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1-30王志鸣郭秋菊

湖北林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对策及建议恩施市生态旅游

王志鸣+郭秋菊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发展形式应运而生。本文以恩施市为研究对象,在总结恩施市生态旅游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剖析恩施市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调查分析恩施市游客客源特征和市场定位。针对现状发展的劣势和挑战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恩施市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研究方向提出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恩施市;生态旅游;SWOT分析方法;对策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7)06-0052-07TheStudyonthe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EcologicalTourisminEnshiCityWangZhimingGuoQiuju

(Hube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Enshi445000)

Abstract:Ecologicaltourismisemergingasanewtourismdevelopmentformwiththeimp-rovementofnationaleconomyandpeople'slivingstandard.EnshiCitywasregardedastheresearchobjectinthispaper,onthebasisofsummarizingtheresearchstatusofecologicaltourisminEnshiCity,theSWOTanalysiswasusedtoclarifythe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ofecologicaltourisminEnshiCity,besides,itstouristssourcecharacteristicsandmarketpositioningwerealsoinvestigatedandanalysed.Thefi-nal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wereputforwardforthedisadvantageandchallengeofthecurrentsituation,Theresearchershopethefindingswillprovidesomedefinitescientificfoundationforthefutureofdevelopmentandresearchdirectionofecologicaltou-risminEnshiCity.

Keywords:Enshicity;Ecologicaltourism;SWOTanalysis;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

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为了激活鄂西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使其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以推进鄂西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1]。其中恩施市凭借“山、水、洞、城、情”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逐渐成为湖北省委、省政府关注的旅游热点。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传统大众旅游的弊端百出,旅游发展模式的变革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因市场需求而主动产生的替代性旅游模式成为变革中的焦点,因此研究生态旅游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对恩施市生态旅游历史和人文景观的研究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开发[2]、旅游交通[3]、生态旅游功能[4]、民宿度假[5]、社区居民的參与[6]等方面,但也只是分散的研究某个景点单方面的问题及对策,而对于恩施市生态旅游景点的整合以及其基本属性的系统分类未有涉及。生态旅游发展是一个系统且持续的过程,因此全面分析恩施市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的提出是迫切需要去研究和解决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恩施市生态旅游的发展。在研究和掌握恩施市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SWOT分析、客源特征和市场分析以及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经验给出恩施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恩施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有现实意义。

1研究区概况

恩施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情山地湿润气候,东经109°4′48″~109°58′42″、北纬29°50′33″~30°39′30″,四季分明,蓝天秀川,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恩施市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3~16℃,年日照时数1400h,年降雨量1500mm。此外恩施市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达60%以上,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恩施市生物资源主要有药用植物、保护动物、森林植被等资源,全市各种药用植物就多达两千多种,不仅富含硒元素,而且种类众多、品质优秀,被誉为“华中药库”;全市拥有众多种类的省级及以上的保护动物,物种丰富、生态优美;恩施市得益于丰富的植被和较高的森林覆盖率,更被誉为“天然氧吧”,中国“三大后花园之一”。这是一片旅游休闲的乐土,有清江河流经,浩浩荡荡、穿山越谷、碧水长流、青山常绿、奇峰异石、溪洞飞瀑,佳林名卉遍布,组成了秀、雄、奇、绿、险旅游之圣地[7]。

湖北林业科技第46卷第6期王志鸣,等:基于样地调查和森林资源数据的森林稳定性评价2研究方法

2.1文献分析法

本文广泛收集恩施市各景区生态旅游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科学报告、档案、旅游局电子材料等。按照时间、空间分别归类整理,查明恩施市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并结合现状分析恩施市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2.2SWOT分析法

对恩施市生态旅游现状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维度进行全面的剖析,针对劣势,解决问题,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出恩施市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及建议。endprint

2.3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主要选取恩施市旅游者作为调查对象,在恩施市主要地点女儿城、土司城、火车站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分别发放了60份调查问卷,共计18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主要采用自填回收的方式,对旅游者的年龄、教育程度、在外旅游出行方式、在外旅游出行考虑因素进行调查,后期回收问卷分析恩施市生态旅游游客的客源特征,为恩施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2.4数据处理

运用MicrosoftExcel2003版本和Origin8.0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恩施市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3.1.1优势

(1)旅游资源优势。恩施市现在主要对外开放的生态旅游景区有十多个,国家AAAAA级生态旅游景区有恩施大峡谷、清江闯滩,国家AAAA级生态旅游景区有恩施土司城、梭布垭石林等,国家AAA级生态旅游景区有龙鳞宫、枫香坡等,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有连珠塔、文昌祠、叶挺囚居旧址等,还有土家女儿城、恩施风雨桥、凤凰山森林公园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景区景点。这些景点都将自然和文化很好地融合,体现了生态旅游的生态性和自然性。

