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基础训练教学质量标准制订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8-01-30马春利
摘要:制订工程基础训练质量标准对于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科学有效地建立质量标准与规范,以适应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我校制订工程基础训练质量标准的实际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教改;工程基础训练;质量标准
一、 引言
在大学工科教学中,工程基础训练是大学生初始接触工程实际的基础实践课;是未来学习专业课程的入门实践课,其基础地位不可动摇。本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与项目繁多,教学与考评中,要测试其动手能力,要考查他们的劳动态度,严谨、实干、科学的工作作风,还要考查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协同精神等诸多基础环节。因此,规范工程基础训练教学并建立教学质量标准的目标就愈发显得迫切与必要。
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大背景下,现代工程基础训练已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金工实习》课程,不能停留在仅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上,这已不能满足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先进的机床设备的引进,硬件设施的改善,教学目标的再定位,要求我们在强调基础性训练的同时,还要体现其实践性、先进性和系统性、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要贴近现代工程制造实际,并结合制造技术发展现状,采用工程制造设备和工业测试仪器仪表,将制造工业中产品设计、物料选择、生产计划、生产过程,甚至质量保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一系列相关活动和工作综合为一个教学系统,以求达到对学生工程基础训练的目的。
具体来说,为综合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工程基础训练中,常以某一训练项目的完成为中心,这样为学科“专业内知识”的综合与学科“专业间知识”的交叉融合成为可能,比如,输出轴的加工制作。此外,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学生实践的自主性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如训练时间;教学硬环境和软环境更可靠、更安全、更实用。如,安全操作规程等管理人和物的制度上墙,设有安全培训课时和操作安全员和设备专人管理机制,设备的日常维护保養及设备故障时能及时维修,以保证项目完成时间和制作周期。此外,它的多考评内涵为各类学生的基础性培养及不同学科专业潜在应用与创新人才的发现提供了机会。
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基础训练系统,客观上必须建立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标准与规范。只有这样高校才能适应现代工程训练中心人才培养要求,适应当今乃至今后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二、 教学标准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以上分析,工程基础训练系统教学标准建设基础性强、任务艰巨繁杂、涉及专业多;同时,制定工程基础训练教学标准,同行多、类比性强,为了充分保证基础工程训练建立的教学标准科学严谨,充分保证其现场实施的有效性和广泛的适用性、示范性,并为其他实践教学环节所借鉴,一年来,我们中心在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与规程的实际工作中,结合教学实际和兄弟单位的经验,组织多次研讨,总结了一些看法如下。
1. 提高思想认识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体制及功能定位等原因,工程基础实践教学一直是只强调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上,而忽视了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检测手段,在一个开放的软硬件环境中去系统地解决现实工程环境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这和当今现代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目标是不符的。这种思想有碍于工程基础训练,更有碍于工程基础训练教学标准的建立和规范实践教学。所以,要首先在领导班子和普通教职工中采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让教职工认清形势,并最终在思想上强化以教学标准为准绳的基础性工程实践育人意识。
2. 加强质量标准知识的培训
要组织全员培训,特别是教学标准制定组成员要加强学习标准建立的基本知识,重点组织学习表述质量标准体系的基本知识及术语的使用,格式的编排;质量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本部门标准的总体概括,制定标准的目的,思想方法等。比如要建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方法;要在执行标准时全员参与等等。在此过程中,可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做法进行学习,以加深教职工和教学标准制定组成员对制定标准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3. 全员参与,集思广益
在教学标准建设中以及在后期执行和完善中,要始终围绕着教学标准这一主线,主动开展多视角多层面的调研,各部分要主动采用各种形式,在标准建设中,不漏项、广开言路、勤走方;可采用谈话、问卷、网上征集意见和建议等形式向学生或职工特别是老教职工、各路专家学者征求看法。从学生到教职工,从校上级领导到下级多年的普通教职工,并尽可能多地走访中心内外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承担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实习指导人员,查找制约中心教学质量的因素,对梳理后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分析、剖析根源,通过开展教学组内及与相关人员一起的专项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并写入质量标准中,切忌闭门造车或拿来主义。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经得住理论的推敲,还具有较强的现实亲和力和可操作性。而不只是撰写在书本中,张贴在墙壁上。同时也会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4. 制定教学标准要有前瞻性
标准制度要面向未来,基础工程训练教学标准更是如此,特别是在我国提出制造强国战略和产来转型升级期间,我们要主动跟进。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工程基础训练教学标准制定中,即要从本单位、本教学小组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投入的师资力量、场地,设备规模,开设的训练课程的多少和用时,学生的受益面大小,因地制宜的制定质量标准与规程,又要考虑到其未来的发展与国家的规划,制定的教学标准不但具有实用性,还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可推广性。不但对现有的实习有指导作用,还对未来的教学内容、评教体系、考评体系的发展趋势、需求空间起到引领作用,以彰显工程基础训练中的“基础”二字的内在活力。
如,传统金工实习师资知识结构不合理、人员老化。在制定标准时不应单纯以目前的师资队伍状况划定教学内容。而应兼顾未来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配置来制定教学标准,以利于教学标准的实施或未来实施细则的修订和完善,而不至于早早失效。endprint
5. 要把制定教学标准的过程,当成一个提升教学空间的过程
比如,虽然近几年,学校加大了对基础实践教学投入,基础设施设备不断增加,教学手段和方法有了很大改进,训练项目不断增加,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实践的内容不断拓展和丰富。但作为传统的金工实习中涉及工种和内容繁多,且多沿用传统教学内容和模式,例如,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大多也只是把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搬上了银幕,例如,多年一贯的钳工实习中制作小榔头和车工实习制作小锤杆等。虽有一些新工种和新工艺介绍,而鼓励学生创新训练的内容相对较少,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影响了学生兴趣和实习效果。所以,我们在制定工程基础训练教学标准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应适当地增加一些鼓励学生实习及提高实习效果的创新型训练内容,可组织参加一些竞赛活动。这也体现了实践教学多样性和分层次教学的理念。
6. 要把制定教学标准的过程,当成指导教师普遍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充分调动指导教师执行质量标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但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高水平教学标准的需要,也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制定教学标准这一有利时机,号召教职工学习本专业、本工种好作法,学习其他院校同行们好经验;制订出高水平工程基础训练教学标准的同时,又能让每一个指导教师都能准确把握其精髓;要采用多渠道、多途径进行教职工的继续教育培训,加快工程基础训练的教学职工知识更新,稳定与发展教职工队伍,把现有的指导教师们培养成不但会动手,还会动脑,会教学,懂标准、有创新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努力挖掘出工程基础训练本身所固有的巨大潜力。
三、 结论
在不断引进国际先进工程教育模式,强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当今社会,工程基础训练将会以其基础性地位,广泛的适用性、成熟的训练模式、易于与先进制造技术实现无缝对接而著称,工程基础训练教学标准的从无到有,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
以上,仅从宏观角度谈了几点看法。我们认为,在制定工程基礎训练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和规程时,首先要思想重视、组织周密,要树立全员参与思想,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内涵。把制定教学标准作为彰显基础性训练内容的良好契机。我们的基础性训练质量标准制定做好了,将有利于促进其他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的修订与完善,更好地规范和促进基础训练课健康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金属工艺学教研室.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清华大学金属工艺学教研室.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3]李双寿,李生录,严绍华.工程实践与创新教学探索与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马春利,河北省保定市,河北保定华北电力大学工程训练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