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托瓦尼:一位真诚的当代音乐“贵族”
2018-01-30罗韵啸
罗韵啸
布鲁诺·曼托瓦尼(B r u n o Mantovani)生于1974年10月8日,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指挥家。从柏辽兹到布列兹,从福雷到梅西安、拉威尔、德彪西……这些鼎鼎大名的法国音乐家们,都来自同一所音乐学府——巴黎音乐学院。曼托瓦尼同样毕业于这所学院,在校期间他主要研读音乐美学、音乐史、音乐分析、配器、作曲,均以优异成绩结业,此后又考入了位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声学与音乐研究院(IRCAM)继续深造。
“天才”这个词,似乎一直离我们非常遥远,但这位天秤座的美男子,无疑是名副其实的“音乐天才”。 2010年,年仅三十六岁的他,受布列兹的赏识与提携,就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
曼托瓦尼曾获得诸多国际比赛奖项,如三届法国作曲家协会大奖、柏林爱乐克劳迪奥·阿巴多奖、2010年国际音乐出版奖以及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头衔。他曾与阿兰·比亚尔德、塔贝阿·齐默尔曼、皮埃尔·布列兹、安德鲁·戴维斯、彼德·欧特沃什等音乐家合作,并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伦敦BBC乐团、巴黎管弦乐团、东京NHK交响乐团、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等知名交响乐团合作,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及林肯中心等诸多世界一流音乐厅演出。
我首次有幸接触曼托瓦尼先生,是多年前他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的驻节作曲家到访上海时,我担任他的翻译兼助理。我去机场接他,左手举着他的名牌,右手拿着他的照片在人群中搜寻。不得不承认当我在人群中找到他时,还是吃了一惊,这位传说中已是巴黎音乐学院院长的青年才俊,比我想象中还要年轻许多——被剃得一干二净的全脸胡,直挺的鼻梁,充满灵性的双眼,一米八六的高个子,一头飘逸的棕色卷发,谈吐优雅,彬彬有礼,这是我对曼托瓦尼先生的第一印象。到学校后,有些小姑娘以为他是新来的留学生,还向我打听他的婚姻状况。当我开玩笑问他时,他很开心,幸福地回答我说他有未婚妻,很快就要结婚了。
曼托瓦尼是个中国迷,爱中国美食,爱中国文化,一路上我们都在探讨中国的美食。他说他爱上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食,他钟爱北京烤鸭,让我带他去吃火锅,还让我一定带他去买茶叶,没有绿茶他活不下去。他是个DJ达人,我问他喜欢什么音乐,他说他写过爵士音乐,还在蓬皮杜研究过电子音乐。当我问他喜不喜欢当时很火的DJ Daft punk时,他马上哼了出来,告诉我这段不错,不过让他来做应该会更炫。他是位“男神”大师,演出时,他从容自信、潇洒自如;在酒会晚宴上,他谈笑风生,端起酒杯为大家敬酒,是完完全全的领袖风采。有时,他会变成个孩子,纯真得像一位“带着胡须的天使”。他毫无架子,在结束七天的行程将要返程时,他将他最爱喝的一盒茶叶送给我,我们拥抱挥别。在去机场的路上,他发短信给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寥寥几字,让我一个普通的在校生感动很久。