(2)交通优势。恩施市境内“318”、“209”两条国道交汇,纵横交错的国道、省道及乡村公路总长达三千多公里,扩建后的许家坪机场也开通了武汉、北京、广州、海口、上海等多条航线,另外正式投入运营的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贯穿恩施市全境,这对恩施市的生态旅游发展不失为一个良好契机。

(3)自然环境优势。恩施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海拔在400~800m之间,南侵冷空气势力被北部的大巴山和巫山的天然屏障作用消耗殆尽,气候随着地形的垂直变化,影响光、热、水的再分配,一般是雨热同季,夏多冬少。因此恩施市有“冬少严寒,夏少酷暑”的美誉,对于游客来讲是过冬避暑绝佳去处[8]。

(4)品牌优势。恩施市享有“世界硒都”的美誉,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另外恩施市极力打造的文化品牌(土家女儿会)、产业品牌(恩施玉露茶)、旅游品牌(恩施大峡谷)三大名片也给恩施市生态旅游带来了无限商机,也为以后湖北省的生态旅游规划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3.1.2劣势

(1)恩施市原有形象的负面影响。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中景区的吸引力已经不是人们考量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该景区所在城市的魅力与形象。在以前还未开通铁路、高速公路的时候,恩施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一个穷乡僻壤的代名词,现在由于动车开通、高速公路的修建完成,虽然人们对恩施的印象有所好转,但如果要吸引更多的游客,还需要进一步改变游客心目中的这一定位。

(2)缺乏专业人才,旅游服务水平较低。目前恩施市的旅游人才大量缺乏,现有的从业人员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恩施文化及文化的生态性,无法担负起传播恩施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重任,恩施市旅游市场难以得到拓展,这是导致旅游开发和发展停滞不前的症结所在。因此,要实现旅游业的长期发展还需要旅游人才的专业素养和集思广益。

(3)开发模式单一,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恩施市处于落后地区,有限的自身投资能力加上缺乏良好的投资体制,造成恩施市政府对各景区的投资规模十分有限,因此只能依靠本身的旅游资源优势进行小范围开发,使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旅游产品易形成单纯的生态观光,缺乏较深的文化内涵及个性特色,导致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4)旅游市场不规范,旅游业开发不成熟。目前,處于起步阶段的恩施市旅游市场,在职能分工上,政府、旅游、林业、环保和文化等各部门之间也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在管理上较为混乱。据恩施市生态旅游研究现状的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恩施市政府近年来过度重视了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轻视了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恩施市的民族文化特色未能与自然优势齐头并进,这是其旅游业开发不成熟的主要表现。

3.1.3机遇

(1)生态旅游成为发展潮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娱乐旅游层次已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追求更高的旅游层次成为了必然。由于生态旅游是在追求“绿色”、“生态”、“璞真”的背景下产生的,使得以“走进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迎合了主流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潮流[9]。这样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完好的恩施市来说无疑是一大机遇。

(2)“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构建及西部大开发的支持。湖北省委、省政府近年来整合省内旅游资源,全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给恩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契机,极大地增强了发展信心。另外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随着《中国西部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书》的签署[10],意味着西部12个省市将强强联手,共同构建西部旅游市场一体化和西部旅游发展共同体。这样的开放合作将会带动恩施市旅游业进入新的高度。

(3)民族风占领世界热点。近年来,民族风成为世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人们对民族文化认知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异军突起,成为旅游产业的一支潜力股[11]。而久藏深闺人未识的恩施市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将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凭借民族旅游热的兴起,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定会产生良好的效益。

(4)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恩施市逐渐也有了一些相关研究。如廖克书等人[12]针对当前恩施大峡谷旅游业发展趋势和3G网络的不断普及,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的恩施大峡谷移动旅游景点综合系统。刘运[13]又对空中食宿在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乡村体验旅游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别给游客的旅行和住宿提供了方便。可见互联网的普及对于恩施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意义重大。

3.1.4威胁endprint

(1)旅游目的地的激烈竞争。目前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了全国大多数省份普遍关注的焦点,想要在这种严酷的竞争环境下实现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的增长,成为摆在恩施市面前的重大问题。尽管旅游资源各有特色,但从高品质旅游资源数量和质量来看,与其他地方相比恩施市仍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另外恩施市的旅游资源也会与其他地方重叠,无疑会让恩施市与其他省市陷入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当中。

