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学实践看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作用

2018-01-30龙再云

考试周刊 2017年72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高中化学

摘 要: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很多,像以实验为载体的呈现方式、活动为载体的呈现方式、小组合作为载体的呈现方式都是很有效的。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例分析了以实验为载体的教材呈现方式。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材内容;理解知识;难溶电解质

一、 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分析

关于教材的内容呈现方式的论述有很多,在这里我们选取几种有代表意义的论述来分析一下。

王秀中在《高中化学新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中是这样描述的: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不拘泥于对具体事实和概念上的陈述,而是注重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过程。

陈娴在《化学教材实验内容的呈现方式》中谈到:新教材中实现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体现在实验、活动与实验、家庭小实验、实验习题等不同的栏目当中。

毕华林教授等认为,通过专著对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他们研究认为,教材内容确定之后,如何组织和呈现内容就成为了教材开发的关键。

……

以上论述表达了一些人对教材呈现方式的重视、看法和建议,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教学实践的研究,我认为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是可行性原则。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它呈现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对于教材的呈现方式,教师要做慎重考虑,比如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学生的思维发展状态,总之就是在教材呈现时要符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具备可行性的呈现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第二个原则就是学生主体性原则。教材的呈现方式虽然有多种,但是如果呈现方式还是完全依靠教师来实现,那这样的呈现方式就是不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我们研究教材呈现方式对学生理解核心知识的影响,就要把学生放在学习中的第一位,只有学生完全参与进来的教材呈现方式才是最好的呈现方式,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做好课堂的引领者、启发者,过多的学习机会应该教给学生们。

二、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材呈现方式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中的一节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专门的化学知识,对于这部分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只需要做好引导和启发就能完成教学任务,那对于教材的呈现方式,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应该以实验的方式来呈现,如果一些内容不好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辅助展示。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一课时)”教材呈现方式设想。

1. 以实验为载体来呈现教材

环节一:导入新课

展示美丽的溶洞和蛀齿图片,向学生提问: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设计这一问题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抛出讲课的主题: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环节二:实验教学

实验验证:

客观真实感受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

提出思考问题:饱和NaCl溶液中再加NaCl固体不能再溶解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这个思考问题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溶解平衡的概念,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实验探究:

Ag+与Cl-反应能否进行完全?

问题:NaCl和AgNO3能否充分完全反应?

此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该如何验证反应是否完全、充分。在这个教学阶段,如果学生有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解决,但不能教师完全做主,还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思考、动手的机会。

实验:向盛有2mL 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 mL 0.1 mol/L NaCl 溶液。

这一实验是验证学生思考正确与否的关键,也是告诉学生学习知识不仅要有猜想,还要有实践才行。

现象: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取上层清液,滴加KI溶液,有何现象?

这个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做好记录,分析问题,最终证明AgCl有无溶解平衡,而且在这一实验中还发现有黄色沉淀产生。

分析本质:

溶解的相对性导致离子间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

通过实验之后就是分析本质了,最后我们要明确:难溶物质存在溶解平衡,所以建立难溶物质的溶解平衡,给出溶解平衡的定义。

环节三:课堂小结

2. 通过实验来呈现教材的教学意义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以往的教学中,教材的呈现都是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种方式比较传统,也是教学中应用最多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已經不符合现在的教学理念了。而将教材以实验的方式进行呈现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使教学形式更加活泼,在实验中学生不仅能自己动手操作,还能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这样的方式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其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一堂课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参与到学习中去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材的呈现任务都被教师包揽了,而学生沦为了学习的“边缘人”。但是在上述的教材呈现设计中,教学方式转变成了学生实验与探究,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自己的小组中进行学习了,在这样的活动中有的学生负责准备实验,有的学生负责记录数据,有的学生准备发言……不管学生负责哪一个环节,他最终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是学习活动里的“观众”。

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影响是不同的。优秀的、先进的教材呈现方式不仅是搞好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关键环节。因此,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材呈现方式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戈娜.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对学生理解核心知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以“难溶电解质的溶液平衡”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2]赵桂芝.基于平衡思想下《难溶电解质的溶液平衡》的教学行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谭永贞.浅谈《难溶电解质的溶液平衡》[J].中国校外教育,2013,(14):140.

作者简介:龙再云,贵州省铜仁市民族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高中化学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