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课程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2018-01-30闭宗庭��
闭宗庭��
摘要: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长期以来各院校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大都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一刀切”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而实施的分层次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本文以中国画课程教学为例,探索如何利用分层教学推动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国画;分层教学;教学改革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绩不再是家长们唯一的目标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工作的中心。中国画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学习中国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审美,还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是,每位学生在美术基础知识、理解领悟能力、兴趣取向上存在差异,传统大班授课模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需要,如何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 分层教学简析
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习者个体差异而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将教学覆盖全体学生。在中国画学习中,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美术天赋、兴趣爱好存在不同,分层教学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即使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获得积极的引导,保证了每位学生平等的艺术发展机会。二是动态调整教学层次,实现学生的最优发展。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的进步发展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层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情况不断调整层次划分标准,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该层次的教学活动相适应,促进学生实现最优发展。三是形成激励机制,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分层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不同学习层次的参照目标,这有效地激发学生向着更高层级教学目标的迈进,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并且分层教学是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开展学习活动,更易于取得成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高学习热情。
二、 分层教学的作用
分层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着许多的积极作用:一是激发了学生的国画学习热情,传统教学模式将能力水平差异较大的学生放到一起,教学活动中老师难以兼顾全部学生的教学需要,而分层教学让能力水平相当的学生聚集到一起,适当的教学目标设置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这为能力较弱的学生建立了学习自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二是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传统“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教学过程,这导致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相符,分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和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这样的教学活动更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分层教学也有助于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老师能够根据同一能力水平学生的共性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国画学习。三是反作用于推动教师队伍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依赖于施教者的主观意愿,课程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分层教学模式倒逼教师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分层教学设计研究。这一教学改革措施给老师们带来了不小的教学压力,同时也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开展学科研究,使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 分层教学设计
1. 对学生分层
对于一个班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水平、接受的家庭教育存在差异,不少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接受过一定程度的中国画教育培训,所以他们在中国画方面的基础水平也各不相同,传统“一刀切”式的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初级阶段的中国画教学难以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有可能跟不上学习进度。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因此在分层教学实施前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层次划分。例如,在中国画课程教学前可以让每位学生提交一份国画作品,老师根据学生当前的国画作画水平将学生划分成基础班和提高班,基础学习班重点学习中国画基础知识,课程进度可以相对慢些以照顾能力弱的学生;提高班则可以安排中国画更深层次的学习,注重对学生国画艺术特长的培养。当然,对学生划分层次开展教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老师还应当定期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对两个层次的学生组成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学生的个人能力与课程教学相适应。
2. 对教学目标分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大纲和班级学生的平均水平来设定的。这样的教育目标一方面缺乏针对性,没有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完全依赖于施教者的主观意愿,很可能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不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热情;另一方是缺乏灵活性,难以兼顾全部学生,以平均水平作为教学目标,则必然导致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依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挫,从而丧失艺术发展机会。因此,中国画教学改革必须从教学目标设立开始,减少对教学大纲的依赖和施教者的主观判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此,必须对教学要求进行细化分割,根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设计教学目标,确保该能力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实现该目标。例如基础层次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中国画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作画技能,并在老师的辅导帮助下画出简单的命题作品;中等层次的目标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中国画作画技法,并能够将已学的知识运用到作画过程中,建立中国画的学习兴趣;高阶层次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将国画理论知识与作画实践相互融通,灵活运用,并进行艺术创作画出富有新意的国画作品。
3. 对教学提问进行分层
在教学中,老师除了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还要通过课堂提问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还能通
过学生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老师的课堂提问通常缺乏对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差异问题的关注,基础较强的学生能够轻松回答老师的提问,并建立起学习自信,但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常常不能应付老师的提问,使课堂气氛陷入尴尬局面,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老师在设计教学提问时也应当对其进行分层,利用课堂提问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中国画学习。例如对基础层次的学生可以针对中国画的基本理论进行提问,加深他们对基本术语的掌握和理解;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对具体的某幅国画作品进行品评,让他们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而对于高阶层次的学生则要注重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根据特定主题进行国画创作,并对作品中的思想内涵进行阐述。endprint
4. 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
中国画课程学习主要依赖于笔墨实践,适当的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运用。但是每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不同,作画技法运用的熟练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也很有必要,以确保美术作业能够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适应,达到知识巩固和技艺练习的目的。例如给基础层次的学生布置的作业主要是对经典书画作品的临摹练习,让他们对照经典,熟练掌握各种运笔技法;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则可以针对性地开展专项作画练习,例如绘画动物,可以让学生描绘同种动物的不同形态,让他们在作画中比较其中神韵的差异;对于高阶层次的学生则可以加强他们创作能力的培养,因为这部分学生已经基本熟练掌握了中国画的作画技法并且能够灵活使用,老师抛出一个作画主题,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使他们学会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5. 对学生评价进行分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最终的期末考试是衡量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成长过程,没有看到学生的进步情况,处理不当很可能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指导和帮助学生正视学习问题、纠正学习错误的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后,还应当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客观性,给予学生更多的正向激励。一是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基础层次重在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中等层次重在对作画技能的运用,高阶层次重在绘画中的创新点,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二是要把学生的进步表现情况纳入评价范围,将学生课程开始前和课程结束后的作画水平进行比较,对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较高评价,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中国画的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能够在班级内部树立学习榜样,带动周边学生一同进步,避免因过高的目标设置给能力较弱的学生造成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1]冯化友,华国栋.分层遞进教学的理论及探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4(06).
[2]于宏,宋延敏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4(6).
[3]刘冰.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03).
[4]赵丽静,唐思群.中小学美术课欣赏与评述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05).
作者简介:
闭宗庭,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州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