(2)社会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矛盾。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虽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来实现,但社会主流文化往往跟民族文化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民族文化被社会主流文化异化的威胁。导致民族文化产生扭曲,甚至造成当地民族文化特征所赋予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行为偏好、选择方式等异化或遗失[14]。

(3)地区经济欠发达。恩施市地处鄂西山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水平也不高,如果要满足当地居民的旅游需求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因此引进外资、民资渠道的有限性也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4)生态旅游法制建设的滞后。目前有关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如《环保法》、《森林保护法》等。虽然这些法律对恩施市态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上述法规都是基于各部门所管辖的范围和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的,而在全国范围内针对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方面仍是空白,因此旅游市场自然也无法得到有力的整顿和规范。

3.2恩施市生态旅游客源特征分析

本研究分别对旅游者的年龄、教育程度、在外旅游出行方式、在外旅游出行考虑因素进行了调查。

首先是性别维度,在恩施市生态旅游游客抽样调査性别统计中,女性占比例较男性多,因此生态旅游客源主要针对女性(图1,性别)。其次是年龄维度,在恩施市生态旅游游客抽样调査年龄统计中,主要以20~45岁青中年为主,20岁以下及45岁以上较少,所以生态旅游客源主要为青中年人群(图2,年龄)。之后是教育程度维度,在恩施市生态旅游游客抽样调査教育程度统计中,主要以本科、大专为主,所以恩施市生态旅游主要面对的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图3,教育程度)。

再次是在外旅游出行方式维度,在恩施市生态旅游游客抽样调査在外旅游出行方式统计中,自驾游比重最大,因此人们在外旅游喜欢自由,不受约束(图4,方式)。最后是在外旅游考虑因素维度,在恩施市生态旅游游客抽样调査在外旅游考虑因素统计中,人们最在意的是自身安全,所以人们在外尤其注重安全旅行(图5,因素)。

3.3恩施市生态旅游市场定位分析

重庆、湖南、贵州等临近省份由于离恩施市距离近、出游成本小,将成为未来恩施旅游的一级市场,称之为核心客源目标市场;东北、西南、青藏等地区尽管与恩施市在空间距离较远,但是在一定时段内,能较方便的到达旅游目的地,或作为商务、访友的顺访旅游地,中远期上也可以积极争取这部分客源,可发展成为恩施市的二级市场,称之为基本客源目标市场;随着恩施市的交通通达性和海外宣传力度的加强,其国际客源将得到极大提升,而且宜昌到恩施市由于动车的开通使得距离缩短,吸引到宜昌旅游的国际游客前来恩施旅游也将成为可能,使一些海外国家如韩国、日本、东南亚和一些受中华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和地区成为恩施的三级市场,称之为机会客源目标市场。

4.1讨论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生态旅游理论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研究的技术方法也需要逐步改进,对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还需在实践的检验中加以改进[15]。本文通过对恩施市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客源特征及市场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要实现一个城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知名度、优秀的专业人才、立足本地的特色民族文化、完善的法制建设、充足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社区居民的参与、互联网的应用、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是必不可少的。第二,了解一个地区的客源特征,对于其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调查结果显示,恩施市生态旅游者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建议重点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一些品味高、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另外恩施市生态旅游者的年龄分布主要以青中年为主,集中20~45岁。这是由于青中年生态旅游者工作稳定,观念较新,经济水平好,精力旺盛,所以旅游比例相对较高。因而针对这一年轻而有活力的群体,建议开发一些如高山、森林探险旅游以及骑马、漂流等具有竞技和冒险精神的项目。本文还调查到该地区大多数人喜欢自驾游,因此对于一些较偏的景区,例如梭布垭石林等景区,可以发展安全高效的自驾游等中高端旅游产品,按旅游内容进行分类设计如峡谷、溶洞观光游、历史文化参观游等,规划自驾游路线,给游客创造一种安全自由的旅游环境。第三,对一个地区旅游市场的分析,得知实现旅游交通的发展以及提高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对于整个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重庆、湖南、贵州等临近省份是恩施市的一级客源市场,应当作为重点进一步来开拓和巩固,以形成比较稳定的市场规模。东北、西南、青藏等距离较远的地区是恩施市的二级客源市场,应根据生态旅游者不同的旅游偏好和本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宣传、促销,增强其市场影响力。一些海外国家如韩国、日本、东南亚及一些受中华少数民族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和地区为恩施市的三级客源市场,应充分利用目前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各种先进的媒介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精心设计、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精品,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占有量。

