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探研

2018-01-30崔丽

成才之路 2017年32期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渗透方法生命教育

崔丽

摘 要:学校的教育必须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合乎教育本质要求。应教会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生命,鼓励学生积极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引领学生与其他生命和谐共处,启发学生关怀未来生命的发展。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物学教学;渗透方法;生命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1;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2-0031-01

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生物学,应当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生命教育,教会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生命,鼓励学生积极创造生命价值,引领学生与其他生命和谐共处,启发学生关怀未来生命的发展。

一、教会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生命——认识生命

什么是生命?这是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首要问题。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教材《生物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在一开始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就告诉学生,尽管动物和植物在形态和结构上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通过后面的学习,学生逐步探究出细胞是由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物质有序组织在一起的,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生长、分裂和分化等的规律。这样层层铺垫,促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是由物质组成的,即使人类特有的高级活动——思维也是以神经细胞等基本结构为基础的。如果生物体不能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其生命力就会受到损伤,甚至死亡。结束的生命不会再生,生命只有一次。只有理解物质组成了生命,生命的存在是以物质的存在为前提的,学生才能从科学角度认识生命,才能在后续的人生生涯中不受封建迷信和邪教的侵袭,并养成注重科学营养膳食、保健就医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鼓励学生积极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珍惜生命

近年来的报道显示,一些青少年有时会做出漠视他人或自己生命的极端举动。分析其原因,其实是这些青少年大多不珍惜生命的宝贵,遇到烦恼和失败时不能及时自我调节或寻求帮助。所以,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无疑是生命教育要承担起来的重要责任。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相关内容,带领学生认识和了解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的作用,告诉学生即使是微不足道、肉眼不可见的细菌等微生物在生物界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讲解“动物的社群行为”时,可以强调蜜蜂、蚂蚁和黑猩猩这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们在群体中有严格的组织性和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从而保证种群的正常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也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人类社会要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努力,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成员在社会中都有着自己的作用。个体既要认识自身的价值,也要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避免在社会活动中迷失自己。这可以让学生感悟自身的生命价值,从而珍惜生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调查、主题小报制作、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多进行实践体验,鼓励其在群体中表现自己,创造自己的价值。

三、引领学生与其他生命和谐共处——尊重生命

人类的生命与其他生物的生命构成一个互补的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在生命教育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引领学生尊重除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学会与其和谐相处。例如,讲“鸟类”时,教师播放一则鸟儿迁徙过程中遭到猎杀的视频,这会引发学生的愤怒之情,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人类该怎样和鸟类相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与其他生命和谐共处的理念。又如,初中阶段的一些实验,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用模拟实验来代替,如了解“鱼鳔的作用”时,可以教学生自制鱼的模型进行实验,而不需要将鱼宰杀。对于一些不得不用小动物来做的实验,如果实验方法和技巧选择得当,并注意动物的善后处理,同样可以给学生留下尊重生命的印象。在学生心中种下尊重生命的种子,可以使学生善待自然界的生命,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

四、启发学生关怀未来生命的发展——超越生命

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学生会了解到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现实,而锐减原因就是人类对其他生物生命的漠视及其他生物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并肆意破坏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后代将没有资源可用。人类只有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才能解决目前的困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想是不侵害后代的发展与利益,同时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当下与未来矛盾的方法。这就要求生命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珍惜、尊重现有生命,还要启发学生关心未来生命的发展。在生物学教学中有许多相關资源可用来加强此方面的教育。比如,将“温室效应”的形成与煤炭、石油等燃料的无节制开采使用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相联系,使学生形成注意节约资源、敬畏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五、结束语

正如泰戈尔所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在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合乎教育本质要求的。生物教师应该动用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学科地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强生命教育,为学生能够提升生命的质量、获得生命的价值做出贡献,让自然界无比珍贵的生命之花越开越旺盛。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

[2]刘欢.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学教学渗透方法生命教育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初中历史岳麓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