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脑教育在数学问题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30瞿珏
瞿珏
摘 要:在全脑课堂的教学理念下,文章以实际教学为例,尝试用全脑课堂的四个维度,即“学为主体、思为主线、练为主攻、效为主旨”来指导数学问题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全脑课堂;数学思想;维度;问题;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2-0029-01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如果一味套用数量关系来解题,会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如何改善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是摆在每位数学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一、角色表演,学为主体——趣味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书本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妈妈买了6个苹果,付款30元,找回6元,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元?教师让学生读题后分角色表演,并给他们录像,于是整个课堂立刻灵动起来。生1:我是买苹果的人。生2:我是卖苹果的人。生1:我要买6个苹果。生2:给你6个苹果。生1:谢谢,给你30元。生2:找你6元。生1、生2:请你帮我们算出每个苹果多少元。如此重复表演几轮后,学生们恍然大悟:“老师,买苹果用了30-6=24(元),1个苹果是24÷6=4(元)。”表演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鲜活起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说一句话,而是让学生在表演中顿悟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样的教学真正做到了从书本走向生活,还使学生的左右脑完美结合,让表演与逻辑思维有效统一。
二、思为主线、练为主攻,思中有练、练中有思——逻辑美
《课标》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汽车上有35人,9人下车,12人上车,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教师可让学生表演乘汽车的场景,让学生体会上车人数增加用加法,下车人数减少用减法。演完之后,学生马上回答出答案。生1:35-9+12=38(人)。生2:我有更简单的方法,从表演可以看到,上車的人多些,多3人,所以车上人数为35+3=38(人)。师:(有的学生一脸疑惑)谁听懂了?生3:12-9=3(人),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多3人,那车上就比最初多3人,现在人数是35+3=38(人)。师:是这样吗?我们再演一遍上车和下车。然后,学生只演上车和下车,学生们的关注点全部集中到上下车的人数上。演完后,学生们顿时欢呼:“对呀!是这样的,好算多了!”为进一步拓展知识,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汽车上原来有35人,12人下车,9人上车,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生4:计算方法跟刚才一样,只不过是35-3=32(人)。师:为什么一样呢?生5:还是用12-9=3(人),算出下车的人多3人,那车上比原来少了3人,就是35-3=32(人)。学生表现欲强,思维灵活、多变,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全脑课堂理念下,教师紧紧抓住那一刹那的火花,让学生在思中练、练中思,激励学生往更深层次探索,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彰显数学的逻辑思维之美。
三、效为主旨——成功体验情感美、数形结合美
《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展示、达成)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3行梨树,每行6棵,一共有多少棵果树?生1:此题可以用画图方法来解。(生在黑板上画,图略)师:谁看懂了?生2:从图中看出苹果树是4行6棵,就是4×6=24(棵),梨树是3行6棵,就是3×6=18(棵),最后再把它们相加。生3:还可以用4+3=7(行),先算出一共有7行,再用 7×6=42(棵)。就这样,此题在学生们的画图、谈话中迎刃而解。通过探索,学生弄懂了这类型题的解题模型,思维得到了发展,较好地诠释了“效为主旨”的全脑课堂的达成目标。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穷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们利用各种感官感知数学知识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学习到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并获得了成功体验,激发了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四、结束语
总之,数学教学应以全脑课堂的四个维度为理念,力求在数学问题教学中还原真实、朴实、本真的数学世界,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问题是生动的、灵动的、有生命力的,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学习数学是美丽的。
参考文献:
[1]孙茂勇,张建勇.试论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教育观察,2017(03).
[2]刘慧群,雷鸣强.全脑开发:一个优化教育交往的基本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