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从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质疑

2018-01-30宋春莲��

考试周刊 2017年75期

宋春莲��

摘要:创设愉悦轻松的环境,让学生敢于质疑。引导学生从课题、关键处、表达处质疑,引导学生的学习层层深入,课堂高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放胆质疑;课题质疑;关键处质疑;表达处质疑

会提问的学生才是会学习的学生。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这样针对性强,课堂高效,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那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

一、 鼓励学生放胆质疑

现在的课堂学生基本没有问题。我曾做过调查学生没有问题的原因,孩子们回答普遍的原因一是不敢问,二是不会問。

要让学生敢问,首先要创设轻松愉悦的质疑环境。刚开始,教师的期望值不能太高,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甚至不是问题,也不能嘲笑。始终微笑着迎接学生的每一个提问。这点对于孩子养成质疑的习惯尤为重要。我在教学《母亲的恩情》一课时,有学生提出:“孟郊出远门干什么?多长时间才能回来?”这类疑问与文章的内容、主旨关系不大,但我没有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更没有批评,只是微笑着告诉学生,此类问题可以留到课后自己去研究。如果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大肆表扬,让学生尝到提问的甜头。这样不论学生质疑的好还是不好,他们都敢于质疑,乐于质疑。

二、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一) 课题质疑,抓住重点

课堂时间很宝贵,大多数老师都不敢让学生提问,怕白白浪费时间。我也曾有过类似的担心。后来我尝试慢慢引导,逐步放手。我引导学生首先从课题进行质疑,这样学生的质疑能围绕文章的主旨进行,有的甚至还关注了写作方法,令人感到欣喜。

比如学《“黑板”跑了》,我刚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孩子们就抢着发问:“老师,黑板没有腿为什么会跑呢?”“这真的是黑板吗?”“老师,黑板为什么加双引号?”……我心中窃喜,没有回答,而是接着反问:“是啊,黑板为什么加双引号?答案在书里面,看谁能把它最先找出来。”孩子们抢着去读书,争着找答案。“老师,我知道了,这里的‘黑板不是真的黑板。”“那是什么?”我追问。“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老师,安培也太粗心了,还科学家呢,竟然分不清是马车车厢的后壁还是黑板。”“不是安培分不清,而是因为他太专心了,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从哪些地方可看出安培的入迷、聚精会神呢?”这样轻松地就触及到文章的重点。

(二) 关键处质疑,理解主旨

学生抓住关键处,随机质疑,有时可能仅仅是一个词语,就能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学《蜗牛的奖杯》,在教学第二自然段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老师,遥遥领先是什么意思?”这时,我及时鼓励道:“你很会思考,谁愿意帮他解决?”一个学生马上举手:“书上说了,是甩下了所有的对手。”我拿出来事先准备好的小动物头饰,让学生在黑板上贴出蜗牛遥遥领先的比赛场面。前面的两位同学贴的都是紧跟着的情形,第3位同学上台后,将其余动物贴的位置拉蜗牛很远。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贴,他说:“我从遥遥看出蜗牛赢其他动物很轻松。”听了孩子的回答,我说:“看来同学们真会读书,能从文章的一个词语去进行分析,老师为你们的回答感到自豪。刚才提问的同学懂了吗?”他点点头。教学继续进行,过了好一会儿,刚才提问的同学又举手问了:“老师,蜗牛是飞行冠军,那它现在怎么不会飞,只能爬行了呢?”我马上表扬说:“这位同学学习时那种钻劲,执着,老师非常欣赏,对不懂的问题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也正是这篇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想让老师告诉你还是自己读书解决?”“自己解决!”听着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我心里乐开了花。

(三) 表达处质疑,指向写作

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终总结时,我让学生关注这篇文章的写法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思考一段时间后,张锴鑫高举起小手:“老师,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我满怀期待地说:“好啊,说说看。”“老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第三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是两棵樟树。第四自然段写的是樟树的样子,可不可以把这两段合在一起写。”这问题很有价值,我激动地说:“同学们,我还从未关注过这个问题,谁来帮张锴鑫解决这个难题。”话音刚落,陆含韵立刻举手说:“我不同意,第二自然段的结尾宋庆龄的话‘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她并没有说这是两棵什么树,第三自然段的‘这是两棵樟树是紧随着第二自然段说的。”

另一个同学也补充道:“我也不同意3、4段合起来,因为第3段是对第二段的解释说明,是解释宋庆龄奶奶舍不得的是什么树。”也许是受发言同学的启发,又有一个同学发问:“老师,那不如直接把宋庆龄奶奶的话‘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加一个字,改成‘我舍不得这两棵樟树,这样第三自然段‘这是两棵樟树。就可以去掉,这样改简洁明白多好啊!”这个问题出乎我意料,太精彩了。孩子们显然也同意这种改法,没有一个投反对票。看来需要我出场了,“孩子们,别急着发表你的高见,结合课题谈谈你的看法。”话音刚落,有孩子迫不及待地举手了:“老师,不能这样改,这篇文章写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明樟树很重要,这样改,强调不了樟树的重要性。”“这正是我想说的,你是我的知音。”还没等我夸完,又一个孩子不依不饶:“老师,既然‘樟不能加在宋奶奶的话里,那可不可以把二三段合在一起写呢?这样解释说明很衔接。”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我意料,我心中窃喜,“这样改你们同意吗?”“不同意,第三自然段单独成段,是为了突出强调樟树的重要性,如果跟第二段合在一起,起不到这个作用。”

作者简介:宋春莲,江苏省新沂市实验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