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岗位对接

2018-01-30林勇新

考试周刊 2017年68期

摘要: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实施校企合作专业能力培养与岗位对接的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全面合作,联合制定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合作建设师资队伍,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对接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储备,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关键词:专业实践能力;岗位对接;能力评价

一、 课程改革背景

2016年2月2日,福建省教育厅颁布了《关于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通知》,根据文件精神:“转变教学方式,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实习实训环节,校企对接技能岗位要求,主干专业课合作行业(企业)参与率达到100%”。

我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A类培育项目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是我校的主干专业。按照示范校的建设要求,市场营销教研组深入企业调研,发现市场营销专业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不对接,并广泛论证,决定实施校企合作专业能力培养与岗位对接的教学模式。

二、 理论依据及定义

能力本位教育认为确定能力目标应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它是以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

所谓校企合作市场营销专业能力培养与岗位对接的教学模式,即: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定期到企业见习、实习,或者直接参与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运作,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实现岗位对接。

三、 实施原因

中职学校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企业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实际运作能力、工作发展能力的提升,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不对接情况。

(一) 培养目标不明确,能力定位不对接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是未来的销售员、销售主管、部门经理,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目标是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其核心能力包括市场调研能力、促销推销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和营销策划能力等。中职学校在平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培养目标不明确,能力定位不对接的问题。以我校为例,市场营销专业课只强调理论学习,模拟训练脱离实际,忽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脱节。

(二) 教学手段陈旧化,能力要求不对接

我校市场营销教师全部为毕业于商贸院校的大学生,由于缺乏专业教学实践经验,授课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陈旧落后。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一课为例,过于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等,花了大量授课时间在不必要的公式推导过程,与企业市场调查实战结合不紧密、不能突出专业人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要求的部分。

教学内容处理方式过于单一,以学校《现代推销学》一课为例,各类推销案例数量多,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仍采用“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手段,即“教师示范推销——学生模拟推销——教师纠正——学生再次模拟推销”,这种处理方式使学生逐渐失去专业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对接岗位能力要求。

(三) 教学评价片面化,能力评价不对接

学校对学生市场营销能力的评价采用传统办法,以试卷或老师的现场测试为主,未能与学生自评相结合,不能客观反映实际工作能力,未能引入校企业联评,不能考核到岗位能力要求,能力评价上单一片面。

为此,我校研究采用校企合作市场营销专业能力培养与岗位对接的教學模式,共同制定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实现专业实践能力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对接,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保障了学校、企业、学生等三方互利共赢。如下图:

四、 实施过程

(一) 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能力定位

市场营销教研组深入多家企业进行调研,与企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广泛讨论合作培养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关论证,最终统一意见,以省教育厅颁布的《关于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通知》为契机,合作培养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学生,签订培养合同书,合同充分体现培养目标、能力定位、学生身份、经费保障、实习保障、就业保障等方面要求,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二) 合作建设师资队伍,提升实践指导能力

校企合作市场营销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企业实践,运用先进教学法,优化教学手段,提升实践指导能力。

1. 大力开展企业实践,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首先,学校加大教师的企业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锻炼,校企共同打造一支专业实践能力与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其次,不定期地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到校讲课,壮大营销专业的师资力量,弥补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提高双师型比例,优化专业教师结构。再次,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教师和企业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共同指导,并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水平。

2. 运用先进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手段

市场营销教学广泛运用各种先进教学方法,比如“分层次教学”“体验式教学”“PBL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开展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以“体验式教学”为例,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置于广告促销、商品演示、推销洽谈、商务会议等情景之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实战角色,体验模拟实战带来的成就与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未来的工作岗位中。

(三) 对接岗位能力要求,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中职市场营销教学大纲与企业用人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开展校内外实训,构建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endprint

1. 优化课程设置,实施项目教学

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上,以推销策略与技巧、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与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商务谈判等课程内容作为项目实训内容,满足社会需求,即与岗位能力对接。如表1:

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等,实施项目教学。以模拟商务谈判为例,如表2:

项目实训过程

(1)开局(5分钟以内):互相介绍,阐述相关信息,营造谈判气氛。

(2) 磋商阶段:(时间为10至13分钟):这个阶段是整个模拟谈判最主要的一个阶段,谈判双方可以充分发言,综合运用各种谈判策略。

(3) 谈判终结阶段(时间为5分钟):谈判双方把握底线,适时运用折中调和策略,达成协议。

2. 开展实训工作,对接实践能力

项目实践教学,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定期从企业聘请有深厚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营销专家和一些成功的营销人员来校开设讲座,共同分享经营理念和成功经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针对性地开展校内专业训练,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践,对接学生实践能力。

3. 构建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完善专业实践能力评价

“职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一项职业所必备能力,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等。”学校应注重学生实践过程评价、岗位能力评价、学生个人评价,与企业共同构建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人员由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学生等组成,评价结果作为企业录用依据,也可为学校今后制定教学改革方案提供依据。如表3:

总之,实施校企合作市场营销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对接的教学模式,保障了学校、企业、学生等三方互利共赢,提高了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办学质量,实现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对接,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储备,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李淑梅.基于岗位能力对接的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4):176-177.

[2]鄧承忠.论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与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2(9):317-318.

[3]梁乐.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市场营销教学改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6):110-111.

[4]袁大鹏.二元培养模式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建设研究——以石家庄外事职业学院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林勇新,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南安职业中专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