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昌图县玉米高产栽培实用技术

2018-01-30张辉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4期
关键词:全苗玉米螟肥料

张辉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面积大,产量高,对全县粮食总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根据我们多年从事玉米栽培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我县玉米高产栽培实用技术。

1 秋翻整地,推广先进耕作技术

土壤是供给作物营养的基地,土壤性质决定着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耕地的作用在于促进土壤热化,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土壤孔隙率,扩大土壤透水性和蓄水范围,增强土壤防旱、防涝、防流失的能力;减少田间杂草和病虫害;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实现全苗,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实现高产。

目前生产上都利用旋耕机整地,翻地浅,只有12~16cm深,不利于土壤蓄水保墒。镇压不实,跑墒严重。耕层浅、犁底层又厚又硬,不利于作物根系下扎,所以要推广深松整地。在秋季实行深松整地,深度达25~30cm,三年深松一次。打破原有犁底层,增加耕层,加厚活土层,增加土壤蓄水量,增加土壤接纳和保存雨水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促进玉米根系下扎,增加玉米根系数量,使玉米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防止倒伏和早衰,夺得高产。

2 选用优良品种,扩大耐密品种应用技术

目前种子市场上是品种繁多,各有特点。眼花缭乱,种什么品种农民自己把关。

2.1 要有营业执照和种子经营许可证。对种子包装、标签、防伪标志、生产厂家、品种名称等都要细心查看。

2.2 要选芽率高、质量好的新种子。

2.3 要选生育期适宜的品种。生育期在126~130天的品种适宜我县种植,过长或过短都不能种,避免早熟或贪青晚熟影响产量。

2.4 要选去年已种过的好品种。选择产量表现好,稳产程度高,抗旱能力强,抗病抗倒,活秆成熟的密植型品种。

3 种子处理,提高种子质量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提高种子质量,是获得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的关键性措施。

3.1 发芽试验

玉米种子必须在播种前进行发芽试验,选择芽率高、芽势强、千粒重大的种子做种用。要求发芽率要达到85%以上。发芽试验要取有代表性(眼看不能发芽的种子去掉)的种子300粒,用温水浸泡4~6小时捞出,放在炕头上盖好,保持温度25℃左右,每天用清水投2~3次,3天检查发芽势,7天检查发芽率。

3.2 播前晒种

在播种前晒种3~5天,让种子出出潮气,降低水分,可以促进种子后熟和酶的活动,增强种皮透水透气性,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发芽势和发芽率。

3.3 种子包衣

种子包衣是在种子外表均匀地包上一层药膜,由于药膜含有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因而起到杀菌、杀虫和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

4 适期早播,实现全苗技术

适期早播是根据我县十春九旱的自然条件特点,在玉米适宜播种期内,适当的提前抢墒播种,能在土壤较干旱的情况下实现全苗。

适期早播、抢墒播种、实现全苗是我县多年来立足抗旱播种保全苗的成功經验,实现了一早躲三关。即躲过播种时春旱关、秋季早霜关和授粉期雨季或伏旱关。

5 合理密植,发挥群体增产技术

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水分和矿质营养,增加有机物质的积累,协调穗多、穗大、粒重之间的矛盾,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

6 科学施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肥数量、时期和方法。通俗的讲就是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其核心是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作物缺什么肥补什么肥,缺多少补多少。实现肥料平衡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增加产量,所以,在全县取土化验基础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据田间试验资料,玉米对肥料的利用率氮肥为26.1%,磷肥为11.0%,钾肥为31.9%。

施肥数量:亩施农肥1000~2000kg,纯氮14~20kg,纯磷5~7kg,纯钾3~5kg。从肥料种类、数量上施用平衡。

7 玉米比空栽培,推广先进的种植形式

大力推广大垄双行、比空种植、疏密种植,大垄双株疏密种植形式。

大垄双行能充分利用土壤、光、热、水、肥、气等自然资源,构建高光效群体结构,发挥群体增产潜力,实现以密增产。增强田间通风透光能力和植株抗逆能力,选用矮秆密植型品种(郑单958、沈玉21、良玉88、农华101、辽单565),发挥玉米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

8 农机农艺相结合,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

积极推广使用先进农机具节本增效,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大力推广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增加农业科技含量,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进动力。

9 玉米螟统防统治技术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造成玉米减产5~10%,危害重时可减产10~30%。

为实现全县粮食总产达25亿公斤,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防螟工作,2011年全县采取绿色防控技术,统防统治,综合防治的措施来防治玉米螟,实现全县所有玉米面积全覆盖、全防、全治玉米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也是目前防治玉米螟最理想、最有效、最成熟的一项技术。

10 适时晚收,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技术

从玉米植株上看,当田间有90%的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苞叶呈黄白色而松散;从果穗上看,籽粒变硬,角质明显有光泽,并呈现固有籽粒色泽,用手指掐时无凹痕;从籽粒上看,籽粒容易剥离穗轴,乳线消失,坚硬光滑,剥离处有明显的黒层,这时玉米就已成熟。

玉米实行适时晚收,如上部叶片绿,秸秆不枯死,尽量晚收,以增加粒重,降低水分,提高产量。一般玉米在9月20日成熟,10月1日以后收获为宜。

(作者单位:112500辽宁省昌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苗玉米螟肥料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
浅论玉米全苗播种法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洞庭湖棉区油茬棉花直播一播全苗技术