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2018-01-30王琳琳

考试周刊 2017年83期
关键词:深入研究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是随着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也逐渐有所扩大,同时也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优秀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冲击,所以,作为一名“九年一贯制”的教师尤其需要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一课题,并为此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学生个性发展;深入研究

一、 引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祖先们所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华夏民族,而且也对进行的教育教学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新思潮的不断涌入,我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压力和危机,所以,当下我们迫切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则是:如何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并有效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二、 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 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

优秀传统文化是通过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它主要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以及其祖先所创造的,并且还被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优良的文化。

(二) 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大基本特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结晶,它对中华民族所产生的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是完全不容忽视的。并且还呈现出了以下四大特征:

特征一之世代相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其实是存在有中断现象的,即便如此,它的大体发展情况却是没有中断过的,所以总的来说是具有世代相传这一特征的。

特征二之民族特色。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这也就决定了它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是存在本质差异的。

特征三之历史悠久。历史上诞生了很多的王朝,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的君王,他们在相应的地方也纷纷建立了各自的都城,可见,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是源远流长的。

特征四之博大精深。“博大”二字,实际上所体现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即丰富多彩,而“精深”则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即高深莫测。

三、 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表现

(一)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始成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实现自身更加个性化的发展。

比如:学习清代画家郑燮所创作的一首诗——《竹石》,作为一首咏竹的七言绝句,诗人借此诗,赞颂的并不是竹子的柔美,而是竹子所具有的刚毅。尤其是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赞美的就是立根于破岩中劲竹的内在精神。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

小学生通过对该首古诗的学习,则能感受到竹身上所体现出的坚毅精神,并且也能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

(二) 学生的道德情操将得到培养

无论是对小学生而言,还是中学生来说,学习一些浅显易懂的国学知识,不仅利于他们实现更加个性化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比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这些经典著作中的句子不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同时也便于学生领悟其中所蕴含的诸如“仁义礼智信”这样的民族文化精髓,进而也能提高学生国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国学中还包含有美学、哲学、德行等相关教学内容。作为教师,试图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则能在潜移默化中更有效地开启学生美好道德情操的养成。

(三) 学生的品质精神得到加强

“九年一贯制”教学模式在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而这也意味着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具有明显的分层。无论是中小學语文知识教学,还是其余学科的知识教学,实际上都暗含有十分丰富的优秀历史文化,如果教师能够适当运用科学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在实现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其品质精神也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加强。

以“卧薪尝胆”这样的史料故事为例,即战争时期,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苦心励志,二十年来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尝一口奇苦无比的苦胆,并以此时刻提醒自己惨败的经历,正因为如此,之后他才创造出了以小打大,以弱制强,以卵击石的人间神话。学生通过这一知识的学习,也将深刻地感受到越王身上所具有的坚韧精神。

总而言之,选择这种真实存在的历史史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之余,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还能够对初中生起到教育的作用,学生的精神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更有效地加强。

(四) 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得到提升

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于当下中小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目前他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他们学习和接受知识能力最强的时候。而在这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涯中,他们必定会学到很多的优秀文化知识,作为教师,借此教学,也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中华文化的深刻底蕴。

比如: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生们学习李白的《静夜思》,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中则能体会到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而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们在打下坚实语文学习基础的同时,也能更加有效提升自己的民族文化底蕴。

四、 结语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既记录着民族风雨历程的变幻莫测,同时也为民族未来的发展指引了更为明确的方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意识早已逐渐变得淡薄。所以,本文站在一个“九年一贯制”教师的角度进行浅析,也是希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文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10.

[2]张燕.新课程标准与小学古诗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2015,09.

[3]杜娅.浅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学习,2016,12.

[4]冯勤.论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与重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03.

作者简介:

王琳琳,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乐雅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深入研究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研究
怎样上好数学实践课
对背栓式外墙干挂石材施工方法的深入研究
独立学院理论力学教学深入研究与实践
深入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 不断创新中国特色军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