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及实施要点

2018-01-30廖春勇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杂交水稻技术

廖春勇

摘 要 从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入手,简要介绍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实施要点,旨在提升我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水平,促使杂交水稻机械化得以大面积地推广。

关键词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6.007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自20世纪80年开始发展至今已逾30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粮食丰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

1.1 杂交水稻父母本插秧育秧技术

杂交水稻父母本插秧一般在大田内直接设置育苗床,并采用泥浆法直接育秧。在实际制种过程中,由于母本种子经过长时间冷冻,其活性水平较低,因此应酌情加大用种量,每1 hm2约使用36.4 kg水稻母本种子,其父本种子每1 hm2约为5.5 kg[1]。为了提升杂交水稻秧苗的适应性,可在秧田直接制作秧盘所需的泥浆,通过过滤网过滤掉秧盘泥浆中的颗粒物,留下质地细腻的泥浆装入秧盘,待等到秧盘中泥浆沉实后即可播种。在播种量方面,父本杂交水稻播种量为每个秧盘85 g左右,每1 hm2共需秧盘80个;母本杂交水稻播种量为每个秧盘50 g左右,每1 hm2共需秧盘850个[2],同时,在播种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均匀播种,防止因播种不均匀造成的杂交水稻秧苗生长空间受限的问题。在杂交水稻育秧期间,必须保持整个育秧盘土壤湿润,加强对秧苗根须护理,使其根脉发达。通常情况下,杂交水稻父母本秧苗在三叶时即可插秧。

1.2 杂交水稻田间准备及栽插技术

在杂交水稻栽插前,应做好田间准备工作,栽插前三四天平整大田,并沉实田内泥浆,一两天后将田内水排出,露田2 d后,此时田面稍硬,再灌溉薄水,并施足底肥以待机械化插秧。先期应进行父本杂交水稻插秧,在父本秧田边留出3 m左右空余位置,以错行插秧法进行机械化插秧,父本插秧机行距调整至30 cm,株距为22 cm,每穴插秧數量为两三苗,采用六行机插秧。母本杂交水稻插秧应在21~25 d后进行,母本杂交水稻秧苗行距约为17.5 cm,株距约为15 cm。每穴插秧数量为三四苗,采用十行机插秧[3]。

1.3 杂交水稻施肥与灌溉管理技术

在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模式中,水肥管理与人工制种技术基本一致,但应注意机械化插秧其发苗速度较快,发苗时间较早。因此,应根据杂交水稻秧苗的生长情况予以晒田,在晒田再次灌溉后,可在每1 hm2稻田中施140 kg钾肥,待到秧苗颜色由绿转黄时,再在稻田中追施55 kg/hm2尿素,以备秧苗生长所需[4]。

1.4 杂交水稻机械化农药喷施技术

杂交水稻秧苗分蘖伊始阶段、封行晒田阶段、破口阶段、齐穗极端、授粉即将结束阶段时,是水稻病虫害高发的几个阶段,期间可根据当地水稻实际病虫害情况及苗情开展防治,尤其针对水稻飞虱、卷叶螟与二化螟等破坏力较大的虫害,可酌情采用益哥、阿维菌素及吡蚜酮等农药进行有效防治。病害方面,纹枯病、黑粉病及稻瘟病等是水稻常见病害,可用击唑醇、凯润及怀农特等农药加以预防。

1.5 杂交水稻机械化授粉辅助技术

在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过程中,一般采用农用无人机授粉,每台无人机可负责近5万m2的辅助授粉工作,每天授粉次数为两三次,共需14 d左右。其授粉主要需沿父本一侧稻田上方1 m左右距离匀速飞行,其飞行速度约为4 m/s。

1.6 杂交水稻种子收割与烘干技术

在收割时,应采取父本、母本分开收割模式,先将父本一侧水稻压向一侧,然后采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母本,收割后即将母本种子直接进行烘干处理,避免出现母本种子与父本收割所得种子混淆的问题。在母本种子收割烘干后,可进行父本稻谷收割工作。杂交水稻种子烘干一般采用循环式低温谷物烘干机,该烘干机一次可烘干8 000~10 000 kg新鲜杂交水稻种子,在收割结束后3 h内烘干,温度设置在35~45 ℃[5],当种子中残余水分在11%左右时烘干结束,通常需要40~50 h。

2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实施要点

2.1 规模化制种面积及成本

在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中,应加强制种面积与成本核算,尤其在当前阶段,制种基地面积较小,难以规模化制种,从而造成制种工作管理上出现诸多问题,导致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制种技术方面,还应加强技术研发工作,并为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发投入必要的资金,从而优化当前制种技术及方式,进而节省制种成本,降低制种过程中的工作量,形成高利润、低风险的制种产业化结构,进一步促进我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产业发展。

2.2 机械化制种水稻种质量

质量是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首要保障,只有不断提升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才能保证其种子的纯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加强杂交水稻父本、母本生长情况研究,防止造成父本、母本花期出现错位现象,一旦出现错位,父本、母本水稻将难以授粉。尤其是当前农村劳动力紧张,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极易造成花期错位现象,应对其予以重视。另外,必须对杂交水稻制种大田进行合理的隔离处理,避免外来花粉对种子造成影响,导致杂交水稻种子纯度不足,严重时会致使整批种子报废问题。

2.3 规模化制种水稻种产量

产量是保证制种经济收益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针对杂交水稻父本及母本的单位穗数及结实率加以研究,并比照种植密度、种植技术对产量的影响情况,从而形成全面化、综合化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标准,以提升规模化制种产量。同时,农用机械对于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工作具有极高的现实效益,通过采用先进的农用机械进行种植,确保水稻秧苗整齐划一,保证水稻秧苗密度及苗数平均,从而提升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产量。

3 结语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能够提升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实现制种增产增收目标。同时,通过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保障水稻种子安全,降低农民水稻种植风险,有效推动我国现代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另外,杂交水稻的产量较高,抗性较强,对农药及化肥的依赖程度较低,可在种植过程中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避免因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杂交水稻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应重点加强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工作,从而确保杂交水稻的普及。

参考文献

[1]王永维,唐晨,王俊,等.“击穗气吹式”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授粉管优化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01-106.

[2]张德文.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7,18(5):924-929,939.

[3]王元伟.全程机械化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73,76.

[4]杨柱.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8):284.

[5]刘爱民,张海清,廖翠猛,等.单旋翼农用无人机辅助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效果研究[J].农业科学与技术,2017,18(3):543-547,552.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

猜你喜欢

杂交水稻技术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问题浅析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不同杂交水稻播始历期与结实期对播期的反应差异研究
水稻品种欣香优1068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华两优2890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