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思考

2018-01-30韦建生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现代化水稻

韦建生

摘 要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且规模大、产量高,但多年来我国水稻种植一直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这严重阻碍了其产量与质量的持续提高。基于此,重点分析探寻了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式,并试图为水稻构建现代化病虫害防治体系。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6.018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广,所跨越区域大,所以其病虫害类型也相对较为复杂。一般来说,比较常见的病害包括稻瘟病、稻纹枯病等,而虫害则有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如果不对这些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将难以保障地方水稻的高产,从而影响地方农业经济效益。

1 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要点

1.1 水稻烂秧病的防治对策

水稻烂秧病在我国所有水稻种植区都有发生,患有水稻烂秧病的水稻会出现烂种、种胚发黑、发臭、腐烂的恶劣现象。烂种、烂秧的发生可能与不正确的水稻消毒有关,也可能与水田条件较差有关。此外,种苗选择或播种技术应用的不合理、田间灌溉不足也会引发水稻烂秧。

在水稻烂秧病的综合防治中,首先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农业防治方式,在最初的水稻选种过程中就要求严格高品质选种。其次,在水稻催芽期,要在满足其发芽率的同时优化播种技术,始终保持良好的田间管理过程,调整改善稻田成分,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及翻耕。一旦发现水稻烂秧就必须及时喷洒农药,根据秧苗烂秧的实际情况调整药量,并在喷洒农药后观察秧苗的实际变化,明确用药效果。

1.2 稻瘟病的防治对策

稻瘟病发病较早,一般水稻苗的二三叶在出现褐色小点后就要严格观察,判断稻苗可能是患上了稻瘟病。如果褐色小点发生扩散变化,则可能会引发叶瘟和穗颈瘟,到后期形成稻瘟病。

稻瘟病的综合防治对策主要集中于选种期,此时是避免稻瘟病发生的关键时期。在选种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那些抗病能力较强的水稻种子,并合理提高栽培技术,绝对不能实施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否则易引发大面积稻瘟病。应选择不同水稻品种混合杂交种植。在种子处理阶段,要利用盐水浸泡种子来催芽,提高其出芽率,然后配合药物制剂来防治稻瘟病,主要是对其叶面进行农药喷洒,早期就做好叶瘟预防工作。在抽穗阶段,要利用喷药预防穗颈瘟,考虑到夏季多雨,在农药喷洒过程中要根据天气合理配制药剂,达到综合防治目的。另外,也要做好灌溉,确保水稻秧苗的用水量控制在50 kg/667 m2。

1.3 稻纹枯病病害的防治对策

稻纹枯病易发生在水稻抽穗前后,而且也能在土壤中越冬,具有較为顽强的生命力。

在应对这种病害时,应采用农业措施配合农药药剂进行针对性防治,同时要配合良好的肥水管理措施来预防病害。在具体的防病过程中,一定要施好施足基肥,如氮、磷、钾肥料都要充足,且要做好合理的灌水工作。一般情况下,要保护稻株的最后三四片叶子为主,喷药过程中保证用水量合理,尽量做到将药雾喷洒到稻株的基部和中部位置[1]。

2 水稻主要虫害的防治要点

2.1 稻飞虱的综合防治对策

稻飞虱的突发性与爆发性相对较强,如果发生很可能连续8代持续繁殖,严重为害水稻稻田。稻飞虱严重时,水稻田间会出现全株枯死或“落窝”现象。而且稻飞虱融入发生在雨季和温暖季节,如春季、秋季等,如果水稻田间湿度较高,在环境隐蔽位置就会发现大量稻飞虱。

对于稻飞虱的综合防治依然是遵循科学种植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合理修剪生长过猛的稻苗部分。合理修剪可以有效减少稻飞虱的生长空间,缓阻它们的繁殖速度。另外,可以通过生物综合防治方法对稻飞虱进行防治,如稻缨小蜂或肩绿盲蝽都可以有效防治稻飞虱,主要是捕捉消灭稻飞虱的寄生虫卵或线虫虫卵。当然,也可以通过养殖蜘蛛来对抗稻飞虱幼虫,再配合药物制剂具有良好的防治抵御效果,一般来说所选用的药物制剂为扑虱灵,这种药物能够有效克制稻飞虱,而且具有较长的药效维持时间(30~40 d),且药效发生作用极快。

2.2 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比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分布的区域更广,几乎遍布我国所有稻区。这种虫害的抗寒能力相对偏差,无法越冬,其主要寄生于水稻中,在秋季随季风离开水稻稻田到南方越冬繁殖,成虫会在春天飞回水稻稻田成为初始虫源,喜高温高湿环境和灌水过深环境。

针对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治方式以强化田间管理工作为基础,要保证施肥与灌溉的科学合理及有效性。如若发现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虫卵需要及时进行烤田处理,避免其虫卵孵化成长。另外,药物制剂防治也有效果,可在稻纵卷叶螟的幼虫孵化盛期(三龄期)采用25%浓度的杀虫双水剂,配合纵卷清进行有效防治。同时也可利用生物天敌,如在该虫害卵期在水稻田间中放养大量稻螟赤眼蜂、澳洲赤眼蜂等能够捕食消灭虫卵,而蜘蛛、隐翅虫也有不错的防虫效果,能够有效抑制该虫害数量增加[2]。

3 构建科学系统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体系

当前,各稻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体系构建越来越成熟和科学化,这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符合时代发展,本文分析了以下几种优化病虫害防控技术的有效方法,构建水稻病虫害的科学防治体系。

第一,要考虑构建病虫害数据库,基于历史资源数据来判断地方水稻田间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基于大量资料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科学合理性与有效性。当前,基于信息检索与深度分析的水稻病虫害大数据库已经非常常见,它就采用到了大数据技术配合“3S”(GIS、GPS、GS)技术配合地理环境对当地水稻农作物病虫害作出合理准确判断,再综合地理环境与气候环境对农作物中虫害的宿主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有效提高了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预测效率。

第二,要建立预测专家系统,即“测报技术+专家系统”的综合信息化病虫害科学防治模式,通过长期地方水稻种植经验配合数据挖掘技术对病虫害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基于大数据、云平台指标参数来获取病虫害预测预报结果,最终作出决策判断[3]。

4 结语

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监管体系对水稻病虫害防治具有一定作用,要从多角度、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角度来丰富病虫害防治方式,合理实施相应技术要点,为地方稻区水稻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吴义飞.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式与体系构建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1):79-80,150.

[2]朱红军,徐庚鸿,赵德明,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J].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24-2925.

[3]叶峰,孙标.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4):126.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现代化水稻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