知识结构也不断地加深加宽。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既有存在的必要性,又面临发展的困境。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背景现状

辅导员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从众多高校辅导员招聘的条件看,除了要求硕士毕业,对专业的要求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为专业淡化论。其中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并不被看重,更重要的是个人责任感、爱心、管理和人际协调能力等。这也是因为辅导员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很多,领域宽阔,比如应该成为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还承担着保姆、警察等多重身份,这些不是某一个学科或者专业知识就能满足的。

第二是学生对口论,认为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应该与所带学生的专业相同或者相近。专业背景相似的辅导员既能拉近彼此之间距离,也方便开展学业指导和生涯规划工作。

第三是相关专业论。它主张高校辅导员应该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与具体工作内容相关的专业背景。在本文中笔者为了把这些专业区分出来,将它们统称为思政专业。

根据一份2015年的调查显示,在全国高校辅导员专业结构中,教育学心理学所占比例为14.2%,管理学类的比例16.5%,文史法类专业的比例为37.4%,理工科专业的比例也高达26.3%。可见大部分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都来自非思政类的学科专业。

二、非思政专业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困境

1.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处于劣势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指导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虽然辅导员个人整体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较高,但是在现有研究中,研究者们反复强调,高校辅导员必须进行思政、心理学等学科的培训和进修。但是,因为缺乏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的学习,这些辅导员在专业方法论的运用、专业理论的解读以及专业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对比专业出身的同事要更加吃力,要取得成绩就更加困难了。

2.自身价值无法发挥带来的职业倦怠感。很多辅导员不但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缺乏深入理论研究,更没有时间去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背景专业融入到学生工作中来,感觉自己苦练多年的专业能力毫无用武之地,自身价值也很难得到展示,存在感极弱,工作积极性不高,这样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3.专业度弱引起的职业认同感缺失。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辅导员过多地陷于日常事务性、管理性工作,而相关的为学生服务、引导学生思考的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淡化了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内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辅导员的专业形象。尤其對于非思政专业出生的辅导员而言,不但自己在工作中会茫然,学生也会觉得你能做的事情任何专业任何人都能做,感觉不到你存在的特殊性与专业性;加上很多高校没有针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所需的软硬件条件,让这一类辅导员群体很难树立起专业化、职业化的意识,更不用说职业认同感了。

三、非思政专业辅导员工作思路的转变

在知识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面对需求不断更新的大学生群体,我认为大家可以从自身条件出发,适当地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方式。正如今年8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光明日报》的文章中提到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一方面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教育的方法,另一方面要不断推进和加强方法的教育。

1. 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辅导员们不应该被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头衔所局限,或被过多的管理工作、安全检查所束缚,只求保底线,重管理而轻教育。高校辅导员除了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 优化教育的方法,提高针对性和亲和力。随着传播渠道猛增、信息选择多样、语言符号快速更新等情况出现,传统的行政式、管理型工作模式已经呈现出了滞后性,我们已经无法单纯依靠传统意义的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理论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学生们需要的是涉及到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美学和行为科学等的专业型辅导模式。对辅导员而言,就要遵循工作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主动挖掘思想教育的角度与深度。

3.推进和加强方法的教育,促进学生思考习惯的养成。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要紧跟学生步伐,对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进行提前预测与围追堵截,是费力不讨好,并且效率极低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同学们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促进其思维习惯的养成,才是事倍功半的做法。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正确的态度和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的方法。

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也应积极寻求合作,最好能够通过建立辅导员团队等形式引导老师和学生们进行多学科角度思考,营造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促进学生人文习惯的养成和非专业素质的提升。

4.提升基本素质,坚持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方向。正确面对自身专业背景的同时,还是不能忽视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提升自身素质。据调查,现今辅导员最需要补充的专业知识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心理咨询知识(75.7%)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68.7%)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59.1%)学生事务管理理论(56.5%)青年行为学理论知识(49.6%),这些在职业能力标准中所规定的工作内容永远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基础。

总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对于非思政专业的辅导员而言,既有挑战,也是创新的机遇。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灵活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大学生们成长成才所需要的人文关怀和多维度的引导。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