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运用

2018-01-30杨一婷��

考试周刊 2017年75期
关键词:课堂语言大学语文教师

杨一婷��

摘要:大学阶段是大部分同学重要的提升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初高中时期的“强制性”学习不再出现,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性、选择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倾向于进行独立的判断,对问题深入探究以及批判性思考。《大学语文》这门课作为大学必修课程,必须承担一部分这样的责任。而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课堂上,尤其是语文课堂中,不仅有传情达意的效果,更兼具扩充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作用。本论文旨在研究大学语文课堂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及课堂语言应如何运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

研究背景:在本科期间进行课程学习时,研究者注意到教师语言与课堂气氛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认识到教师课堂语言在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方面占有一定比重。而大学期间是一名学生进行专业化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其提升个人素质,完善人格并为进入社会做准备的关键一环。由于学科性质以及研究的准确性,本文决定将研究范围定于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师语言艺术的分析。

一、 语文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运用的语言是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语言,不能具有随意性。它在传递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也可以使教师有效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并改正一些在中学期间形成的一些有偏差的人生理念。虽然,很难明确地以图表形式展示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呈正相关的,但只要教学中有语言的运用,其作为思想传递的工具,势必有其重要性,它不仅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影响,也将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学习甚至是人生态度。

二、 课堂语言是保证教师展开教学的重要媒介

课堂语言的艺术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并且通过语言的交流互动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课堂语言的运用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及其教学能力高低的外在直接表现。所以说课堂语言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积累以及思想的表达方式,更是教师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内容讲解,课外知识补充,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都离不开语言的有效参与。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通过语言这一工具在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逐渐的从思维角度、语言组织等方面影响学生,令其感知语言艺术表达的魅力,使其对语文产生持久的兴趣,达到语文这门科目教文育人的最终目的。

三、 课堂语言是培养师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再认知,提高教师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表现教师课堂反应能力,体现其文化积淀与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综合实力。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既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师对教材内容、对学生以及周边事物的全面认识,又能强化教师对问题分析与判断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敏锐性,从根本上增强教师的从教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课堂语言,对学生循循善诱,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在重视语言艺术性和内容正确性的同时也注意语气、语调、停顿与节奏。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可发现,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的语文教师,其课堂语言不仅拥有趣味性,充满变化,也应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科学性,这就说明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对教师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期待,同时这也就对教师的课堂语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 课堂语言对塑造学生良好品格具有重要作用

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课堂语言。课堂语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都必然输入的语言信息,长期的语文学习必然会使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而教师是除了父母之外与学生每日进行思想碰撞的重要角色之一,是每个学习阶段的学生都倾向去模仿的对象。尤其是在大学阶段,学生有了自己对问题的判断能力,教师的语言就更是奠定学生思维升级的台阶,成为了“抛砖引玉”之“砖”。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注意自己语言的运用,不能一味地追求课堂轻松的氛围而导致语言内涵的缺失。良好的课堂语言的运用可以为学生塑造良好品格,而优美有意蕴的语言具有心灵净化、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受到人格、品格的洗礼与陶冶,提升品性。

五、 大学阶段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运用

(一) 教师应注重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大学语文》课程是教师语言集中表达的场所,由于学科性质,教师担任了引导学生学习的责任,并需要在课堂仅有的时间内增加学生文化内涵以及增加其在课外时间知识积累的可能性。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将“人文性”和“基础性”作为对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并颇有深意地将“人文性”特点前置。所以大学教师应将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文化素养不只是学校教授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也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类的知识。教师在讲授原文内容的同时,尽可能的将历史文化、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渗透其中,使得一节课变得更加立体丰富。并且《大学语文》求真、求善、求美的本质属性和以学生为本、建立和谐校园的时代趋势,同样要求课堂要充满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指教师在对教学内容作理性思考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反映人性光辉和人生价值的思想底蕴,并通过考究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使教学过程充满人文色彩。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自己的学科定位的过于单一,局限于一堂课之中,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二) 教师应合理分析课堂语言风格

大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传情达意的工具就是课堂语言。而《大学语文》课程因其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知授人的学科特色,在发挥这些作用方面更是独占鳌头。因此教师在每次在上课前认真的备课并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使用精心设计和组织的授课语言,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突出《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色彩都十分重要,同时也有着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教学目标的作用。大学本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中的教师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而是应在原有文章的基础上加入教师本人对文本内容以及写作背景之间的联想和探究。教师只有学在人前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思维外延先一步进行思考,才能将课程中通过语言教授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内涵相结合,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和净化心灵的效果。并且,一名教师若是想在大学这样学术氛围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有效教学,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课堂语言的风格,和文本内容有效结合,从而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达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这里的语言风格并不是指“哗众取宠”盲目追求课堂氛围的语言,而是“幽默性”“故事性”“哲理性”或“抒情性”的语言,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语言风格进行初步分析,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定位以及对不同文本内容的诠释,同时也更能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 教师课堂语言应具有综合性

语言本就是综合的,富有变化的,要求教师对自己语言进行分析,并不是意味着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局限于哪一种风格之内。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应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产生“额外”效果,使教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使课堂富有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新意。课堂教学活动程序基本上分为起始、展开、结束三个阶段。因此,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师语言的篇章结构也分为导语、主体语和结束语三个部分。这样的结构区分并不是要求教师像作“八股文”死板的强调每一个环节,而是给大学语文课堂语言运用一个基本的方向。大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不应是毫无逻辑,没有思考性的生活口头语,而应是清晰地有序有重点且拥有篇章结构的整合语言。在整体的教学知识传输中,若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语言能有一定的了解和定位,那么在与具体课程内容相结合的过程中,他就能根据课程内容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逻辑链,这对学生融入课堂和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

经过本文的初步分析可知,大学语文课堂语言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学习人文社科知识以及培养人文精神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大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不仅应拥有自己的定位,也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显示出其综合性和变化性。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情感性、故事性,教师教学方法的生动性以及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悦且富有激情,成为他们长期研究与学习的动力,并持续发展为审美需要和生活需要。所以合理课堂语言的运用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使他们学习时因文悟道,循理究情,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雷艳.试论大学阶段语文教师语言教学的艺术表达[J].语文建设,2014.

[2] 李延龄.让课堂充满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表达艺术刍议[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

[3] 徐欢颜.浅谈大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J].语文学刊,2014.

作者简介:杨一婷,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语言大学语文教师
最美教师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教师如何说课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语言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