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1-30徐余生

考试周刊 2017年70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摘 要:隨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随着新课程理念教育观念的确立和发展,对创新能力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今的教育已经把思维培养、智力开发,创造性思维塑造作为学生终身成长与发展的教学目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智力活动对学生素质具有较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艰苦而又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所以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启蒙、指导教师的我们必须打破陈旧腐朽、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开辟一条启发学生全方位检索知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新路。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一系列讲话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是人类的希望,民族的希望。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中学教育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笔者将围绕“在高中历史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历史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西方史学家曾说“历史需要艺术家的天才,科学家的组织和分析能力,研究者的敏锐与勤奋,以及哲学家的真知灼见”。这说明需要具有创新思维。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发散性思维是历史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而创新思维与发散性思维之间密不可分。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思维方式的重要阶段,而在高中阶段配合学科课程的学习,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方式的做法正符合了学生成长的规律。但对于高中生而言,要求其有前所未有的创造发明是相当具有难度的。高中历史教育需要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从而使其具备持续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将来大学的细分专业学习、乃至更加深入的学术性研究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广大中学教师是一个全新课题,高中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主要分为四个过程。

一、 课余历史知识储备;二、 课前预习;三、 课堂学习;四、 课后复习,做习题。针对以上罗列的四个学习过程,笔者提出点见解与建议。

一、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累历史知识、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具体来说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历史故事如《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白话史记》;观看《百家讲坛》如易中天的《品三国》、袁腾飞的《两宋风云》等有关历史的讲座;以及由历史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如《太平天国》、《武则天》、《大决战》、《建国大业》等。在课堂的讲解中教师穿插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如岳飞堰城大捷、石达开大败湘军;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历史怀有兴趣,抱有探索之心,才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这门学科。作为历史教师,应该经常性地尝试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

二、 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

实践证明,愉快的教学使学生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心境愉悦,情绪饱满。传统的历史教学多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师“一言堂”,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今教学发展的需要,需要转变这种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素质教育强调“交流与合作”,即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为适应这种学习方式,教师在实施具体的教学时,要注意融洽处理好师生关系,双方互相协同合作。具体的做法有以下:(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前提是独立思考,想人之所未想。课堂上是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较佳场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一位历史人物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出于哪些因素做出了重要的决定等等。(2)鼓励学生交流表达。课堂有学生与老师这两个主体,教学是知识的双向输出与输入的过程。教师若在课堂上垄断发言的机会,实行“一言堂”,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降低、参与度下降。为转变这种不利的局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以理解和宽容的心态面对具有思维与个性差异的每一位学生,为学生搭建自我表现的平台,腾出部分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和自由来充分地表达意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调动畅所欲言的积极性。

三、 通过习题设计激发学生深度思维及创新能力

无论课堂教学怎样优化,要发展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离不开精心编制的各类习题。习题是学生们巩固课堂知识,拓展思维深度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习题设计中增多开放性习题,给学生留出较大的思维空间,促使他们以问题为出发点,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灵活的思考历史问题,挖掘其创新潜能。例如高考试卷中的开放性试题,其答案具有非唯一性和不确定性。

四、 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自由的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这段话说明了创新思维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一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二要善于用教材教会学生创新地学习。开放性学习,注意从多方面获取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发问,提倡学生质疑问难。三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提倡自由思考,对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 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考察、研究

意大利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克罗齐(公元1866—1952年)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研究要重视实地历史考察,考实地历史考察的重要对象包括古墓葬、古建筑、历史遗迹、革命遗址等等。进行实地历史考察,是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学生置身于北京紫禁城观看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中国历代文物国宝,或是在古老的长城上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是在西湖边观赏湖光山色,或是在京杭大运河的古道上漫行,一定会情不自禁地为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自豪!实地历史考察不仅给我们以历史知识和美学享受,同时还能陶冶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提高我们的历史使命感。

六、 开展研究课题,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应该是确定研究的课题。课题,会促进学生思考,会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其次让学生会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可以上图书馆收集资料,也可以采访当地生活阅历丰富的老人,提倡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历史。这些都会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我国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开展创新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现代化人才。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增强教改意识,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加大力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标新立异,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戚裕.对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5(3):27-28.

[2]王建林.中专历史教学之我见[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3):83-84.

[3]孙树清.论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J].考试周刊,2013(27):133.

作者简介:徐余生,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福建省建瓯第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