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麦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案

2018-01-30马琳琳刘会霞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4期
关键词:赤霉病田间管理整地

马琳琳+刘会霞

最近几年,随着小麦产业的不断发展,小麦部分病虫害呈现高发趋势,为搞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小麦生产稳定增产,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地区高度重视小麦栽培技术推广和病虫害防治,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不受影响。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小麦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案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1 小麦栽培技术

1.1 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科学选地整地。以土层深厚,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方便,地力中等以上的壤土和沙壤土为宜;其次,做好整地施肥工作。选地结束后就要做好整地施肥工作。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深耕灭茬,整地深度维持在25厘米左右,确保土壤疏松多孔,地面平整,无明显大土块,为播种奠定坚实基础。对于田间土壤层深度较浅,土壤板结严重,可以使用深松机对土地进行一次全面深松作业,深松深度控制在25到30厘米左右,以打破犁底层为主。结合整地,还要做好施肥工作。小麦生育期较长,需肥量大,施足基肥是确保小麦获得高产和稳产的基础。施肥要结合测土配方结果科学施肥。一般情况下,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农家肥3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30公斤,肥料混合均匀后随整地一起施入。

1.2 适时播种

首先,科学选择小麦品种。小麦品种质量是确保小麦获得高产和稳产的前提。要结合地区的气候环境,种植制度和市场需求选择高产稳产,抗病性能强,适应广泛的小麦品种。对于河南省漯河市来说,本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有周麦28、中麦895、存麦8号、豫麦158、淮麦33、郑育麦043、开麦21、开麦22、存麦11、中育9307、洛麦28、洛麦26、郑麦103、豫农186等几种;其次,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小麦播种前要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对于田間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种植地,可以使用五氯硝基苯或甲基托布津,按照种子用量的3%拌种,堆闷三小时后播种;最后,适时播种。河南省漯河市小麦播种日期主要为10月中下旬,一般在10月25日之前播种结束。播种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播种前调整好机械播种深度播种量,并做好试播工作。机器行进过程中要保证行进速度均匀一致,下籽均匀,播种深度。避免出现漏播和重复播种现象,行距一般维持在13厘米,播种深度控制在3到5厘米。

1.3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1.3.1 做好越冬前田间管理

首先,查苗补苗。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对于断垄地区要使用催芽好的同一小麦品种及时补种,确保出全苗,出壮苗;其次,适时冬灌。当外界平均气温维持在3到5度,水分在夜间结冻白天融化,就可以进行冬灌了。通常行情况下,在11月中旬前后进行,在土壤结冻前结束。做好冬灌有利于幼苗安全越冬,对第二年小麦返青分蘖有很大帮助。

1.3.2 小麦返青到抽穗期的田间管理

首先,及时追施返青肥。小麦进入返青期后,一般在2月下旬到3月初,当深5厘米左右的土壤解冻后,使用机械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追施深度5到6厘米。进入3月中下旬,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00克,对于田间麦苗生长较弱叶子发黄的,每亩使用尿素500克,对水后进行田间喷雾,对于田间麦苗生长旺盛的,为了避免其徒长,每亩使用3克缩节安进行田间喷雾,控制麦苗疯长;其次,科学灌溉。小麦进入3月下旬到4月初,要结合田间墒情,进行第一次灌溉,灌溉量控制在每亩60立方米,控制好灌溉量,避免大水漫灌。间隔半个月后进行第二次灌溉,灌溉量控制在每亩80立方米左右。进入4月上旬后,对灌溉麦田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

1.3.3 小麦后期田间管理

首先,防治倒伏。小麦进入抽穗灌浆期后,必须做好防风工作,注意控制好灌溉量。在大风天气尽量不要灌溉,或者小灌溉,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导致小麦出现倒伏;其次,灌好麦黄水。小麦进入5月底到6月初逐渐进入到蜡熟期,这个时期灌溉好麦黄水对提高小麦千粒重,增加亩产量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能够为下茬作物提早播种奠定基础。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案

2.1 尽早准备,科学防治

对于漯河市来说,小麦病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赤霉病、条锈病和小麦吸浆虫。对于小麦病虫害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及时做好准备,切实控制病虫害蔓延。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结果和防治任务,及时向当地政府提出药物,机械,燃油等需求计划,做好农药储备和现有器械维修工作。进入4到5月份是小麦多种病虫害多发时期,病虫害种类多,蔓延迅速,要做到精确监测,适时防治。一般情况下,麦田采取二次防治方法,在4月中旬杀虫剂杀菌剂混合使用,防治小麦纹枯病和红蜘蛛,并控制好蚜虫,预防锈病。进入5月中上旬后,杀菌剂杀虫剂混合使用,防治蚜虫锈病,赤霉病,并适当用尿素,进行叶面施肥。对于小麦吸浆虫发生严重区域,在4月中旬,可使用甲基异柳磷拌毒土撒施田间,防止害虫羽化。对小麦条锈病要继续推广,准确监测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经验,严格封锁发病中心,在出现发病症状初期,及时开展大面积防治。对于小麦赤霉病,要做到小麦扬花期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应该在雨后或者停止间歇即使使用药物防治。

2.2 科学化学药物防治

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使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4%、蜡质芽孢杆菌16亿个/克)26克,或苯甲·丙环唑9克、或烯唑醇7.5克,或井冈霉素A10克,或丙环唑10克防治。对于小麦赤霉病发病初期可以使用50%多菌灵600倍液均匀喷雾。如遇连阴雨、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需进行第二次防治的,应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次施药。小麦条锈病发病初期可以使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20~35g,对水50~80L喷施效果优异。推小麦吸浆虫可以使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或者40%杀螟松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462300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endprint

猜你喜欢

赤霉病田间管理整地
无花果田间管理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