本文对恩施市生态旅游的研究过程中虽有可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与咸宁市[16]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比较,在互联网运用上恩施地区发展较快,据报道[13]在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乡村体验旅游中就有对“空中食宿”的应用的开发与探讨,这样既普及了网络,又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借鉴其它城市的生态旅游发展现状[17],本地区在进行城市知名度宣传过程中未涉及到建立生态农业试点或示范区,而该区的药材基地、果蔬采摘园、国有林场等在省内外都是非常有知名度的,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增添新动力。生態旅游的发展也体现了季节性和气候性的特点,参考温州市[18]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相比,本文对恩施地区的环境容量未进行研究,忽略了其环境最大容纳量。endprint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未来恩施市生态旅游的发展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向去考虑:第一,对恩施市各景区进行环境容量评价,计算出其最大环境容纳量,缓解恩施市环境破坏的压力,指导恩施市生态旅游朝更好的方向发展。第二,可尝试研究网络在各景区的其他应用,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能为当地居民带来收入,如由于4G网、Wifi全覆盖的普及,是否可提出一种有针对性的基于Android系统或iphone的移动旅游景点综合系统,这样可以使游客更加科学、方便地了解恩施市生态旅游资源。第三,试建立恩施市生态农业试点或生态农业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积累政策、体制、机制、科研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的综合性经验,培育恩施市生态旅游发展潜力,树立恩施市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品牌形象,以此来提高城市知名度。

4.2恩施市生态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1)创新经营模式,提升城市知名度。恩施市应着手树立科学发展的生态旅游城市形象,针对其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特点,极力打造“世界硒都、土家文化风情”的生态旅游经营模式,创造出更具有恩施市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以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甚至是海外游客,将恩施市丰富多彩的峡谷、溶洞景观和深厚底蕴的人文景观展现给游人。

(2)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在恩施市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对于提高生态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措施为:第一,坚持正规教育、继续教育和企业培训相结合的发展思路,通过依托恩施市周边地区高等院校组织参加学历教育、远程教育,联合高校创建多种形式的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与培训网络。第二,加强现有从业人员上岗、执业资格的考核和级别等级考试的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也需进一步强化,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和文化素质。

(3)弘扬民族特色,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在生态旅游线路开发过程中根据生态旅游资源多样性特点,开发多层次、多元化和民族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线路,不断创新生态旅游经营模式,如农业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合作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复合型生态旅游等模式,并注意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实现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个性化及多元化。

(4)完善法制建设,推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性是较大且长久的,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一定要注重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要严格遵守现有的《环保法》、《森林法》等与旅游或旅游地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学习和贯彻落实,增强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

(5)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恩施市应大力开展旅游招商,降低民间资本、外资进入其旅游业的门槛,切实加快旅游业发展,更好地发挥旅游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鼓励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另外要充分利用恩施市的玉露茶、板桥党参、石窑当归、紫油厚朴、香菌、中华猕猴桃等农副产品丰富、名声在外的优势,办好农特产品等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充分开发旅游商品,增加旅游收入,从而缓解资金不足的难题,促使旅游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涛.LAC理念下利川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鲍晨辉,袁龙义,李敏.恩施梭布垭风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绿色科技,2011(07):173176.

[3]钟凤,黄海燕.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北清江流域旅游交通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09(02):4548.

[4]刘蕊.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

[5]孙彤,王帅.武陵山区民宿度假旅游发展的可行性报告——基于恩施大峡谷开发个案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2):187188.

[6]孙云超.恩施大峡谷生态旅游中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大学,2015.

[7]百度百科.中国三大后花园[EB/OL][2017629].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42079294.html.

[8]罗正茂.恩施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

[9]姬晓娜,朱泮民.生态旅游区的景观生态问题及其调控[J].生态学杂志,2007(11):18841889.

[10]闫静.中国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天津大学,2010.

[11]马晓红,徐铜柱.清江流域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99100.

[12]廖克书,胡涛,罗锋,等.基于Android的恩施大峡谷移动旅游景点综合系统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8):2325.

[13]刘运.恩施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乡村体验旅游AIRBNB模式的发展建议[J].中国市场,2015(52):225226.

[14]袁龙义,金华.恩施大峡谷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绿色科技,2012(05):256-259.

[15]杜德义.青州市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

[16]胡敏.咸宁市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17]许运光.广州市番禺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

[18]谢仙石.温州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19]顾晓艳.国内生态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初步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

[20]程占红,张金屯.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客源特征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學版),2002(01):8285.

[21]胡友宇.山东省生态旅游市场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6.(责任编辑:唐岚)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策及建议恩施市生态旅游
坚定信念跟党走脱贫致富奔小康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浅谈审计信息化建设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创新发展吉林省园艺特产业
浅析农商银行如何加强反洗钱工作
恩施市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探讨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简论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恩施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