曼托瓦尼先生曾在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举办了专场音乐会,曲目包括:《街道》,为室内乐团而作(2006);《逝去的梦》,为六件乐器而作(2006);《第二室内协奏曲》,为室内乐团而作(2010);《阿尔贝蒂的精神》,为室内乐团而作(2013)。由曼托瓦尼先生亲自指挥的演出获得了一致好评。他的作品中既有多种现代元素,又有着传统音乐发展思维的体现。他的音乐风格如他本人一样,既内敛又奔放,既随性又洒脱,极具才气而全无现代音乐晦涩之感。自然,是我听曼托瓦尼先生作品时最大的感受,我想这与作曲家注重内心听觉的创作方式有着极大的关系,他将流淌于内心的声音记录下来。对内心听觉的重视,使他有效地规避了后工业文明带给现当代艺术的机械性与冷漠感。听曼托瓦尼的作品,你会感受到他无与伦比的热情,那是对生的赞美,对死的讴歌。即使是悲剧,在他灵动的妙笔下,依然流露着璀璨的希冀。
《悉达多》是曼托瓦尼创作于2010年的舞剧,作品改编自赫尔曼·黑塞的小说,编舞为法国芭蕾奇才昂热兰·普雷罗卡。《悉达多》探讨的是超世间的“本我/吾”与世俗“自我/我”之间的关系,思考个人如何在可变、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永恒、无限的人生境界的问题。曼托瓦尼改变了小说原有的结构,对作品进行了散文化的结构处理。舞剧更多地聚焦于人物悉达多,突出了作品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向道——求道——修道——悟道——证道的思想。在作品结尾,作曲家将悉达多、乔达摩、阿特曼(自我)、桥文达与他人合为一体,告别了单一的程式化的传统叙述方式,摒弃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呈现方式。舞剧《悉达多》是曼托瓦尼对东方哲学的探求,是他自身求道的一个过程,同时凝结了身处基督教语境中的作曲家对人生与意义的跨语境思考。
曼托瓦尼曾在一场题为“音乐与建筑:关于《七座教堂》”的讲座中说道:“即使选择宗教对象,但并不想仅仅把它写成传统的宗教作品,而是想写成一种现代的宗教性存在。”“音乐创作要积极吸收不同艺术和事物的结构感,如建筑、烹饪、街道、杰苏阿尔多、莫扎特,开放些,要尽可能扩大视野或思维,即使犯错误也可以。”我们可以发现曼托瓦尼对声音有着极为敏锐的捕捉能力,同时也十分重视作品的结构力。他善于感受日常事物,并展开联想,将它们用于音乐创作。广阔的视野与开放的思维方式,无疑为曼托瓦尼的作品提供了充足的创作思路与创作素材。据不完全统计,四十岁时的曼托瓦尼已经创作出十九首大型管弦乐队作品、四十二首中型乐队作品、二十六首室内乐作品、二十首独奏作品以及十二首合唱与歌剧作品。仅2015到2016年两年时间,他就创作出了五部管弦乐作品。
不得不提的还有曼托瓦尼惊人的记忆力。当我们经过一家挂有二十余幅钢琴演奏家肖像的琴行时,他竟然将上面所有演奏家的全名一个不差地告诉了我。晚上出席宴会,大家在聊天时互相介绍自己,臨走时他能记得一桌十几个人每一个人的名字。当我正焦急地在行程表上翻看他将要进行讲座的具体地点时,他会出其不意地直接告诉我。出众的记忆力可能也是其创作高效与多产的原因之一。
曼托瓦尼先生是个真诚的人。在当代音乐周作曲比赛中,他对参赛者的评价十分诚恳,有什么想法和建议都会直接说出来。他在比赛现场谈及“作曲技术”问题时曾说:“作曲技术是提供音乐内在能量的途径,而不是目的。”乐评人田彬华在他的乐评中也提到了这一点:“瑕不掩瑜,在曼托瓦尼的音乐中,我们既能感受到法国人那潇洒随意的贵族气质,又能感受到其奔放热烈的当代追求。更重要的是,在他的音乐中,观众体味到了声音所传达出的生命活力与音乐想象力,在复杂的音响背后体现着作曲家对发自心灵的音乐的追求,表达出作曲家内心的感受和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这在当代作曲家们追求繁复技巧而往往忽略了内心听觉追求的大潮中显得格外珍贵,也是国内音乐界值得深思之处。”
“从他的作品中,能感觉到用音乐处理跨越时空多层内容的精密压缩叠合,语言飞扬情感率真。”的确,聆听曼托瓦尼先生的作品,你会感受到这位当代音乐家无与伦比的才情,以及他炽热的内心:那是自然,那是纯真,那是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