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大肠杆菌诊断与治疗

2018-01-30刘星智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4期
关键词:环境因素鸡群养殖

刘星智

大肠杆菌病属于感染疾病之一,容易引发败血症、气囊病与腹膜炎等诸多症状,导致集群大量死亡,严重影响养禽行业的发展,使其遭受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在鸡场养殖过程中,鸡感染大肠杆菌疾病的几率相对较高,因而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都会借助抗菌性的药物,最终则会引发大肠杆菌的耐药菌株随之形成,并陷入恶性循环状态,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基于此,文章将鸡大肠杆菌病作为研究重点,阐述其诊断与治疗的相关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1 鸡大肠杆菌概述

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存在鞭毛而且可以运动,主要是将普通的培养基作为生长载体。在养禽过程中,鸡会四季感染这种疾病,最常发生的季节就是冬末春初与梅雨时节。一般情况下,传播的途径主要包括三种方式:

其一,垂直传播的方式。一般来讲,患病母鸡的粪便会直接污染蛋壳,使得大肠杆菌沿着鸡蛋的外侧逐渐侵入至鸡蛋内部,而这同样也是传播大肠杆菌的常见途径。

其二,接触性传染方式。大肠杆菌会严重污染饲料、空气、饮水以及自然环境,随后就会经过鸡的消化道以及呼吸道进行传染。若鸡舍内部的通风不理想,或者是氨气浓度较高,会对鸡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当鸡群将带有致病性的菌株吸入体内以后,其本身的呼吸道就会被感染,并且经由气管与肺部进入到气囊鸡的气囊,最终发生气囊炎和败血症等多种疾病。

其三,继发和混合感染方式。鸡大肠杆菌的继发和混合感染是主要的流行性特征,而引发该疾病的因素称之为诱导因素,具体表现在饲料、通风不良以及气候突变等方面。

2 鸡大肠杆菌的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剖检特征与病状,即可针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然而,绝大多数疾病类型都要将实验室诊断作为参考依据,尤其是与其他病毒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下。细菌分离鉴定和致病力试验是最常使用的实验室方法。其中,选取病变部位的组织,划线接种在麦康凯琼脂平板并对细菌进行分离处理,随后分离鉴定并开展致病力的试验。

第一步,对细菌分离进行有效培养。需要对患病鸡与死鸡肝脏、心血等相关组织进行无菌采集,并选择在普通琼脂平板和普通肉汤作为接种的主要载体。选择在37摄氏度的条件下,经过20小时的培养并抹片。在此基础上,要针对表面光滑且边缘整齐的灰白色半透明小菌落做出划线处理,选择麦康凯琼脂平板作为接种载体,并将其放置于温度为37摄氏度的环境下培养20小时。

第二步,染色镜检。对培养物进行合理地选择,积极开展涂片和染色等相关工作,当完成镜检以后即可看到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第三步,生化试验的开展。应选择生化培养管作为纯培养物接种的主要载体,而最终的结果主要包括了乳糖、麦芽糖、蔗糖与葡萄等,同时甲基红试验的结果是呈阳性。

最后,致病力的测定。在营养肉汤当中接种分离菌,并放置在37摄氏度的环境下培养20个小时,在温度下降到4摄氏度的情况下保存以备用。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纯培养物,向三只小白鼠的腹腔注射0.2毫升,并进行实时观察。

3 鸡大肠杆菌的治疗

3.1 预防措施

根据大量临床资料数据可以发现,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以及继发和混合感染因素都是因其大肠杆菌疾病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有必要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3.1.1 严格控制环境

在鸡群养殖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动态化监督监控机制,尤其是对鸡群生长环境予以关注,避免鸡群生长环境对其健康情况以及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在规模化养殖工作中,要按照标准化流程建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措施,完善环境处理水平。首先,静态环境因素,较为常见的是温度条件、卫生条件以及通风条件等,并且,营养条件和鸡群养殖密度也会对其健康情況形成制约。其次,是动态环境因素,涉及运输过程、异常噪音问题以及设备维修等情况。无论是静态制约因素还是动态制约因素,都会导致环境情况出现偏移,对鸡群的适应性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引起鸡群出现大面积应激反应,而这正是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若是相关养殖人员不能给予高度重视,会引起鸡群疾病问题,造成经济损失。总之,环境因素和鸡群生产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且决定了鸡群的抗病能力,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值得一提的是,环境因素也间接对大肠杆菌致病力产生影响,造成鸡群生病。

3.1.2 饲养管理工作的全面改善

要将种鸡管理作为切入点,在种蛋入孵之前,应使用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蒸熏并消毒。对于育雏舍要进行清扫与冲洗,同时定期熏蒸与喷雾处理,达到消毒的目的。在育雏的过程中,应确保温度与湿度的适中性,保证分群的及时性,以免出现密度过大与通风不良等问题。

3.1.3 有效地控制其他疾病发生

根据临床病症显示发现,大部分疾病都会引发大肠杆菌疾病的继发或者是混合感染,现阶段,应选择使用高质量的疫苗预防,所以要制定出与鸡场相应的防疫程序并贯彻落实,尽量规避其他疾病发生,降低大肠杆菌疾病的发生几率。

3.2 治疗措施

在治疗鸡大肠杆菌疾病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开展药敏试验,并选择使用鸡致病大肠杆菌的高敏性药物。完成药敏试验以后,在对药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将试验的最终结果当做重要的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庆大霉素与头孢拉定是最常使用的药物。另一方面,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适当地添加微生态制剂发挥辅助性的作用。目前阶段,选择使用微生态制剂并不能够全部替代抗生素,但由于微生态制剂的无药残特性和无耐药特性十分明显,所以对于鸡群受大肠杆菌感染而引发的肠道苗群失调腹泻疾病的治疗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实际的效果理想。

总的来讲,在鸡场养殖过程中,鸡大肠杆菌疾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且鸡群生长的条件与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大肠杆菌疾病的发生以及传染效果。为此,要想有效地治疗鸡大肠杆菌疾病,就必须要正确认知疾病的病源与流行特点,尽快诊断才能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作者单位:076350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农牧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境因素鸡群养殖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论庭院花卉种植的环境因素
可靠性工程之环境因素分析与控制*
免耕播种实践及其对小麦生产环境因素的影响
影响母猪繁殖能能力的环境因素探讨
鸡群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