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2018-01-30杨旸
摘 要: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整个探究过程都应该有学生的参与,不仅仅是操作实验,还有实验设计。而小学科学教学中轻实验设计的现状不利于学生提高科学素养,违背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此,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从材料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等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验设计的机会与引导,让学生在动手前充分思考,在动手后及时改进及总结。
关键词:实验设计;动力;材料;课内课外
一、 小学科学教学“轻实验设计”的现状
目前的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实验过程,过于注重对学生不正确操作的纠正,忽视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好奇,忽视学生是想怎样研究问题,在实验设计方面出现“包办”现象。课堂上,学生缺乏实验设计的训练机会、缺乏实验方式的选择主动性;演示实验是老师们的个人精彩表演,分组实验是“照方抓药”或“按部就班”式地采集数据,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下课后,学生们缺乏自我探究的动力与指导方法,不会甚至不想自行设计实验去继续探索。
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捆住手脚”的实验活动要么失去兴趣,要么当作“娱乐”,对周边的科学现象也会失去发现与探索的好奇心,不利于提高科学素养。
二、 把自己当学生去“备”课堂
陶行知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备课中,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小学生,想想自己可能会对哪些现象有兴趣,已经掌握的知识有哪些,课堂上可能会有哪些问题与猜想,走出课堂时自己会有哪些收获和不解……
(一) 激发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实验设计動力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教师首先应当触发学生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
在教学《谁流得更快一些》时,教师先通过倒醋和番茄酱快慢的“尴尬”对比,让学生对液体流动快慢有一直观感性认识,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在出示洗洁精、水、油三种液体时,学生对三者“谁流得更快”这一问题兴趣浓厚,立刻讨论起如何进行公平“流速比赛”,在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磁铁隔物吸铁”的教学环节则是通过一个“意外”:磁铁把桌上的一个老虎钳也吸起来了,可是老虎钳的把手是橡胶材料,不会被磁铁吸引。学生于是提出老虎钳的把手是铁制的,只是外面用橡胶皮包裹,猜测磁铁是隔着橡胶皮吸引铁的。此时,学生自然想要验证此推测并研究磁铁隔着哪些物体可以吸铁。
(二) 准备合理高效的实验器材
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凭借和桥梁,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最好的情况是学生主动提出他们的所需,教师提供相应材料。当学生的所需不够高效或是教师准备了其他器材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由材料的特性去思索如何运用它们。
比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利用回形针和塑料雪花插片玩具方便叠加,达到加重、加大的效果,学生很容易在教师引导下自行设计实验,击碎“轻的浮,大的浮或大的沉”的错误概念。《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中,引导学生由吹泡泡的行为想到利用肥皂水来“抓住”空气,从而用肥皂膜代替气球来封住玻璃管口等等。
(三) 注意实验材料出示的时机和批次
科学课上,我们要考虑到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也要考虑到材料本身的特点。所以实验材料不需一下子呈现在孩子面前,而应适时地分批分层呈现,否则容易出现教学结构松散、思维含量低的情况。
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时,教师提供的分组材料有铝制硬币、塑料衬板、橡皮、布片、纸片等常见物体。学生发现磁铁只有隔着橡皮不能吸铁,但橡皮比较厚,其他材料都比较薄,于是提出疑问:是不是橡皮太厚,磁铁才不能隔着它吸铁。此时,教师发动全班来思考这问题。于是又有学生提出用磁性强大的磁铁或用薄一点的橡皮试试。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利用厚橡皮和切开的薄片橡皮、对折后的纸张、布片开展研究。
(四) 把实验带回家
科学探究可以始于课堂,但不应该止于课堂。把科学实验带回家,让家庭实验成为课堂探究活动的延伸,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及课外学习的方向和机会,而不是简单一句“请大家回去后继续研究”草草了事。比如,学生知道室内外有温差后,可以继续在家研究室内每个房间的温度是否相同,哪一间最热,哪一间最冷,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启发……
三、 耐心等待学生的思考
1. 当心学生的两极分化
科学探究活动的深度、速度都与学生的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能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据课堂观察,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活动中一直处于积极思维状态。长期下去,不但学生的学习会出现两极分化,而且可能影响他们一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因此,在组织合作探究活动时,要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差异,根据差异,启发小组成员正确分工,使学生认识到分享信息、观念、思考和相互启发的意义,让每个学生各显其能,获得交流的经验和能力。
2. 要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支点
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有时会有不合理、不完善的设计,此时,教师给出的思考支点、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弥足珍贵。
研究《金属的热胀冷缩》时,学生学习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后自然想到加热铜勺,验证铜遇热变大,再放入冷水,验证受冷缩小。教师并没有急于否定,而是放手让大家尝试,结果学生发现用肉眼根本无法发现体积的变化。在全班讨论“能否用尺子量一量”后,教师提出“能不能用把‘特殊的尺子来量一下”,最终确定用刚好使铜勺穿过的环作“尺子”。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方法,还深刻体会到:金属的热胀冷缩没有空气、水这么明显。这样的设计实验过程,可谓“教学无痕”,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了解得很深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整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法、步骤,思考注意事项,改进方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习得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思维,让科学素养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
参考文献:
[1]朱洪亮.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支点[J].小学时代,2012(12).
[2]王芳.实验材料的选择、利用与呈现[J].科学课,2010(7).
作者简介:杨旸,江苏省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