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活动经验 落实活动目标

2018-01-30曾福珊

考试周刊 2017年72期
关键词:旧知积累经验

摘 要:文章分析了如何把握活动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掌握数学新知,落实教学活动目标。

关键词:经验;旧知;积累;探究

激活原有数学活动经验,经历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不断积累新的数学活动经验,利用已有的旧知和学习方法,解决认知困惑,完善知识模型的建构。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获取了感性认識,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利用观察、操作、比较和归纳,以及抽象概括的活动过程,把数学现象中得到的感性认识内化为理性认识,探寻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方法和策略,沟通和整合已有的知识点,形成学习和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发展数学学习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确保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目标获得有效落实。

一、 激活原有经验,沟通整合旧知

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积累数学新的活动经验的基础和生长点。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沟通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强化学生高效地掌握数学新知,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研究数学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深入熟悉学生的实际学情,了解学生掌握哪些与要学习的新知,相关联的原有知识和活动经验,设计创新型的教学预案,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和活动经验,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新知,不断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例如,教学“小数的加减法”例1时,教师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出示例1的情境图,让学生利用以往的观察经验,认真地观察情境图,从图中寻找有关的数学信息,并对这些数学信息加以分析:这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的过程,第一轮中国选手获得总分53.40,外国选手获得总分49.80,中国选手总分领先外国选手3.6分;第二轮中国选手获得总分58.20,外国选手获得总分49.2;两轮比赛后,中国选手总分111.60,领先外国选手12.60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板上列举出以上的一系列数据,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与探讨,学生提出了数学问题:“在第一轮比赛中,我国选手的总分领先外国选手3.6分,这是怎么计算的?”“在第二轮比赛中,我国选手的总分领先外国选手多少分?”“这两轮比赛中,我国选手的总分111.60分,领先外国选手12.6分,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些数据都带有小数,应如何列式计算呢?”教师引导学生仿照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在合作学习小组自主列竖式,自主进行计算这些数据,验证猜想,解决以上的数学问题,通过列竖式计算,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探讨过程中掌握了小数竖式加减,应做到加数或被减数与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再进行加减,同时也掌握了和或差的末尾如何去掉0的简写。

二、 利用活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引导学生亲历建构数学新知的活动过程,让学生积累丰富而真实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创设高效的数学活动学习场景,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经过学生对数学现象和数学信息深入地分析、概括与总结,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学习活动由困惑到解惑的整个过程,直至建构了新的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的过程。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特性”例2时,学生在学习例1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活动,学生通过操作、展示与交流活动后,发现了三角形的特征,形成和感悟三角形正确的概念。在掌握三角形基本定义的基础上,学生也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操作活动经验和知识经验。为了让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更为深入掌握,教师利用例2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与探究,要求学生从图中寻找三角形,讲一讲这些三角形起到什么作用。交流分享之后,初步发现了三角形在情境图中对其他事物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使这些物体能够较为牢固地固定住。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操作,把一个长方形的画框进行拉动,学生在拉动过程中发现画框变了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为什么出现这种变形的现象?如何才能把这个长方形的画框固定住?指导学生利用课前制作的三角形拉一拉,却发现拉不动。教师则出示一张摇晃的课桌,要求学生如何加固这张课桌。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后,发现给课桌两边的桌腿钉上一根木条,让两边的桌腿成三角形,课桌就十分稳固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操作活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也体验到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 强化实践探究,优化活动经验

学生只有经历数学实践探究活动,形成和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够真实、扎实,才能逐渐丰富起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情境,加大拓宽学生探究思路的力度,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获取丰富的数学信息,充分凸显数学探究活动本质,使学生做到全员参与探究,深入且充分地参与交流与分享,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探究活动中不断地进行猜想、验证与辨析,经过分析与概括的历程,从而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并能存优去劣,优化了获取的数学活动经验,也让不同层次(学习能力不同、活动经验丰富与否)的学生共同进步、全面发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目标。

例如,教学“乘法简便计算”例4时,教师引导学生重温乘法运算定律和连除的简便计算等知识点,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出示教材情境图和四个已知条件,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四个已知条件的数学信息,对这四个条件进行分析与探讨,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这四个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分别提出:①每支球拍花了多少钱?②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③买羽毛球共花了多少钱?等一系列数学问题。教师把这些数学问题列举在屏幕上,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与探讨。教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数学问题独立列式进行计算,在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如,学生计算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的算式:①12×25=(3×4)×25=3×(4×25)=3×100=300(个);②12×25=12×100÷4=1200÷4=300(个)。再通过比较与分析,探讨了这样计算使算法得到简便的正确性。

作者简介:曾福珊,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旧知积累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岁末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